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川东往事> 师爷两设伏,肃清一众土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师爷两设伏,肃清一众土匪(1 / 2)

 话说押送贡品的一行骑兵,一路上走走骑骑,不久也到达了川陕交界处。只见为首的是一名姓冯的年轻通判,长得眉清目秀却也气宇轩昂,此时穿上官服更是意气风发、英气逼人,颇有些鲜衣怒马少年的感觉,而他旁边的师爷,老陈稳重、留着八字胡,正是志远敬佩并念念不忘的吴有憾。

见到此地有村落,吴师爷赶忙命令骑兵前去打探消息。不一会儿,骑兵就回报:“禀告大人,卖蜀锦的商队十日前曾留宿在此地,但当晚被土匪劫了去,听说后来逃了出去”。众人先是一惊,听说众人安全离去后,才落下了悬着的心。原来他们出发前,总督不仅叮嘱要把贡品安全送到,还叮嘱要顺带保护商队的安全,这毕竟是他上任以来第一支蜀地的商队。

这名冯通判,出自官宦世家,他们家跟总督交情不浅,自己也一直跟着总督走南闯北,算是总督心腹,所以才会委以押送贡品的重任。他虽然年少气盛,却不似其他官宦子弟浑浑噩噩,而是一直想去边疆打仗建功立业,奈何家里不允,此次好不容易手下有百余名八旗骑兵,战斗力强悍,就想灭了土匪过过打仗的瘾。正好吴师爷也有此意,一是自己早在几年前就听说这里匪祸猖獗、民不聊生,当时就想带人去灭了这帮土匪,奈何那时自己只是一小跟班,无话语权;二是此次押送贡品,容不得半点闪失,估计自己这行人早已被盯上了,与其被土匪半路设伏,还不如现在就设个圈,让他们有来无回!

只见吴师爷和冯通判窃窃私语了好一会儿后,就带着一众兵丁挨家挨户敲门去了,他们进屋查看了两下,就搬出好多板凳桌椅摆到了外面,接着把冯通判迎进了村里。这时吴师爷又命官兵抬来了几大罐酒,拿来好多吃食,大声说到:“冯大人有令,连日赶路,劳累不已,今天终于碰到人家可以好好休息,今晚我们就放开吃放开喝,不醉不罢休”。于是一大群官兵就在村里喝开了,等到天快黑的时候,有的东倒西歪在桌子上,有的直接趴在地上。吴师爷赶紧命人抬进屋里,好生照料。

深夜,火熄灯灭,一行人都入睡了,整个村子悄无声息安静得出奇。离村子不远的密林里,有一双贼溜溜寒闪闪的眼睛,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原来就是那书生匪首。最开始,他还担心八旗骑兵战斗力强悍,自己的队伍恐怕不是对手;但是此时看到八旗骑兵已经醉得不成样子,自己队伍也有百来号人,瞬间胆量就上来了!他命人赶紧把所有队伍都带出来,只留几人看守家门,今晚势必要干票大的!

不一会儿,自己手下大小土匪们都来了,有的拿着钢刀、有的拿着剑、有的拿着斧头…看着这么多人杀气腾腾,书生觉得今晚自己势在必得,毫不犹豫就带着众人迅速冲入村中,准备一举袭杀所有官兵。但怎料刚一进村,密如雨点般的箭头就射了下来,土匪们倒了一地,很多人都成了刺猬。接着一群魁梧威猛的八旗骑兵从屋里冲了出来,他们手握钢刀,身手矫健,手起刀落,剩下的土匪只几个回合,就全部被擒,那书生匪首还想顽抗逃脱,却被一箭穿心,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就断了气。原来吴师爷早已料到土匪已盯上了一行人,于是命令官兵假装醉倒,引蛇出洞,再趁着天黑,秘密部署了一部分官兵在村外高地埋伏,只待土匪进村就万箭齐发,最后里应外合,一举击杀。

冯通判和吴师爷连忙夜审抓到的土匪,让他们交代老巢位置,拒不交代者,立马拉出去砍头,只几个回合,就摸清了匪巢的位置和守备情况。

冯通判立即带了官兵上山,悄悄来到了匪巢位置,只见这是一个大山洞,位置极其隐蔽,入口处还用原木搭了个门,上面匍匐着好多藤蔓,不仔细看,断然发现不了,怪不得之前官兵搜山均无所获。此时洞外有几个小虾米正举着火把巡逻,他们听见一行人响动,还以为当家的回来了,赶忙大呼:“当家的回来了,快出来接应”,洞内所有土匪余孽立马出来了,有十几人,但迎接他们的却是官兵的一阵刀林箭雨,统统倒在了地上。冯通判连忙带人冲进了洞里,好家伙,只见洞里堆满了这些年抢来的东西,不仅桌椅床凳样样俱全,还有金碗银碗铜盆、布匹棉被、五谷杂粮、腊肉米酒等堆了几仓库,更有抢来的女子关在牢笼里,在书生匪首的住处,还搜出几箱金银珠宝。冯通判命人将值钱之物通通搬回村,最后一把火烧了土匪的山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