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军火之王> 第七十六章 鲍里斯·叶利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六章 鲍里斯·叶利钦(1 / 2)

 来-www.69 z w.co m看最新更新

普京给李韦德引见的,是他的老师阿纳托利·索布恰克。

阿纳托利·索布恰克是国立列宁格勒大学的副教授,教授和研究的专业是经济法,普京在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学期的四年,曾经是索布恰克的学生,两人的关系非常好。几年后,普京进入苏联克格勃系统工作,而索布恰克则继续在大学里提高自己的法学功底,当上了科学博士和教授。

索布恰克步入仕途非常急速,并且很出人意料。1988年初,50岁的索布恰克还只是一名大学教授和经济法教研室主任。这时,为帮助“改革”,他决定加入苏共。当国立列宁格勒大学获得推荐候选人当选苏联人民代表的权利时,列大代表大会上共产生了八名竞争者,其中索布恰克的知名度最低,但是,他凭借自己卓越的演讲能力和清晰的竞选纲领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

1989年5月25日,在莫斯科拉开帷幕的苏联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演了一幕非同寻常的、出人意料却又很吸引人的“政治剧”:索布恰克在这里成为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大会召开前的一系列预备会议上,索布恰克做了多次发言。尽管这些演讲公众并不了解,但却引起了人民代表和苏共领导层的注意。索布恰克在大会上的发言更加巩固了他的声望,人们认为他是一位有经验、有权威、独立而且直率的讲演人。

人代会以后,索布恰克加入了由鲍里斯·叶利钦领导的、作为反对派存在的“跨地区议员小组”。在一些枯燥无味的会议上,索布恰克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他不仅努力巩固自己与叶利钦、与“莫斯科小组”中来自波罗的海沿岸共和国代表的联系,而且与考虑拉拢政治局“民主派”、孤立“保守派”的戈尔巴乔夫关系也不错。

索布恰克不愿意自己被认为是中激进的政治反对派;对他而言,跨地区议员小组首先是一个政治俱乐部。那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也并没有将索布恰克当成政治对手,还在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几次向他咨询法律问题。

索布恰克在最高苏维埃法律委员会会议上非常活跃。在这里他领导一个经济法和改革分委会。按受欢迎程度,索布恰克在1989年到1990年仅落后于鲍里斯·叶利钦,但他出国访问和受邀请的次数却超过了后者。

许多西方外交官毫不掩饰地认为,俄罗斯“第二圈”政治家不在政治局,他们认为最好的伙伴和谈话者便是阿纳托利·索布恰克。

在与索布恰克会谈之后,李韦德弄清楚的对方的意图,原来索布恰克是来为他自己、为鲍里斯·叶利钦、为跨地区议员小组,来向李韦德录求政治资金支持的。索布恰克和叶利钦当然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李韦德,而是普京向他们进行了推荐。

弄清楚对方的意图之后。李韦德立即对叶利钦和索布恰克等人领导的那个“跨地区议员小组”,产生了浓厚地兴趣和关注。如今苏联政坛已是风声鹤唳,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不管苏联未来的局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能够以资金秘密支持像叶利钦和索布恰克等人领导的,“跨地区议员小组”这样具有很大影响和潜力的政治势力,无疑对李韦德是有极大的好处的,毕竟苏联可是拥有世界第二大军火库,李韦德这样的军火商又怎能放弃这样的机遇呢?

李韦德很快便和索布恰克答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在此之后又过了半个月,由索布恰克牵头,李韦德与当时担任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的鲍里斯·叶利钦见了面。

鱿里斯·叶利钦1931年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他自1955年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分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住房建筑联合公司,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慢慢干起。1959年叶利钦就做了总工程师,1961年担任该市建筑局局长,这年他30岁,同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以后步步高升:担任斯州党委建筑部部长和州委书记。

叶利钦在这个州一呆就是30年,成为州里名噪一时的头号人物。这时的叶利钦还只是蜗居在一州之隅,称不上是全国性的政治家,但对权力的渴望已在深深地召唤着他。

1985年,与叶利钦同龄的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实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大批基层干部走进了苏共中央领导岗位。戈尔巴乔夫此时看中了以前在工作中认识的同僚叶利钦,将其调到莫斯科,任命他为苏共中央建筑部部长。叶利钦终于迈出了从地方政治人物到全国性政治家乃至克里姆林宫主人的关键一步。

大权在握的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工作能力和作风更为赏识,这一年年底就一手提他出任苏共政治局候补委员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任莫斯科市委书记后,叶利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短短几个月,莫斯科33个区地区委书记就有23个被叶利钦罢了官免了职。

不过也因为得罪了太多的人,加上在任期间,他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1987年苏共将其解职,任命他为徒有空名的建设委员会主任,保留部长级待遇,又在第二年初表面上被升职为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但却被免去政治局候补委员一职,实际上其政治地位和权利更降了一步。

但经过这么多年政治舞台的风吹雨打,叶利钦已慢慢成为一个比较老练的政治家了,他经得起上下沉浮,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前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