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北宋大法官> 第三百三十五章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五章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1 / 2)

 司马光可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人,他绝不会因为自己比较看重张斐,就可以任由他胡作非为,最初他听到这事的时候,也是感到非常恼火,觉得这小子无法无天。</p>

你一个二十多岁的耳笔、商人,竟然想要通过捐助的方式,去改变国家的教育,这简直就是最为严重的贿赂行为。</p>

是杀了都不过分啊。</p>

儒家可真是非常非常重视教育的。</p>

可听说张斐的目的,竟然是要捐助讼学,那他又觉得这也无可厚非,确实是一门慈善。</p>

因为就司法改革而言,目前朝廷的确需要培养更多的司法人才,虽然宋朝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律令,规定官员入仕之后,首先就是要学习律令,但是由于检察院和警署的出现,导致讼学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p>

要将死板的律文灵活运用。</p>

而就这一点而言,张斐是绝对有能力去参与编订讼学的教材。</p>

关键司马光本就打算让他帮忙的。</p>

正如张斐自己所言,他是又出钱,又出力,一心为国。</p>

但是谨慎的司马光,并没有立刻对张斐网开一面,他还是要去跟大臣们商量,毕竟这事关统治基础,不是他一个人可以做主的。</p>

这个先例能不能开?</p>

可以让张斐提供讼学教育的帮助,甚至直接让张斐在国子监任职,但是不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p>

毕竟这种手段,是以前从未有过的。</p>

司马光本就很谨慎,他绝无可能妄下判断。</p>

“哦...王大学士?”</p>

刚刚被审刑院给赶出门来的张斐,又在半道上遇见王安石。</p>

“你小子可真是能闹腾的。”</p>

王安石见到张斐,就呵呵笑道。</p>

之前新政的风头一度被张斐抢走了,最近事情好不容易回到正轨,朝中一直都在针对新政进行辩论,王安石也以为这段时期,肯定没张斐什么事,可不曾想,张斐又弄出这档子事来。</p>

顿时又将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p>

张斐当即是一脸委屈道:“我为王大学士赴汤蹈火,王大学士竟然还笑我,可真是世态炎凉啊!”</p>

王安石愣了下,赶忙道:“你小子说话可得讲凭据,这事可与我没有任何关系。”</p>

他之前听到这事,都感到十分惊讶。</p>

也被这小子的行为给吓到。</p>

好家伙!</p>

这一照面,直接将锅甩了过来,要知道上回张斐还就是这么对待司马光的。</p>

他可不会轻易上这当。</p>

“我绝非是在胡说八道。”</p>

张斐解释道:“王大学士难道不知为何朝中那么多大臣会反对新政,他们真的个个都是为了一己私利吗?”</p>

王安石稍稍皱眉,问道:“那你说是为什么?”</p>

张斐道:“因为自古以来,都是提倡以仁义为先,而王大学士的新政,却以重利为先,他们自然会反对,此更多是观念之争。”</p>

王安石长叹一声,感慨道:“国之弊政,皆源于利,若不重利,又如何做到对症下药。”</p>

他深受儒学教育,他不重仁义吗?</p>

他为官多年,是孑然一身,在地方为官时,也造福一方,其私德方面是无可挑剔,其才华那更是世上少有,这种臣子不就是儒家所希望见到的吗?</p>

可见他不是不重仁义,而是他希望对症下药,国家的问题就是没钱,讲仁义是赚不到钱的,只能谈钱啊!</p>

张斐笑道:“可是没有一本教材,是认同王学士的理念,如此教材培养出来的人才,只会给新政提供源源不断地敌人,若不改变,依我之见,今后还是避免不了人亡政息的局面。”</p>

王安石不禁诧异地瞧向张斐。</p>

他如何意识到不到这个问题,其实在历史上,他就针对过教育进行改革,如果他这一次教育改革能够成功,估计真的能够改变历史走向。</p>

因为他是提倡经世致用,文武兼备,学有专长,学用一致的思想。</p>

同时,他寻求是能够理财整军,富国强兵的人才,而不是那些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腐儒。</p>

他认为如今朝廷对于文章过于看重,使得读书人的思想都束缚其中,但儒家许多学问都是没有用的,但又将其它有用的学问给挤压的没有生存空间,如医学、算学、武学,甚至于科学。</p>

在他执政期间,是加强对医学、算学、武学等等专业的教育。</p>

可见他非常清楚一个道理,就是政治改革,教育先行。</p>

而他的问题就在于,他将这话是直白的说出来了,并且还就是这么干得,那么后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是人未亡,政已息。</p>

但此时此刻,张斐这一句话算是说到他心坎上了,这与他所想,真是不谋而合啊!</p>

“王大学士为何这般看着我?”张斐故作忐忑地问道。</p>

他知道王安石是有这打算,故此他才敢这么说。他跟司马光可就不敢这么说。</p>

王安石目光一收,又是激动地问道:“不知你到底打算怎么做?”</p>

张斐解释道:“我的本意其实不是要改变当下的教材,而是追求其他领域的教育,比如说算学、法学、医学、武学,等等。</p>

因为我觉得,目前朝廷的人才过于单一,就比如说财政方面,很多官员的才能,就还不如那些商人,但是国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构成,是不能用单一的学问去应对所有的问题。”</p>

“妙哉!妙哉!说得真是太好了!”</p>

王安石听得是心花怒放,抚掌称妙,人生若能得一知己,真是一大快事,都顾不得浮一大白,又急急问道:“你跟司马君实是如何说的?”</p>

张斐道:“我方才就只是说,打算捐助讼学的教育,毕竟这是我的强项,如此说的话,也就不会引人怀疑。”</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