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唐政治家> 第三百五十五章 试制火器(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五章 试制火器(四)(2 / 2)

陈飞根据资料,实心弹是使用最多的炮弹种类,用来攻击远处敌人密集的队列。然后炮弹一旦被发射出去了之后,也就产生了跳弹,最后杀伤很多一连串的士兵。而如果运气好,敌人的队列足够密集,天气地理也都正好,一颗炮弹就足以让七八十个敌人失去战斗力,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而霰弹也就是趁着敌人进攻到面前的时候。使用这些一颗颗的小子弹来攻击对方横排的队列,起到杀伤敌人士兵的情况。而这种手段,其实主要都是用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而那些有坚固掩体的士兵。那无法杀伤的。不过这个时代的军队对于掩体,并不太重视,顶多也就是一些小盾牌而已。而这些小盾牌,根本无法抵御霰弹的威力。

“既然无法使用开花弹。那你们就把这些火药进行钝化,钝化了之后让火药不要爆炸威力不要太大,只要能达到爆燃然后把炮弹推出去也就行了。”陈飞说道。

这个火药钝化。其实是陈飞在网络上找到了一种粟色的火药,这种火药是普通火药钝化之后制作而成的。所谓钝化,也就是把火药的燃烧速度变慢,这样也就可以让他们能够减少对于炮膛的损害。这种火药爆炸威力小,可是爆燃效果很好,他主要是通过爆燃产生大量的气体把炮弹推射出去,而这样对于炮膛的损害很小。而普通的火药都是把炮弹炸出去的,这样对于炮膛损害很大,对于火炮的使用寿命很有影响。如果使用这种钝化了的火药,那火炮使用寿命少说也都增加一倍以上。陈飞既然发明了火药,也要制作出大炮,那舍得跪也就舍得拜了,一次到位就好了。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带动工匠的研究,也就故意的迟滞科学发展的速度。

而陈飞弄出粟色的火药,那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这些火炮,尽可能的延长这些火炮的寿命。在唐朝铜的产量并不高,能够节省一些还是节省一些为好,毕竟铜在唐朝可是不折不扣的财富,是能够拿来铸钱的。如果用得多了,那难免会造成缺乏铜用来铸钱流通。而铜钱一旦减少,那最终的结果也就是造成通货紧缩,这个也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深受通货紧缩的苦恼,也就是没有足够的铜来铸钱。而古代中国是采用铜本位制,这样也就需要大量的铜来铸造钱币,可是中国产铜很低,造成了铜的供应不足。可是陈飞这个时候弄出了这个铜炮,却大量吞噬着铜这种有色金属。不是陈飞不想弄出钢炮,可是这个时代根本无法弄出能够铸造火炮的合金钢铁,因为这个时候的钢铁要么太硬太脆容易炸膛,要么也就是太软,无法承受火药的使用,反而也容易炸膛。而铜这种金属硬度合适,也有一定的柔韧延展性,所以陈飞不得不继续采用这些青铜来铸造火炮。

所以为了避免将来通货紧缩更严重,所以必须要尽可能的延长火炮的使用寿命,这样才能够让火炮能够更好的有效果,不至于太过浪费铜这种“贵”金属。(未完待续。。)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