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女人多事,一时的风头未必能长久。其中明争暗斗,谋略上的施诈斗争和角逐也是帝国的一片隐秘的卷史,不足为外人道也。
晨光照进龙床,君明安皱了皱眉,睁开了眼睛,初醒视线还有些朦胧。从床上坐起,恍惚地望着前方,宿醉一场,头有些疼。
拉起衣衫闻了闻,上面的酒味还未褪去,他不知自己喝了多少,也不记得是何时回来。
昨日大宴一场,今日百官休沐,可是东朝建立之初,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君明安却是闲不下来,当下召集众臣一同商讨。众臣虽有怨言,可面对皇帝召集不敢不来。
君明安长袖一挥,示意众臣入座,宫女为他们倾倒茶水,然后问道:“诸位爱卿,如今天下天下合并,首要之务是为如何?”
大臣左看右看,倒不是说这个问题太难,反而是太过简单,陛下也并非是考验他们,而是需要一个人来提出。
最后由丞相轻抿一口茶水回答:“我国以武力兼并六国,然六国之人多思故国,对东朝抱有怨言。若是放任必定民众难安,天下动荡,倒时国不将国,东朝危矣。当今之务,该是安抚六国之民。”
君明安轻叹一声,将手中茶杯放下,摇头说道:“可事到如今要说安抚六国之民,又谈何容易呢?诸位爱卿可有方案?”
丞相答道:“国地所增,我国之人多不通六国之地人风。如有管辖不周,必当适得其反,就只能任用一部六国旧臣。借此不若效仿前朝,对宗室子弟以及六国贵族之后进行分封,以此来稳固统治?”
丞相话音刚落,廷尉当即皱眉反驳:“丞相此言莫非是希望我东朝灭亡否?前朝分封各路诸侯,然一代又一代的分封,天子与诸侯之间的血缘关系渐渐淡化,关系也就不如从前那么亲密了,反叛之心也就油然而生,迟早还会演化成彼此攻伐的乱局中!右相是想让我东朝重蹈覆辙不成?”
“汝……”丞相气愤拂袖,却是说不出反驳的理由,因为覆灭前朝,正是他们这支诸侯国。
君明安手指轻敲着桌板,眼神略显不满,旋即看向廷尉问道:“古爱卿既然反对分封,可有其他办法?”
他继承父王以及六代国君之力,共一百五十余年,这才将六国吞并,耗费无数忠臣英烈之血,岂有还回去的道理?
“臣以为效仿楚国郡制,加以改善,形成一套新式管理地方制度,此为——郡县制!”廷尉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交予宫女递上去,显然已经策划已久,“此法可使东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
君明安打开竹简,仔细翻阅,顿时眼前一亮,“大善!”
他将竹简传递下去交予群臣查看,待所有人看完之后,君明安说道:“唯与古爱卿意见想合,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群臣见皇帝态度是明显倾向于廷尉这郡县制,并且翻阅之后的确此法甚妙,于是齐声道:“臣等无异!”
有了廷尉之策,事情说着简单明了,但是一人之力终归有限,其中详略还需要诸多设计。于是朝会又是议了一个时辰,直到朝会退去,已经接近午间时分。
此后不多时日,廷尉被君明安提拔为左丞相,继郡县制之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重大政策连翻提出,成为了巩固东朝统一天下之千载功绩!
……
春去秋来,已有多时,此间发生多事。
君明安自认“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取“皇帝”二字,掌握天下臣民性命,全国都是皇帝的私院,成为了天底下最尊贵之人。
另设皇下十二卫,使民间奇能异士成为皇帝治国之利器,分侦查、护卫、杀伐、卜筮、护君、暗杀、传信、医治、百工、打更、搜寻、膳食十二项权能。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管理天下。一法度衡石丈尺。废六国货币、文字,乃使本国货币与东篆为基准。修车驰轨道以通各郡。销天下兵器,徙天下豪富于真武十二万户。
御驾亲征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后遣虎卫逄嗣将军远征西南夷,剑斩巫师,又以大将北击匈奴。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
天下既定,君明安巡视天下,驾车而审度各郡,察民生百态,辅以威震海内,泰山封禅,刻石碑文以颂扬君明安统一天下之功绩,以及推行举措,多溢美之词。
“踏、踏、踏……”
街道的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是一对车队行至城中,城中百姓纷纷避让,目光看向道路远处。
车辙的声音渐进,映入眼帘是为首八匹同色骏马拉着一辆车架走在前面,那车驾上雕刻细致,珠帘垂挂,帐下之人身穿着黑龙袍,头戴珠冠,随意而却自带威势,让人低头不敢直视。
身旁只有零星随从并无士兵守卫,高处酒楼里坐着三人,凝望下方车驾良久,直至消失后不由感慨万分。
“皇帝威仪,着实不凡。”其中一袭白衣男人深深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