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我不想活成父母的样子> 我也希望自己有高认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我也希望自己有高认知(1 / 2)

 我发现,当人不开心的时候,是不愿意讲废话的,如果一个人的废话超过了90%,那么他可能此刻比大多数人都开心。如果废话低于50%,那他应该挺闹心的。在交流过程中,一个人的语言如果没有太强的目的性,就更容易让人接近。如果一个人经常跟你说废话,那至少说明他见到你是开心的。

希望你遇到一个愿意听你说废话,并且也是愿意和你说废话的人吧。

我此生废话最多的就是大学的那四年了,那时侯身边的人有钱没钱大家都差不多,一起叽叽喳喳出去胡吃海喝,然后再一起挨饿,一起考试作弊,一起追女生,一起应付大学导员,晚上光着身体在男寝水房跑。

上大学的时候看到一些家庭富裕的同学也不过就是和我上同一所学校,我就觉得自己特牛逼,谁比谁输在起跑线上啊?我这不是追上来了吗?后来才发现是我太天真了,一毕业马上我们就变成两个世界的人了。

校园是一个贫富差距最被弱化的地方,体现最多的无非就是你的零花钱比我多一些。你穿阿迪达斯,我穿阿迪屌丝;放假了你坐飞机回家,我坐硬座。

毕业后我发现差距才真的体现出来。我还在租房挤地铁的时候,人家已经开豪车住豪宅了。我才明白,之前是大学不怎么发达的消费环境封印了他们的消费能力,一旦毕业他们就解放了。

关键是我能过成这样,爹妈完全帮不上忙我自己已经都拼了老命了。再看看人家,本人还没发力,家族资源还没全上呢。

说实话,我嫉妒不光嫉妒他们富有原生家庭,更嫉妒他们其他方面也比我优秀,眼光见识、为人处世、人脉资源、我样样不如他们。而他们这么优秀,竟然还没有优越感,低调包容又谦逊,完全不是印象中那种嚣张跋扈的富家子弟。

反观我自己,总是苦大仇深的对待这个世界,带着一种要跨越阶层的使命感,幻想自己正在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电影里最后黑化的男二号好像都是我这种人,我把他们当成追赶的目标,他们就完全没拿我当过竞争对手,甚至有机会的时候还会主动提携我一下。

在他们的善良豁达面前,我显得狭隘又渺小。

毕业几年以后,他们说,有时间咱们聚聚吧,我说:“工作太忙了,有机会一定!”其实不是我没时间,是我没有勇气面对我本来自认为还不错的现状,在他们的面前被彻底比下去,然后重新引起我的自卑和对生活的不满。成年人的同学聚会已经是成功群体才能享受的奢侈品了。

不仅在物质方面,毕业以后友情和爱情的标准都变了。在大学交朋友需要你热情、仗义;进入社会交朋友,对方往往会首先判断你的身份是否能给自己带来资源和帮助。在校园谈恋爱需要你细致、体贴、三观一致;进入社会以后,要有房有车、有存款、有编制,这种变化感觉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呀,对我们这个群体特别的不友好。

后来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人一生都在怀念大学时光,有的人就不会,对于前者来说,大学四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精彩、热烈、年轻、还没有生活压力,毕业后就要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停不下来。对于后者来说,毕业后精彩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