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接警之后> 第三十三篇:解不开的心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篇:解不开的心结(1 / 2)

 我在教学时,继承了老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有创新。这里面有老师的成功经验,也有我的上课实践的切身体会,我把这些运用到教学之中去了。

一个班里最小的上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上我的课,我觉得她不喜欢写作文,喜欢理科。

我知道了,这是她爸妈的意思,要补习强化。

我从疏导入手,有意识的让她在班里多朗读课文。

她开始还行,后来,课下就悄悄的对我说,别老让我朗读了。

我说,你不喜欢朗读。她说不是。我追问她,那为什么。她说,她也不知道。我依然这样做,一天下课,她对我说,她明白了,为什么让她多阅读,是为了多锻炼,多学习,多接触,就喜欢文科了。

我笑而不答。

结果,我退休到青年文化宫做老师,她也报名参加了这个班,你说,巧不巧。

我们班里最大的学生,叫陈坤,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他也不爱出头露面。

我也有意偏向他,给他上课发言的机会。

他开始的时候,发言就脸红心跳,锻炼少哇。

我就是要让他克服这个毛病,后来,他经过锻炼,真的当着人多时发言不紧张了,他还具有年龄大见多识广的特点,到后来,他的发言都娓娓道来,让人爱听。后来,他还考上了讲解员这个兼职行业。

最有意思的是,区教育系统要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我鼓励大家报名参赛。经过我们班的竞赛评选,最小的方玲和最老的刘坤脱颖而出,还有大家公认的晓晨。

我给他们辅导,把我曾经参加朗诵大赛的经验都传授给他们了。

方玲选的是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陈坤选的李白的诗《将进酒》。我分三个阶段辅导:第一个阶段:让他们对所选篇目倒背如流。第二个阶段:给他们强化对诗人的了解和对作品的理解,还有就是强化技巧的学习运用;第三个阶段:实际感受诗的意境。我带他们去海港看轮船,领会作者在回国途中的轮船上创作诗歌的心情;还有去酒馆喝酒聊天,感受李白和朋友聚会喝酒聊天的情景。

在他们快参加比赛的时候,我给他俩每人提一个问题。我问方玲:你用最少的话告诉我,徐志摩创作《再别康桥》的主题说什么?不舍!看开!投入!方玲不假思索的说。我说对了。我问陈坤,他说:借酒消愁。我说消完愁呢。他说生活依旧呗。我夸他说对了。然后,他们慷慨激昂,情真意切,非常自信的给我朗诵表演。我放心了。他们不负众望获得比赛第一二等奖。出人意料吗?我没有,我知道他们的付出。

想起当年的参加培训的两名学生,还有其他学生。我决定给他们写封信。我的信上要问候他们,了解他们的近况,我还要对他们提出努力的方向。

我特别想了怎么给方玲写呢,她已经是大姑娘了,工作很好,还参加市里举办的“不负韶华”演讲比赛,共有七十九名选手参赛,她闯进了前十。决赛就在电视台近期进行。我觉得,要说,就说:别压力太大,发挥出平时练习的最好水平吧。

还有陈坤,他所做的兼职讲解员工作,要进行比赛,他还让我给他出出主意,怎样的设计,怎样的讲解。我给了他六个字:“基础、连贯、变化”。他也进了前十了,也是近期要进行决赛。我想了许久,就四个字:顺其自然。

我在写字台前给学生写信,写好了,放进买好的精美的信封里,明天发出。我似乎看到了学生受到信的情景了。

这虽然是我的工作成绩,但我也有心结,至今都没解开。

那就是晓晨,我的得意门生的离去,他错过了这次机会。

他让我明白了,教书育人的道理。

他本来是一个特别有天赋的学生。

如果,他还在我的班上学,参加比赛,拿演讲冠军的就是他了。

有时候,我想,谁明白这话的含义呢?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正如,我们观看比赛时,观众打的很高的分,评委不一定打高分,这就是内行看门道了。

只有在同一个水准上,才能看到选手的水平的高低。

我在看他们的表演时,首先看的真不真。

说的通俗些,就是有没有感觉,还有就是感觉对不对。过犹不及这是表演的大忌。感觉不到位,其实,还是功夫达不到。在选择作品,排练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这些对晓晨都不是问题,他下功夫大了去了。

为了寻找感觉,他就一遍遍的练,他说,我就是在千百次的练习中,得到艺术的真实。什么是艺术的真实,就是准确的表达感觉情感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就是把关人。

我理解他的苦心。但我看出他有心事。他说,他要结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