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穿越架空>仙子谱> 第九十四回 印度商队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四回 印度商队 1(2 / 2)

宋思年又道:“二位若执意返回中原,也不是没有办法的,需伴一个去西域贸易的大商队才有把握,只要路途上一番风顺,几个月便能走到西或的拉萨城,再从那里费些时日转回中原。”

程万这时道:“这两位兄弟是落难的故土之人,还望宋伯父想个法子,帮助他们回到中原去,在这异国他乡,你我不帮衬,又有何人来助的。”

宋思年道:“程贤侄说这话见外了,毕竟我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在这离家万里之地有了困难,我等岂有旁视之理。二位但请放心在此住下,寻个机会,打听了有商队去西域的,托个熟人把你们介绍进去,结伴同行,若是你二人单独而走,我自是不放的,因为你二人道路不熟,言语又不通,等于白白送死无疑。”

方国涣、罗坤二人闻之,好生感激,方国涣忙道:“一切就拜托宋先生了。”宋思年笑道:“好说!”接着对次子宋健道:“建儿,这几日到集镇上打听打听,可否有结伙的商队去西域的,若有的话,费些银钱,托他们把你这两位哥哥带上同行,附近的集镇打听不着,可走远些。”

宋健道:“拉斯尔城的喀伦老爷,每年都要组织个商队到西域的拉萨城走上一回的,明日到那里问问,或许能有消息,不然让喀伦老爷介绍些要出行的其他商队也是好的。”

宋思年闻之喜道:“我怎么把这茬忘了,我们饮的茶叶都是喀伦家的商队从西域运来的,能请上他们帮助最好不过了。”

宋思年随后对方国涣、罗坤二人道:“我们适才所饮之茶,便是产于中原的,中原的商家把茶叶、丝绸等货物运到西域,再转由别的商家运到印度,以至各地。天下虽大,又有国度地域之隔,但商人们都能走得通的。”

程万一旁喜道:“如果方兄弟两位随印度的商队顺利地到达西域拉萨城,再凑巧碰上一伙中原的商家,就又可以同路回去了,也是人多有个照应,比二人独自行走安全多了。”宋思年笑道:“我也正有此意的。”方国涣、罗坤二人闻之欣喜,自向宋思年谢过了。

酒席用毕,程万因为船上还有事,先辞去了。宋思年收拾了一间干净房间让方国涣、罗坤二人住了,宋氏兄弟又在自家箱子里挑了两套衣衫与二人换了。当晚,宋氏父子陪了方国涣、罗坤饮茶,说些海外奇闻怪事,方国涣、罗坤也自讲了些中原之事,尤令宋氏父子感叹不已。

第二天一早,宋健便去拉斯尔城打听喀伦家商队的消息去了,方国涣、罗坤二人闲着无事,便到街上游玩。

这巴刺港是当时的一处重要的港口,往来西洋各国的商船颇多,也是一个热闹所在。街面上见的多是印度的僧侣和一些商贩,更多的是一些乞丐,建筑上,除了几座寺院有些规模外,其他的房屋楼台,自显得有些简陋,风土人情,更与中原有异。

罗坤身上带了几件珠宝,在一家当铺内换些当地的银钱来用,由于语言不通,随那掌柜的给多少就是多少,倒不甚计较它的价值,也自换了一大堆的银钱。罗坤又向店家讨了一只布袋装了,用手提着,复与方国涣到一家饭铺内吃了些东西。饭后结账时,伙计但伸出了三个手指,罗坤便于钱袋中拣了三个大银钱与了他。那伙计见了直摇头,又退回了两个,并且剩下的那个银钱似乎还有零可找。罗坤一笑,但把那两个大银钱往伙计的手里一塞,拉了方国涣便走开了,饭铺中的另外几位客人见面了大是诧异。那伙计呆怔了一下,随即狂喜般地跑向了后堂,显是讨了极大的便宜。

在街上,方国涣、罗坤又碰见了海船上的几名来岸上寻开心的水手,其中两人曾是划着小船到木筏旁迎救他们的水手。见了面,打了招呼,任那两名水手一阵比划,也不明白什么意思,罗坤便于钱袋中抓了几把银钱与了他二人,那两名水手这才欢天喜地的去了。

方国涣、罗坤二人闲走了一阵,见街上的乞丐颇多,都自面无表情地伸手乞讨,二人便施舍了三十几人,后来觉得没有些意思,也自走开了。回来的路上,迎面遇险上了宋青,宋青见了二人喜道;“两位哥哥去了哪里?令小弟好找。”方国涣道:“二公子可有消息捎来吗?”

宋青道:“二弟还没有回来,什么情况还不清楚。小弟来寻二位是因为当地的几位中国人想见见你们。”方国涣、罗坤二人闻之,忙随了宋青而来。

宋青引了二人来到一家酒楼上,见宋思年与几位年长些的华人已在那里候了,见了方国涣、罗坤二人,大家自上前迎了,双方彼此见了礼。

原来当地的几位中国侨民闻有中原人氏到了这里,大家便凑个份子请请客,尽些故国人情。方国涣、罗坤二人自向大家谢过了,众人随后各自落了座。席间,两位老者问了些中原的近况,方国涣、罗坤便将自家知道的一一答了。

这时,座中有一位叫张远的人,闻起中原之事,不由得落下泪来,宋思年忙劝了,随后对方国涣、罗坤二人道:“这位张远先生是生在杨州的,幼时随了海船来此侨居,如今离开故乡已六十多年了,对中原的风土人情自有些记忆的,不像我等对中原无个印象,不如他思念的深切。”一席话说得那张远越发的伤心起来,已是泣不成声,旁边的两位老者忙劝了。

方国涣、罗坤二人此时也自生出漂泊异乡为异客的感触,别有一种感伤,也自对那张远劝慰了。

张远落了一番泪水,随后叹道:“闻二位小哥要返回中原,张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可否应允?”方国涣道:“张先生有何事但说无妨,只要我们能办到的,当尽力而为。”

张远闻之,感激地点了点头道:“我这里先谢过了,张某四岁离开扬州时,记得还有一个长两岁的哥哥在家中,倘若不死,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烦请二位捎封家书,回到中原后,有时间去扬州一次,把信交给我那思念的哥哥,让家兄知道,我这个兄弟还在世间的,可惜年纪大了,身子不爽实,路远天隔,不能再回去看望亲人拜祭祖先了。”说完,那张远又自感伤不已。

方国涣听罢,连忙道:“只要我们能平安地回到中原,一定会把张先生的家书带到扬州的,但请放心便是。”张远随后起身拜谢,方国涣、罗坤二人忙扶了。

第二日,张远自又在原酒楼复请了方国涣、罗坤二人,宋思年自被请来坐陪了。张远便把一封写好的书信交于方国涣道:“张某的哥哥叫张新,扬州故居的地址写在信封上了,照着寻找差不了的。”方国涣接过书信,放入怀中藏好。张远自又感谢了一番,接着取出了三十两银子道:“这些个不成敬意,烦请二位小哥收下,路上买些酒吃。”

方国涣推辞道:“举手之劳,何需先生破费,但请收回罢。”张远执意不肯,争来让去,自又有落泪的样子,方国涣见了,只得收下,张远这才现出欣喜之色,忙请大家用酒菜。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