片子够完美,还要运作得当才行!
“定下档期了没?”贺铮问道。
“春季档。三月份!”路西菲尔放下筷子,推开眼前的空碗道。
“什么?我就说他们不安好心,肯定要出幺蛾子,果然给了我们一个最差的档期。”贺铮非常生气道。
自从电影开拍后,贺铮就数着日子,或者说希望得到一个最佳的档期。
通过调查,贺铮知道美国电影市场的这五个档期中,尤以夏季、秋季和节日档期主要指圣诞节和新年最为重要,夏季和秋季档期各为三个半月左右,节日档期仅两周左右;前者对全年的票房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后者则对影片能否入围奥斯卡举足轻重。
在这三个档期上映的影片数量几乎占全年总数的70%,而且票房的收入也几乎占全年总收入的70%左右。
至于冬春档期,由于重量级的体育比赛橄榄球,nba全明星赛和大量的颁奖活动奥斯卡、格莱美、艾美奖、金球奖、导演工会奖、洛杉矶影评奖等填满了几乎所有周末,尤其是奥斯卡抢去了不少这个时期的光环,占据了观众的视线。
此外,作为主流观众的学生们也都忙于春季开业季和学业,所以这个时期是全年中最不被看好的档期。因而,这一档期上映的影片多是低成本制作,或是代为发行的**制作。
秋季档期开始的两周又正值学生们开学,普通的观众则大多刚从假期中归来处在修整阶段,所以这一档期也是小制作的倾销场。
但是十月份的情况就不同了,十月后便进入了奥斯卡的角斗期。所谓的大制作,或是被寄予得奖之厚望的影片基本上全都挤在了夏季、秋季和圣诞假日这三个档期。
现在贺铮有些开始有点为这部马上就要上映的感到担心了,这么一个档期,能收回成本吗?
听路少的意思,还想拿小金人?他着实有些担心,这奥斯卡刚过,未来还有一年的时间,这时间着实的尴尬。
真不知道路少哪里来的自信。
路西菲尔当然有信心了,整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美国电影群集了一系列非常不错的电影。
其中的有些电影是时代精神的衍生物,它们裹挟着一股反社会的能量:质疑一切,推倒一切。用一个名词概括:颠覆。反常的性*关系、暴*力、边缘人等禁忌一个接一个登上荧幕。
还有未曾有过电影形式,像的剪辑。再加一个形容词:狂躁,从到,很有七十年代风格。
出乎大制片厂的意料,这些电影特别赚钱,至少说明七十年代不属于中产阶级。制片人过去一直是电影的幕后主角,在艺术创作上说了算,但七十年代,他们退居二线,把电影全权交给导演——那帮艺术怪人。
另一些电影是创作自由的衍生物,没有很深的时代烙印,比如科波拉的片子。**的、没有干扰的拍摄,足够的资金,加上有充满天才想象的导演,才能有。
而到了后世,这三个条件不可能同时具备。**就意味着没钱,必须在不花钱的想象上更有天赋,比如chirstophernolan的‘following‘,而会拍“边缘人”的可能比现存的边缘人还多。**导演被挖掘后,钱就滚滚而来,制片人也顺流而下,叫你删台词你就得删,叫你拍四个结尾你就得拍。
不知不觉的,美国电影业有了marketing这个部门,他们会拿四个结尾去做观众测试,选反馈最好的塞给导演。robertaltman说,这种片子,我不拍。
七十年代末,人们累了,整个时代都疲惫了,、之类的娱乐大片让电影院变回安逸窝。自,媒体和大众开始关心电影的成本,投资多少亿成了电影的可看点。看电影就像看一场商业决斗那么刺激,不用费脑子去思考。
看看70年代各种思潮、各种运动,也就不难理解了,后来可能真是消费主义时代了。
吃完早餐,路西菲尔他们驱车去了公司,杰西鲍尔斯一看见路西菲尔来了,立马找了上来。
来意也是一样,档期不太好,这是杰西鲍尔斯委婉的语气。
“凡事看两面,档期不好,和我们竞争的电影片子就少。”路西菲尔反过来安慰他道。
“档期不好,那么只有加大宣传力度了,不要怕花钱。外面反战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现在流行科幻和家庭**的影片。而我们这部电影虽然是黑帮题材,但更具有深刻的社会、家庭、权力和文化思想内涵,这是故事的卖点。”
每当战争或者经济萧条的时候,美国的科幻片和家庭**片就特别的走俏,也许是电影里的温情能让人忘却现实社会的纷纷扰扰。
ps:感谢sxy1256投的月票!!谢谢支持!!
求推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