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时雍在京兆官场,也有不少晚辈、学生,消息自然也灵通。在路上的时候,他就听说了这件事。他也能预料得到,这事就是他上任所做的第一件事,皇上悬而不决,一定会有所询问。</p>
是以他一路上都在想这事,心中已有取舍应对。现在崇德帝问起此事,他便将自己的态度说了出来。</p>
只见他站了起来,朝崇德帝弯腰道:“皇上,臣以为,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此乃大好事。如此一来,六部的情况便能清楚;清楚,便不能隐匿,不能使人有专权,就对朝廷有利!皇上理政,便能顺畅,国朝也能久安!”</p>
原来,郑时雍认为俞恒敬的奏疏,可以执行,这令崇德帝眼神微微一缩,随后才继续说道:“如此,朕恐防中书舍人地位太高、权重过甚。”</p>
“中书舍人本来就是天子近臣。中书舍人监察,六部的情况才能最快速、最准确地呈送给皇上。若皇上担心中书舍人专权,可择品行端方之官员,任中书舍人一职,并且缩短中书舍人任职期限,可每两年或三年一任……”郑时雍回道,将心中想法仔细到来。</p>
郑时雍和俞恒敬奏疏所想的一样,认为大定立国几十年了,不能因陈守旧,包括官制在内的很多东西,都应该变一变了。一成不变者,死也。</p>
“则品行端方之人,两年或三年一任……”崇德帝念着这些话语,心里在评判着。</p>
品行端方之人,也可以亲信可用之人;两、三年的时间,不足以让一个中书舍人把持六部,却可以让一个帝王尽知六部的情况!</p>
“皇上,臣以为,此事不宜再拖延了。既然六部尚书有一半认为此事,就已是一种很明确的态度了。这奏疏所请,的确对朝政有利,将来史书也会有定论。请皇上早下决定,准俞大人所奏。”郑时雍又再说道。</p>
郑时雍刚来京兆,尚未卷进京兆的权力格局,是不会倾向哪一方或者那一个人的。他认为奏疏所请,是有利的,就站在了俞恒敬这一边。</p>
他所说的理由,其实和俞恒敬所请的一样,也和顾霑、陆清等人所奏的那样。但此时在崇德帝这里所起的作用,就和他们不一样了。</p>
因为,崇德帝细想良久,渐觉郑时雍的话语,十分有道理,于是点点头道:“爱卿所说,甚有道理。朕的确应该下决定了。”</p>
他有这样的决定,其实是先前俞恒敬、顾霑、陆清等人的叠加之功,到了郑时雍这里,就有了效果。</p>
他们先前那些奏疏,已经在崇德帝心中留下了印记。郑时雍的应对,就是加深了这个印记,并且最终使崇德帝接受这个印记。</p>
恰恰是郑时雍在最后用力,少了这个人,俞恒敬的奏疏会不会被崇德帝准许,还真是难说。</p>
很快,快到就在郑时雍入紫宸殿后的第二日,以中书舍人监察六部一事,就有了旨意。</p>
(章外:二更!忽而觉得,我写的是一个理想化的承平时代。最理想化的,就是每更新完一章后,都有月票和订阅啊!求票票!)(未完待续)</p>
ps:二更!</p>
提供全文字在线阅读,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质量更好,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p>
高速首发权贵娇最新章节,本章节是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