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定远侯班超> 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1 / 2)

 使者对司马南的愠怒视而不见,坦然辩道,“非也非也,此一时彼一时。今西池已亡,北匈奴虽蝗旱之灾频仍,然汉朝周边大势亦未尝有变。大侠或不知,汉廷内部不睦,诸王反心尤甚。国师‘兑上乾下’策,正是要借助汉廷内部变故,内借诸王之势,外借诸国之力,由内而外,先乱其北征之心,后再扳倒刘庄之汉……”</p>

司马南右手掷爵于案,左手挥过,打断滔滔不绝的使者,“汉地诸侯不似前汉,封国军政大权尽掌于国相。刘延、刘英、刘荆之流,有诸侯王之名,却无诸侯之实,虽存反心,又岂能成大事哉?国师将希望寄托在诸王身上,定然又是竹笼打水,一场空欢喜!”</p>

“大侠差矣!刘延、刘荆或是浪荡子弟,可楚王却大不相同!”</p>

使者辩道,“今日之彭城,已成天下归心之地。浮屠遍地,信众以千万计,汉朝国内,二千石官吏、列侯,莫不以交结楚王为荣。楚虽远在海边,可雒阳刘庄却鞭长莫及。只要楚王举起大旗,天下必四方响应。倘楚王起于东,大侠起于西,诸羌国出陇右、蜀中,单于领兵出塞北、河西,试问大侠,彼时刘庄如何应对?”</p>

这次会面,司马南到底未做出任何承诺。</p>

六月初,一个叫毗湿博奴的大月氏国佛陀,用一匹白马驼着佛经,从西部高原进入陇右,又过陈仓,奔向三辅。司马瑞带着族人,一直迎到陈仓,将佛陀迎进茂陵的司马浮屠。毗湿博奴在茂陵开坛讲经三天,近万名信众参拜佛陀,一时间三辅震动,各郡瞩目,成为佛界盛事。</p>

这天夜深人静,一辆辎车从司马浮屠的后门悄然驰出。此时的浮屠前面,无数信徒仍从四面八方赶来朝拜,他们夜晚便扎帐蓬宿在浮屠的四周,一些庶人和贱民干脆露天而卧。辎车躲开众信徒,离开浮屠后,一直驰进司马氏庄园中,来到位于庄园西侧的司马氏宗庙前。</p>

一个魁梧的身影从辎车内低头走出,昂首挺胸走进宗庙之内。这个佛陀正是毗湿博奴佛陀,此时,他一改白天敦厚、睿智、慈眉善目的形象,快步走到摆放着司马氏祖宗牌位的大厅内。而司马瑞则只能送到大厅门前,便畏畏缩缩地站立在门前,伫足不前。</p>

此时的宗庙大厅内,灯笼闪烁,影影绰绰。只有一个少年婢女,在香案前侍候着香火。一个高大的男人正跪在祖宗塑像前,头叩于地。听到脚步声,此人慢慢起身,转身抱拳道,“参见‘国师’,大人辛苦了!”</p>

原来,这个毗湿博奴“佛陀”正是北匈奴“国师”呼伦。闻地上人言,也赶紧也抱拳道,“方甫大侠辛苦了!”言毕,走到条案前,拈起几柱香在烛上点燃,插到铜香炉内,便在香烟缭绕中,退后几步,向司马氏祖宗塑像三叩首,嘴里念念有词地道,“臣匈奴大国师呼伦,叩拜祭奠陇右、关中王列位先祖!”</p>

司马南闻言大惊,“关中王?呼伦国师……何有此说?!”</p>

呼伦缓缓转身,看着魁梧的司马南,先在客人案前坐下,然后不容置疑地说道,“方甫大侠,吾此番前来,并非为说将军反汉。隗里令木容毂已殁,将军亦被削去行右扶风事一职,刘庄暂未动汝,盖因汝乃马皇后前门人也。然而,刘庄非常人,岂是因女人而坏江山社稷之君?将军危矣!”</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