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风起汉中> 第二十二章 整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整理(1 / 2)

 ...

曾经的意气风发,与梦想背道而驰的现实。

组成了最后的一丝希望。

当然,我们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切希望,到底是不是最后的一丝希望以及......大失所望。

而在这多方面的原因之下,甘宁也就毅然决然的选择依靠了待他礼遇的恩主——杨景。

现今,甘宁他已经走在去往辞吏的路上了,顺便也去领回他的还在官寺的一半兄弟。

官吏......官吏。

官是朝廷封的,吏是当地官员封的,官和吏是不同的。

...........

杨景得了甘宁和苏飞,是喜事。

但也有忧事。

...

喜就不提了。

...

忧的话,有俩方面。

一、俩人的安置问题。虽然人家甘宁和苏飞是说,既使没有一官半职也愿追随,这是好的。但,他们总不能真就不懂事,什么一官半职的还是要给的。

而且弄了一官半职,就又牵扯到祖翁到底是地方还是中央。地方官的话,杨景需要早些跟自家祖翁打个招呼,给他们俩弄个军侯,不高不低也就大差不差了。

可,要是中央官就难搞。

对了。

军侯这个职位,也别小看了。大汉的军编制都偏小,人也少。一营兵马,大多都是一千到俩千,像东汉的西园八校尉所统率的兵马也就俩千人左右。

...

其二,忧虑。

目前杨景跟甘宁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脑海记忆中的甘宁,多为暴躁嗜杀,甚至违反承诺、违抗命令。

至于是不是真就这样,杨景从昨日甘宁的表现来看,仍旧不敢确定。所以,他就对甘宁特别的担心。

既然担心,那就得提前想些办法。

于是,杨景就于昨日夜里,也既是刚收下甘宁的那天晚上,他就跟祖翁道明了。

他想让祖翁多加关照一下甘宁,也多对甘宁宽厚仁和一些。

如此一来,离甘宁真正收心应该也就不远了。

...........

申时。

于少年悠悠遐想中。

族学中的老夫子从袖袍中掏出了小铃铛,铛铛的摇着。

“散学了!”

随着夫子的一声轻哼,代表着这一天的族学结束了,可以兴冲冲的放堂下课,回屋造饭了。

读书很重要。

为了能够基业长青,这时候对家中子弟的教育非常的重视。

重视到名人司马懿出征都带着他的儿子。

重视到诸葛亮临死前还给他八岁的儿子留下了诫子书。

要知,234年诸葛亮临时之时。

蜀汉政权正值风雨飘摇,政治、军事、外交、国事、民生、北伐大计、全军撤退、接班人选拔、前朝的管理、后朝的斗争,这些全都是事。

而诸葛亮将这些事儿都扔到一边,专门抽了些时间,就写了一件事,那就是诸葛亮给自己的孩子留的一封信,跟孩子谈谈人生、谈谈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