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逆流光> 彼岸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彼岸花(1 / 2)

 今年的秋来的格外的晚,仿佛花都已经谢了,只留下了些残云,只有那么一丝丝的味道还在。

终究是今年第一次去外地,总是要打起一些精神的,夜里睡的并不早,依稀听到了秋虫的衰鸣和寒鸟的低音。上午起的晚,大概九点多钟,出去做了核酸和吃了个煎饼。中午十二点半的高铁。

依然是一个人行走在路上,追逐着那一点点的自由和不羁。并没有多么的倔强,只是还在路上,仅此而已。

中秋节就是打算出去走一走,今年的上海过于压抑,总是没有机会。疫情的管控也趋于日常,终于可以出发了。

并没有特别的计划,就是溜达一下,跟浙江的一个朋友说了一下,说是要过去玩,她说自己不放假,没有时间。我说没有关系,我自己随便溜达一下,哪天下班后碰个头一起吃个饭就好。我36岁,她只有24岁,印象里她还是个小孩子。

酒店入住一夜,第二天我早早的来到了五泄,下了出租车点上一根烟抽,抬头看着眼前这座将要攀登的山。忽然就收到了她的微信:看后面。我莫名的回头,她从车里出来,正跟她妈妈打着电话,说是车轮胎磨损了还是咋地,我有些诧异的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你咋来了?今天不是上班吗?你咋知道我正好这个点到的?”。

“我昨天有问你几点到啊,你说八点半左右。”

“你不是上班没有时间吗?”

我真的没想到她会来,还是有些惊喜的。她终究是解释了一下:

“我妈妈说朋友来玩,要尽一下地主之谊,所以我一下班就过来了”(她上班的地方离这里貌似不远),然后她就去买门票了,不让我花钱。

原来她昨天上的是晚班,昨晚8点到今早8点,一共12个小时。之前有问过她在哪里上班,并不告诉我,只是说三班倒,一个班12个小时,做一休一,有时候晚班有时候白班,没有什么规律,节假日也不放假,关键工资还低的很。

景点是诸暨五泄。五道流水曲折而下,因此而得名,然而这个时节雨却又少了起来,所以溪流并不大,那羸弱的瀑布并不能惊艳到我。只是久不出世,山里的空气冰凉,野花挂在悬崖上开的奔放。路边也时时有,她问我是什么花,我说秋天的时令加上花的样子应该是一种菊花。然后她查了下说那是彼岸花。然后我顺口说了句,花叶永不相见的彼岸花吗?她无置可否。我只是刻意的看了路边的花一眼,很多的样子,大部分是红色,竟然真的没有叶,花开的艳丽,但我并没有认为那真的是彼岸花。

我终究是不相信的,彼岸花我可是听说过好多年了,因为高中的时候读过安妮宝贝的《彼岸花》,有一些印象,这怎么可能是彼岸花呢?

石阶陡峭的很,我爬的气喘吁吁,她一直走在前面,我们路上几乎不说话,她应该也是很疲劳。我们有将近两年没见过了。

我们以前是同事关系,按理说我们是不会认识的,甚至都不会说一句话。我们是一个公司的两个部门,我在销售部,她在机场部。2019年的时候我33,她21。我的性格比较内向而且有些冷,表面上看起来属于高冷的那种。印象里我只知道机场部有这么一个同事,几乎没见到过,也没说过一句话。19年我的业绩做的不错,作为部门主管年会的时候我上台发言,其实我讲起话来有时候还挺诙谐幽默的,同事们在台下哈哈大笑,终究是忘了讲了些啥,回来的时候发现同桌子上坐了两个穿着礼仪服装的小姑娘,其中一个就是她,我只是看了一眼,没有特别的感觉,没说过一句话。一个下属的销售部的小姑娘跟我讲她们是机场部的,是今天的颁奖礼宾,别的桌子上坐满了,就坐在我们销售部的桌子上。

后来就没有任何的交集。

然后就2020年疫情了,当时我在山东老家里,假期结束原本是要回上海的,到了高铁站了公司通知复工时间继续后延到3月9日,我只好又回了家。新冠疫情在2020年初的时候一时间风声鹤唳,很多机场的同事就辞职了,担心风险和安全。一个月之内几乎全走光了,我知道的时候还剩下两个,一个是机场部的主管m,一个就是她。原来她春节假期都没有回去,一个人在柜台值班。我这时才记住了她的名字。

后来20年3月21日终于复工了,因为疫情管控,机场客流量断崖式下降,迫于成本压力公司机场柜台终究还是撤消了,然后他和机场部的主管m就调来了办公室,她去了客服部,m挂在销售部,跟我学做标书和销售。

我平时都是打车上下班的,因为离的大概5公里左右,几乎起步价就到了,而且疫情期间尽量减少接触,我还是相当小心的。有一天下班后我在哪里候车,就发现她也在那里,我第一次跟她说话。

“你也打车吗?”

她看了看我,不说话。

“你往哪个方向?顺路的话带你一程。”

她还是不说话,不知道是害怕我还是警惕。因为我们之前从未讲过话,我有点尴尬。

“我住在xx路那边,你住在哪边?”我终究还是又问了一句。

“我也住在那边”。她终于说了一句话,声音很小,很慢,很弱。

“那同一辆车一起走吧“

她点了点头,我们一起乘车走了。

我坐在副驾驶,她坐在后面。路上一句话也没有说,我跟司机闲聊着疫情的一些情况,一会就到了我住的附近。

然后我说我在xx路xx号下车,问她是多少号?她说她也是。

没想到会这么巧。我们的房子租在同一个小区,后来发现租的房子只距离两百多米。

下了车后进小区我到第一个路口就要右转了,她还要继续往前走。跟她说拜拜。然后我又说。

“我每天都打车的,以后顺便带你一起吧?”

她犹豫了一会,点了点头。

我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我们是同一个公司,会用钉钉办公,然后钉钉上发消息给她说是每天早上8点10分小区门口集合。

从3月20号左右开始我们几乎每天都一起上下班,但是路上一句话都不说。看的出她很内向,比我还要内向,主要是年龄小。

然后下班的时候也会一起回去,偶尔我可能要加个班什么的,她就自己走了。她下班晚的时候,我会等一下她。

当时办公室里她唯一的一个熟人就是她的前机场主管m,m是一个非常聪明伶俐的女孩子,在机场工作的时候作为新人,第一个月业绩就超过了原来的主管,半年就升为了主管,学习能力很强。所以公司打算让她跟着我做销售和做标书。平时她偶尔会过来找m请教一些问题,(办公室比较大,客服部和销售部坐在不同的地方),并不跟我说话。

有一天下班的时候,我说我要去菜市场买东西吃,问她要一起去吗?她点了点头。

我们一起打车到了菜市场附近,下车后我去超市里买水喝,问她要喝什么,她摇头表示不喝。然后我去买水,她自己买了个冰激凌,然后坐在全家超市里的桌子边吃,我到门口外喝水抽烟等她。这时我才打量了一下她的样子,脸很小,五官很精致,嘴唇有点特别,好像有点厚。平时她一直带着口罩,我其实也没怎么注意。她像个孩子一样在那认真的吃着冰激凌。

然后一起去菜市场,她第一次来。我去买了水果、馒头和熟的酱猪肘子,我是北方人,喜欢吃冷菜。她买了一份甜藕。大概距离住的地方还有两公里,我问了她的意见,决定走回去。

路上好像是我们第一次聊天,怎么聊起来的也忘记了。聊的是疫情期间她在上海的事情,她说春节期间她有时候一天只吃一个馒头。我十分吃惊,问她为什么。她说疫情期间工资是最低保障工资,又没有提成,跟爸妈赌气,没有回老家,她也不好意思找父母要钱。我赶忙的问她现在还有钱吗?我借钱给她用,她说不用,自己还有一点。然后我就一本正经的跟她说,没钱了就跟爸妈要,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毕竟刚工作不久,可以找父母接济。她看了看我,并没有回应。

“我不是我父母亲生的”,她说。“我是他们领养的,我不想一直花她们的钱。”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