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生:话说1984> 第216章 故人来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6章 故人来找(2 / 2)

一份是今年国庆后的某z治协商会议。这也是邢宝华第一次以省z协委员身份参加。

这个必须去。

第二份邀请函,是秋季广交会的。在十月中旬开幕,到十月底结束。

订单都完不成,再拉订单来容易爆啊!交不上预定的货,信用危机就会产生,也会引起连锁反应。

为了赶订单,质量会有保证?一旦遭遇大范围的质量问题,要么整体回收,要么整体换机。不管哪一样都损失。

所以为了质量,邢宝华暂时不去参加广交会,保质保量地出货。

有了小鬼子的精密加工配件,邢宝华这边的产品质量提高一个档次。虽然都是一个型号,成本稍微增加点,但价格没变。

这批带精加工的货,邢宝华不准备走出口,全部走国内的渠道。

随后就开始计划,让大美子国那边公司减少订单。

一直到没有订单为止。

小鬼子估计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千万美刀级的加工厂,说没就没呢?

到时候申请破产,也轻松很多。

邢宝华没管那些抱怨的建筑单位,而是投身到研发复读机上。

之前一直想上这个项目,忙不说,而且各个车间也都被其他产品占据着,要是研发出来,也没生产车间。

第二大型综合车间已经开工,也是钢结构组合。之前缺钢材,现在为了加大电子厂建设速度,敞开供应。

三个月后就能完工。从研发到测试,这个时间基本上能够了。

现在唯一的难度,是录制后生产的文件。音频文件要有格式。咱们常见的就是mp3、mp2、mp1、mav、wma、ra、acc等。

mp1234也是咱们最常见的音频格式。

简称mpeg,这玩意在八十年代末才被标准版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专门弄一个国际化的标准音频格式。

在九十年代初才发行并实行这种标准。

这种早期的音频压缩后都会很小,这更符合邢宝华用在录音格式中。

十秒的录音音频邢宝华能控制在80-90k左右。也就说他用两颗64k的内存芯片达到128k。理论上能录制15秒的口语音频。

练习单词是够了。甚至能练习简短的语句。

一颗32k的运行内存引导程序。ic电源管理芯片、主控芯片。这些全部国产化电子元件,非常的便宜。

邢宝华绘图后,大概算了一下电路板上的电元件预算,成本50多。

加上录音机的机械部件,30元左右,成本价格大概在80-100元左右的浮动上。

如果造出来,售价要卖150-180?

顺便带着教材和磁带卖。

自己有出版社,也有自己的磁带厂,大型设备那么多,随便拿出一台设备来,就够用。

找两三个外语学院的老师,录制初高中的英语课程。

这样搭配起来卖也好销售。

成本要不要压缩一下?这个问题要押后考虑一下。

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人,那些钱要赚,那些钱可以少赚,这些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

研发的日子是枯燥的。

好在研发时,想到很多小玩意,随手记录下来等有时间在弄出来。

也就用了一个多星期,主板方面就搞定,现在就看录音机技术组了。

借用了随身听最廉价款的机芯来套用,这样设计的速度很快。

加上主板和喇叭电池仓,体型稍微厚点和大点。

谁让现在的集成电路板电元件都很大,用更精密的电路板,成本就很高了,一般家庭消费不起。

一分钱一分货,就算造成那种大录音机体型,估计抢得人也很多。

测试问题交给技术团队,至于教材录音,已经让人寻找合适的人选,到时候拿着课本录制就行。听力部分,课文中对话,等等。这些都不用邢宝华操心。

下班回家的邢宝华刚出厂门口,司机一个大脚刹车,邢宝华从后座上晃了一下。

此时司机来不及摇玻璃,直接打开门伸头就大声喝道:“你怎么回事,找死是吧!咋不找根绳子吊死?”

邢宝华慢慢地摇下玻璃,看看差点被撞的人,正好和被撞的人对视一眼,那人就冲着邢宝华大声喊道:“邢厂长,邢厂长。”

得,熟人。

这是唯一让邢宝华给坑的死死的无四厂厂长赵善海。

只是让邢宝华心里有点纳闷的是,对方怎么穿上带补丁的衣服了?来找他哭穷?也找不到啊!

邢宝华没下车,等人过来了才说道:“赵厂长,在厂门口晃荡可不好,车来车往的你得多注意啊!”

“我是专程来找你的,申请见你都被拒绝,我也是没办法在厂门口等你,你见谅啊!”赵善海说道。

“古时候有拦轿喊冤的,但那都是当官的。我算啥,你拦我轿子?哎!赵厂长,咱俩都是平级啊!也就我厂子比你厂子稍微大那么一点。”

这话算有点挖苦赵善海,但对方也只能忍着。

就算心中不满,也不能表现出来。厂子大那么一点?这是大一点吗?能赶上百多个了。

现在赵善海的工厂也就剩下两间办公室了。

之前机械局还拨款帮他建造厂。

厂是建造起来了,生产的东西都烂大街了,加上要账的亲朋们,赵善海把仅有的流动资金还债了。

本想把卖发电机的钱搞点小项目,可不知道生产啥?他又不是技术出身,也不会研发。听别人说,去南边考察一下,买点样品回来研究一下。

揣着钱刚进火车站,钱没了。

在哪儿没的也不知道,报警后也只能等消息,好在没上火车发现得早,不然得跟徐帅一样要着饭回来。

这人倒霉起来喝凉水都能呛死。

钱没有,厂房有,租给距离不远的家具厂放家具,当仓库用。

自己和仅有的三个工人蜗居在两间办公室内。好在有两位残疾职工还跟随着。另一个也是个老汉职工,没地方去。

出租出去的车间,仅够他们几人的工资。

但这么耗着也不是办法啊!承包的管理费是要交的。再不找点进项,交不上管理费就没了承包资格。

那样的话,他们拿不到租金,等于没饭吃。

来找邢宝华也是机械局有人给他出了注意。

让他来找邢宝华,这厮现在手里的项目多,看看有合作的可能性吗?

实在不行带着人去投奔他,总会给口饭吃的,他那边厂里又不需要指标。只要有力气,有管理能力的人,他都会要的。

所以,赵善海就跑来见邢宝华,谁知他穿着一身,看大门的都不让进,更不会给他传达。

报上单位都不好使,谁然他穿着破破烂烂的来。

只要是个厂长,谁没有一身体面的衣服来着?

邢宝华抬手看看时间,对着赵善海说道:“赵厂长,今个没时间接待你了,明个儿吧!你来厂里,让门卫给我打电话。”

“你门卫狗眼看人低啊!不让我进啊!”

“没事,我让司机跟门卫说一声,会放行的。实在不行你早点过来在门口等我,我带你进去。”

“行,那就说好了,邢厂长。”

两人散去,邢宝华也回家。

邢爸现在已经是机械厂的副厂长了,虽然排位最末,但声望还是很大。谁让他有个能耐的儿子来着。

谁都知道邢宝华的厂子火了。有些人甚至找邢爸给邢宝华说说,把闲着家里的孩子给安置一下。

邢爸也学聪明了,不管是谁来找他,都说去邢宝华的厂,先要培训。受的那种苦,就去,而且没有编制和临时工一个待遇。

听了这话,好多人就犹豫了。混单位混单位,在苦的单位都能混下去,可没有编制,就没有保障。

能在单位混下去?只怕混不了多久,就被开回家了。

在这年代被开除,是很丢面子的事儿,谁也不愿意丢这个面子!

回到家的邢宝华倒是很惬意,自打工作以来,很少在家,陪着父母吃饭聊聊天。

甚至老妈还问苏雅,邢宝华说上学去了。弄得老妈都一阵湖涂,班上得好好的咋回炉深造了呢?

邢宝华又费尽口舌的解释一番,这个回炉和那个回炉两码事?

邢妈的意思,让邢宝华和苏雅定亲,把事儿定下来,也就安心了。

把未来的儿媳妇独自放在首d,当妈的很不放心,生怕被人给拐跑了当别人的儿媳妇。

听着老妈唠叨着,邢宝华也不说话,没法说一些实质性的东西。

接着邢宝华转移话题,问老爸机械厂的一些事儿。

邢宝华虽然离开机械厂,但编制还在那边,还顶着个顾问头衔,工资照常开着。

多少过问一下,也对得起顾问头衔和工资。

邢爸级别上去了,知道厂里的事儿也就多了,作为从基础上去的干部,看的东西比较多。

深入了解后,多少发现机械厂庞大体系,也会遇到些困难。

出口的那些大型机械设备订单少了,国内矿业采购的订单也少。

少了订单,开工率不足。近万人的大厂,一天花销太多了。

而且花销每天都在增长,收入却每天在减少。这样下去,早晚会出一些问题。

邢爸让邢宝华帮着想想有啥办法能解决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