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 第四十八章 沙苑之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沙苑之战(2 / 2)

“宇文丞相宽宏大度,有霸王之略,挟天子令诸侯好几年了。我看他治国有方,高欢不是他的对手,这一次一定会失利,咱们召集勇士截断高欢的归路,去投靠宇文丞相,这是封侯拜相的大功劳。”

敬祥觉得有道理,然后就开始联络当地以及周边的地主老爷们,一起商议革高欢的命。我们回头看敬珍敬祥二人的言论,简直狗屁不通。高欢只是把元修赶走,而宇文泰却把元修杀了,他们不知道么?

什么高欢能力不如宇文泰,大家都是当领袖的,谁还没有礼贤下士、宽厚仁爱这些品质?这二人不过就是骑墙派,没有被高欢给哄舒服,想跳槽了而已。造反就造反,还说得那么冠冕堂皇。

既然敌人内部有人要反水,这种风吹草动,自然是逃不过王罴和杨檦的。王罴利用地利优势,很快就和敬祥兄弟取得了联系;杨檦利用贵族身份,也积极向敬祥兄弟传播“革命”思想。

可以说,宇文泰的阵营已经对高欢形成了反包围了。

早上,李弼走进帐中向宇文泰报告高欢的最新动向。自己这边毕竟人少,要怎么才能打败高欢呢?宇文泰依然没用头绪,他看李弼似乎要说什么,便问:“景和,你可有破敌良策?”

“丞相,刚才我发现里沙苑10里之外的渭曲芦苇深深,那里正好可以埋藏我们的兵马,沙苑开阔对我军不利。”

“好!景和,你的提议非常好。”宇文泰豁然开朗。有一个问题,如果东魏火烧芦苇怎么办?宇文泰和李弼都忽略了这一点,所以这一战也带有赌博的性质。

宇文泰即刻传令下去,让李弼带领右军,赵贵领左军,前往渭曲埋伏起来,背水列阵,自己则和于谨带领剩余士兵紧随其后。

午后,高欢的部队跟着来到了渭曲,也就是说,东魏士兵一天之内行军70里地,而宇文泰的人马已经等候多时了。

高欢指着那芦苇丛,对大家说:“宇文泰把士兵都藏起来了,你们怎么看?”

“丞相,宇文泰只想利用泥泞的地利优势,和我们决战。我们没必要去玩命,不如假意在这里和他相持,暗中派精兵去进攻长安,把他老窝端掉,宇文泰只能束手就擒。”斛律羌举率先发言。

按理说,这是一个大胆而可行的计划,不过高欢却有自己的想法。“芦苇芦苇,现在正值深秋,咱们一把火把他们给烧死怎么样?”高欢说的很不经意,仿佛他已经掌控了全局,怎么打败宇文泰不是问题,而要怎么弄死宇文泰才是问题。

侯景笑着说:“欢哥,如果把宇文黑獭烧成了灰,那谁相信咱们取得了大胜呢?应该要活捉。”“对对对,咱们20个打他1个,还怕打不过么?欢哥,别在犹豫了,我老彭的刀都寂寞了,干就完了。”彭乐咧着大嘴,跃跃欲试。

出人意料的是,高欢竟然答应了。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东魏的高层对这一次战争都十分自信,以至于认为随便乱打都能取胜。是的,真实的战争中,在其他条件不便的情况下,以多打少那是绝对没问题的,取胜是必然的。

可如果是敌人占尽了人数以外的其他优势,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宇文泰现在是以逸待劳,占尽体力优势;背水一战,保家卫国,占尽士气优势;埋伏芦苇丛,占尽地利优势。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西魏掌控着战局。

高欢呀高欢,你为何不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他根本没想过自己会失败。人在盲目自信的时候就会忘掉一切的不利因素,这种时候,情绪成为了理智的主人,决定着理智的走向。

6.惨烈战斗

本来已经看到战争关键突破点的高欢,因为下属的热血沸腾、慷慨激昂,他也激情四射,立刻改变了主意。

既然最高领袖都这么豪情万丈,那还不赶紧去收割人头、建功立业?东魏的大军还没等列好阵势,就跑向芦苇丛砍人了,就像小流氓打群架那样。

正如如达奚武侦察敌营发现的情况一样,东魏士兵是一盘无组织无纪律的散沙,这也是为何杜弼坚决要求高欢惩治腐败、整顿军纪的原因。

“咚咚咚”,宇文泰一看高欢上钩,立刻亲自擂起战鼓。李弼一马当先,带着60名骑兵冲出来,把东魏兵拦腰切断,赵贵也紧随其后,将敌军分割开来。于谨带着主力从四面八方合拢过来,一时间,东魏士兵不知道西魏到底有多少人。

本来是进攻的一方被攻打,本来是包围的一方被反包围,这种情况下,人越多造成的恐慌蔓延得越快。“不好!”高欢大叫一声,赶紧吩咐张华原去劝阻各营士兵,让他们不要惊慌,可这都是无用功,没人听。

“欢哥莫慌,有我彭乐在此,看我为你破敌。”彭乐一边饮酒,一边拿着大刀砍人,敌人的血溅了他一脸,他兴奋异常。正在这时,几个西魏士兵举起长戈一同刺向他的腹部,彭乐仰天惨叫一声,死死瞪着那几个士兵,举起大刀向他们的脑袋齐刷刷砍过去。

“将军,你,你的大肠!”身边的士兵惊呆了,用手指着彭乐的腹部。彭乐才发现,自己的大肠都露了出来,这画面绝对是又黄又暴!他急忙把肠子又塞回了肚子,扯下自己的战袍,用力把腹部那个血窟窿给缠绕起来,整个过程不过十几秒,干脆利落。

“看什么看,跟我杀过去。”彭乐像是没事儿一样,带着大家又投入了战斗中去。

突然,西魏军中出现了一匹马横冲直撞,所过之处,东魏士兵应声而倒、血流五步。侯景大惊:“这是什么玩意儿?”“大家快跑,避开这个小孩!”士兵们一边跑一边尖叫。侯景定睛一看才知道,马上面骑了一个身高不满五尺的男人,身法敏捷,走位风骚,勇猛无比。

这个人叫李檦,是李弼的弟弟,参加过击败元颢、元树的战争,跟着元斌之和高欢作战,被打败后投靠南梁,536年回到西魏投靠宇文泰,成为帐内都督。

李檦身高不过一米五,因身材短小,经常躲在鞍甲之中,敌人根本击不中他,他却能够随心所欲击杀敌人。宇文泰在一旁看得惊心动魄,对着外甥尉迟纲说:“能像这样勇猛杀敌,又何必八尺之躯?”

“丞相请看!”蔡佑指着前面一个满身是血的男人。

宇文泰放眼望去,看到了耿豪的盔甲、战袍上沾满了敌人的鲜血,而耿豪还在那里哇哇大叫,不停砍人。宇文泰扭头对蔡佑赞叹:“耿令贵奋勇杀敌,一往无前,看看他的战袍就知道了,何必去数他砍下的首级呢?”

耿豪,字令贵,出身将门世家,跟随贺拔岳西征关陇,后面投靠宇文泰,参加过攻打侯莫陈悦、迎接孝武帝、攻打小关及弘农等战争。

除了李檦、耿豪,带着自己的乡兵参加战斗的裴侠也令宇文泰刮目相看,为了嘉奖他的勇猛,给他改名字叫“裴侠”,之前叫“裴协”。

在渭曲,西魏军共斩首6千,俘虏2万人。消息传到华州,宇文深、王罴立刻组织人马出城去截击东魏的败兵,并联系敬祥兄弟。

7.溃不成军

好好的二十万大军,怎么说垮就垮了?高欢不甘心呀,他冲着张华原大声呼喊:“快,给我召集士卒,打回去!打死宇文泰!”

张华原哭丧着脸:“丞相,众营皆空,士卒离散,实在是召集不了了。”高欢正要发作,又却被斛律金打断了:“欢哥,大势已去,咱们赶紧东渡黄河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高欢还望着溃散的士兵,口中喃喃自语“败了败了”,就像一个丢掉魂的人,没有了精气神,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高欢那么一个自信的男人,一路走来审时度势,跟着尔朱荣站在风口吃香喝辣,合纵连横击败尔朱兆,巧使妙计干掉贺拔岳,怎么就会败给宇文泰这个默默无闻的小辈?难道这是天意?

斛律金一看高欢不在状态,抽出鞭子“啪”的一声,朝着高欢的马屁股抽去,并大声喊道:“丞相有令,即刻撤兵。”高欢也从失望中清醒过来,安排潘乐、韩轨、可朱浑元殿后掩护大家撤退。

领导都发话了,那么逃命就是合法的事情了。

溃败的士兵就像到处乱窜的野猪,毫无纪律可言,根本不听招呼,早就把河边的渡船都抢光了。等高欢来到河边,只留下隔岸较远的大船,而骑着马的高欢根本过不去。

而此刻,宇文泰派出的追兵在贺拔胜、杨檦等人的带领下,已经近在咫尺。贺拔胜一看到前面的高欢就来气:“贺六浑,你往哪里跑!”高欢六神无主,别提多狼狈了,要是让贺拔胜逮着,准没好,因为贺拔岳、贺拔允都是间接死在自己手下的。

千钧一发之际,斛律金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了骆驼,骆驼的腿比马长,过河正合适。“欢哥,快,上骆驼!”斛律金一把拽住高欢,直接把他塞到了骆驼背上,高欢通过骆驼才上了船。

除了少部分亲信部队上了船,其他大部分士兵都没来及。宇文泰在黄河岸边又俘虏了5万人,缴获了18万人的武器装备。高欢的厄运还没完,他一刚上岸,只见蒲阪城门打开,里面冲出来一大批气势汹汹的士兵,这些人不是来迎接他的,而是来砍他的。

这群趁火打劫的士兵,带头的正是敬祥敬珍兄弟,在斛律金、潘乐、韩轨、可朱浑元、侯景的拼死保护下,高欢才逃过一劫。

独孤信、杨檦等人开始带着胜利之师去解救被包围的陕城,高昂知道大势已去,带着3万人放弃了陕城,退守洛阳。

李穆追到河边后,对宇文泰说:“丞相,高欢已经吓破胆了,咱们一鼓作气杀过去,必定能生擒高欢。”宇文泰摇头拒绝:“显庆呀,这一次咱们胜利是侥幸,当务之急应该去消化胜利果实。”

宇文泰将俘虏的7万人中,优中选优留下了2万人,其他的全部释放了。把战利品用大车先发运回长安,途径沙苑、渭曲一带的时候,宇文泰想起来真是后怕,他没想到自己竟然有一次赌对了,要是当时高欢真的去偷袭长安,或者真的防火烧芦苇,他还真不知怎么办。

宇文泰下令,每个参战的士兵人手种一棵柳树,以表示纪念。凯旋之师来到渭南的时候,各地的诸侯大佬才赶过来,个个都说路上堵车之类的屁话。宇文泰没有拆穿他们,反正取得了胜利,当着大家的面宽恕了他们。这些人个个匍匐在地,不敢直视宇文泰。

宇文泰因功被元宝炬封为柱国大将军,地位和名声直逼尔朱荣。如果说小关之战是西魏的立国之战,那沙苑之战就是西魏的强国之战,此战之后,东西魏平分霸业之势才稳固下来。

高欢再也不敢把宇文泰视为地方军阀,而把他看做自己这一辈子的最大仇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魏的人口和经济实力依然是在西魏之上。

回到晋阳后,高欢欲哭无泪,清点着慢慢从前线败退回来的残兵败将,并向段荣、杜弼、斛律羌举、薛琡等人表示歉意,说自己没有听取他们的正确意见,才导致了这次失败。

侯景借机对高欢说:“欢哥,现在的宇文泰一定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给我五千骑兵,一定能活捉宇文泰。”这些败军之中,只有侯景带着所辖部队建制完整地平安归来。高欢对此还是很高兴的,还是自己的老哥们好。

娄昭君得知后,轻蔑地笑了:“高郎,果真如侯景所言,即便得到了宇文泰,他还会回来么?”高欢想了想,也对。这年头谁也靠不住,谁知道侯景心里想什么呢?

没过多久,高欢的老大哥段荣、忠实小粉丝斛律羌举相继去世,高欢悲痛不已。这二位没有白死,分别留下了儿子段韶、斛律孝卿继承自己的爵位,在以后的政坛和军届继续书写传奇,拼爹的时代一直都是这样。

高欢对这次的失败做了深刻检讨,他上书皇帝元善见,坚决要求辞掉丞相一职。元善见觉得的确要给广大臣民一个交代,就顺手同意了高欢的请求。这对高欢来说倒是无关紧要,只不过是一个头衔罢了,反正实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还没等高欢走出失败的阴影,就听说宇文泰兵分三路,朝东边杀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