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北宋仕途> 第一百十七章 升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十七章 升职(1 / 2)

 “父皇……”赵顼闻言又惊又怕,心里自责不已,认为自己此举实在是害了沈欢,本来有打算成全对方功劳的意思,谁知道结果却换来帝王一怒。

赵曙看着眼前又惊又急的皇子,不由感叹:“皇儿,帝王之道,最忌感情用事,更需克制自己。今日朕再教你一次:制横,只有制横,才是帝王最稳妥的办法。你看从古至今,哪朝哪代,就是再英明的君主,亦要制横群臣,汉武帝数十年间换了多少个宰相?不也是为了制横么?”

“父皇,您说的孩儿都明白,可是……”赵顼依然难以理解,“对于忠心又有才华的臣子,难道不该发挥他的长处,成就千古之业么!唐太宗一朝,文臣武将,数不胜数,功业亦是彪炳千秋!”

赵曙冷笑一声:“对皇帝来说,除了想要篡位的臣子,其他又有几个不是忠心的!”

赵顼低下头,不敢再说什么。

赵曙叹道:“皇儿,他日你就知道朕今日所说之言不是无的放失了!你会明白的,总有一天!”

见赵顼没有说什么,赵曙又道:“至于你所上的这个应对西夏的册子,上面所说的方法,朕也觉得很有功效,对于这个,朕会与枢密院协商怎么实行的!你就不要对别人说了,这些法子,都是见不得人的东西,若让别人传了出去。对你地名声不是很好!”

赵顼终于欢喜了一次,道:“父皇吩咐。儿臣不敢或忘。儿臣也不求什么名声不名声,只要对我大宋有利就好了!”

赵曙点头道:“你平日的努力,朕都看在眼里。你用心办事即可!”

“是。父皇!父皇,这沈欢之事……”赵顼还是担心沈欢在官家眼中地角色形象。

“他很有才华!”赵曙叹道,“真的很有才华,比苏轼等人年轻了差不多十岁的他,治国方略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才是朕最担心地!若他不表现得太过耀眼。朕也不介意像先帝一样说为后世子孙得相才,皇儿,在你眼中,他也很有才华,往往能解决别人所不能解决地问题。这才是你一心要维护他的原因吧?朕可以用他。就是你,也可以用他,但是两代之后呢?你也看到了,身处帝位,太过操劳,赵氏一家身为帝王者,皆不长久。就是为帝四十多年的仁宗官家。也就刚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而已。年轻又有才华的臣子,两代之后。林雷他会变成什么样呢,霍光?还是王莽?”

赵顼心里一震,总算明白了父皇担心什么,他急了,道:“父皇,我大宋所行制度比之汉代长进了不少,现在要出霍光或者王莽,想来比以前更难了!只有皇帝尚在,一旨诏书下去,即可免了任何官员的职位,何需担忧!”

赵曙摇头道:“对于别人也许如此,但是这个沈欢,朕一直看不明白,如此计较,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父皇……”

“皇儿!”赵曙打断了儿子地继续劝说,“你把当日他与你说这个软刀子事情的始末都仔细说一遍给朕听!”

赵顼没有办法,不明了怎么一回事,只能一边回忆,一边介绍了当日从开始到结束的情景。

赵曙一边听,一边思考,末了问道:“你说有这个什么新酒?”

“父皇,是的!这是沈欢所办的一个研究所制造出来地!他这个研究所专门研究一些新奇的事物,这个儿臣是知道的,因为他没办之前就与儿臣说了!”

赵曙点点头,道:“那这个酒……”

“父皇,酒已经在儿臣府里,就是酿造方子,他也献上。若父皇真打算施行这个软刀子的法子,儿臣可以立刻把酒与配方都拿进宫来!”

赵曙一摆手,道:“这个还不急,此事朕还需与枢密使商谈妥当才可施行。当日详情你都说完了?”

赵顼犹豫了一下,又把自己妹妹与沈欢的些许纠缠说了出来,末了不由担心地看向父皇的神色,生怕他一怒之下喝斥于己。

哪知赵曙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微微一笑,道:“你是说宝安对这个沈欢有了些许情意?或者说她看上了沈欢?”

赵顼赶紧道:“儿臣不敢妄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