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 重病(2 / 2)

童川口中的小种经略相公就是种师道,世义是他的侄子种世义。种师道和种师中共有5个儿子,按照仁义礼智信排名,分别为世人、世义、世礼、世智、世信。其中老大、老四和老五是种师道的儿子,老二和老三是种师中的儿子。

北宋年间中文轻武,但是在西军种正好相反,重武轻文。可惜种家的5个孩子在军中的威望都不怎么高,历次与西夏的战争种也没有立下什么特别功劳。这五个孩子如果说谁的战功还算显赫的话,也就是老二种世义了。仲世义,名浩字世义,是仲家第二代中武功最高的后辈,也在战场上立下了不少战功。只是可惜,老二在陇右与西夏的战斗中伤了右臂,现在已经不能提刀杀敌了,因此安排在京兆府打理种家的生意。

童贯听到这个消息,愣了半晌,问道:“消息确切吗?”

童川说:“应该是确定的,跟咱们家合作到河东走货的小栓子也回来了,他也带来相同的消息。而且说是小种经略相公已经快不行了,连太原的河东镇守使杨可世都偷偷地赶去延安府了。”

听到此处童贯拿起了西军延安经略府给他发的公文看了看,自言自语说:“看来这个是真的了。”说完就陷入了沉思。

突然童贯好像想起了什么,对外面喊道:“来人。”

外面跑进来一个长随,垂首道:“听老爷吩咐。”

“快,发一封六百里加急给延安府,就说本相要去探病,快发。”

长随唱喏转身离去,童川却有些疑惑地问道:“父亲,小种经略相公虽然在西军中德高望重,但是毕竟是一介武夫,值得您跑一趟延安府吗?”

“你懂什么!”童贯怒斥童川:“明天跟我一起赶往延安府。”说完心中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童贯与种师道有着相同的烦恼,就是“后继无人”,种家的下一代资历一般,他童贯的这个“儿子”,童川也是难成大事的纨绔子弟。

童贯现在担忧的是一旦种师道死了谁来接替他的位置,统一指挥西军。名义上他童贯是西军的总指挥,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每次打仗只负责粮饷后勤,具体指挥都由种师道负责,自己从来不干涉。

种师道今年68岁,打了一辈子的仗,统领三军那是一把好手。宋朝不论禁军还是厢军都是有克扣军饷的传统,但是他童贯可从来是把8万军队的粮饷足额发放给西军,当然他跟朝廷要的粮饷是10万人的粮饷。而且西军的缴获他也从来都不多分,也不上缴朝廷,仅仅是拿了自己那份,其他的都赏赐给西军将士。

西军爱打仗主要因为是只要打仗就有钱。童贯厚待西军,主要原因是西军战功越高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就越稳固,毕竟朝廷中除了他自己还没有人能够指挥的了这些骄兵悍将。

如果这次种师道死了,他童贯必须立刻确立西军领导人。现在让他着急的是,这个人选他一直是不下来。西军派系林立,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今年快60岁了,而且这个人只是个守成的将军,要说统领种家的本部人马还可以,但是要是统帅整个西军恐怕不成。刘延庆倒是资格够老,的环庆军是西军中最弱的一直,让他统帅西军只怕不行。折可求(原名折克行)倒是个勇将,但是只是一勇之夫,缺少谋略,而且他祖上是党项人,统帅西军只怕不妥。虽然他的妹妹折赛花人称女诸葛,但毕竟是一介女流,而且早就跟杨可世的儿子定了亲,早晚要嫁到河东军去。想来只有高怀远了,但是这个将军有勇有谋,是个帅才。可是他的最精锐的骑兵都是出自种家,到时候能指挥的了种师中吗?

因此,童贯决定必须去一趟延安府。如果种师道死了,用自己的威望也要让高怀远成为西军统帅。毕竟西军不能散,也不能败。如果西军完了,他童贯在朝廷中的好日子恐怕也就到头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