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之玩转大宋> 四零二 种师道赏爵之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零二 种师道赏爵之策(2 / 2)

种师道说道:“昔日袁术得玉玺而仓促称帝,导致兵败身死。而魏武奉天子以令不群终得天下,故而广积粮,缓称帝为善之善者也。”宋朝的时候曹操地位还是很高的,曹操被称为奸臣的是《三国演义》出现以后的事情,宋朝的时候曹操都是被称为魏武帝,他建立魏国影响力跟后边的晋朝是有一比的。所有有“乃不知道有汉,无论魏晋”的说法。

伊斯马尔见种师道如此说,急忙道:“伟大的国王,您是我见过最英明的国王,未来您的领地一定能够布满每块太阳照耀下的草场的。”

张久亮本来是学习《物理集注》出身的,他不太明白“魏武奉天子令不群”的典故,但是从伊斯马尔那种咯嗦的赞美声中,他也明白了种师道只怕要称王了。于是问道:“侯爷,那么咱们新建的国名是什么呢?”

种师道说道:“就依照咱们华夏军之名取名华夏国,老夫就称为华夏王,并奏报朝廷请求册封。”

伊斯马尔道:“尊敬的国王陛下,您如果只是一个‘二字’王,怎么封赏部下呢,这下百战的勇士最多得到‘国公’的称号,所以我看您还是称‘一字王’好,这样可以你的部下最高也能称王。”

种师道说道:“勋爵的封赏理应从严,若随意封赏将士无珍惜之意,无进去之心。我这里已经拟定了勋爵封赏的条例,诸位可详议之。”说吧,种师道就拿出了一个文书。

种师道的勋爵封赏条陈说明:华夏国分为五等十爵,第一等为王爵和公爵;第二等为侯爵;第三等为伯爵,其中伯爵分为一等伯爵、二等伯爵、三等伯爵;四等为子爵,子爵分为一等子爵,二等子爵,三等子爵,五等为男爵。

条陈规定:五等勋爵都是超品级贵族。一等勋爵(王、公)年奉华夏币(军票)1600元(一元等同白银七钱八分,差不多相当于1贯铜钱),二等侯爵年奉800元,三等伯爵年奉400元,四等子爵年奉200元,五等男爵年奉100元。

条陈规定:非有军功不能封伯爵以上爵位,非种氏不能封王。

条陈规定:因军功而得爵位的称为“敕封”,因其他原因而得爵位称为“恩封”。各级爵位后代子孙可降级袭爵。敕封的爵位后代子孙可以加恩封原等级袭爵一代。

条陈规定:因军功获得爵位者,从军中退伍后,都可以在“四大部洲”之地建国。在四大部洲之地爵位上浮一级。即王、公的爵位都可以建王国,侯爵可以建公国,伯爵可以建立侯国,伯爵以下可以建立领地。

条陈规定:海外建国条件为王国可占地方圆百里(约为后世7850平房公里,当时天朝的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少于10000户(一个成年男子建立家庭为一户)。2公公国之地为一王国,人口不少于5000户。侯国再减半,四侯国之地为一个王国,人口不少于2500户。

条陈规定:海外建国的勋贵的所有俸禄取自封地朝廷不再负担。海外建国由自己家族子弟降爵继承,一个敕封国可以平级传给子孙为恩封国。恩封国降级继承,直至将为男爵领地。

条陈规定:一个王国可以设置4县,4县官员都由王国自行认命,朝廷派相国一人协助管理王国,王国每年需要向朝廷进贡1600华夏币税费。公国可设置2县,官员都由侯国自行认命,朝廷派巡抚一人协助管理侯国,侯国每年需要向朝廷进贡800华夏币税费。侯国可设定1县,官员都由侯国自行认命,朝廷派通判协助管理伯国,每年向朝廷进贡400华夏币税费。侯国以下的成为领地,朝廷派知县管理各地政务税收,领地的土地由各自勋爵家族自行管理,所交税负不变。男爵领地之后,领地归属朝廷所有,男爵后代家族有优先购买权。

种师道虽然自己只是称“华夏王”,他的勋爵封赏条例里出现了王国的封地,这表明种师道肯定是要称帝的。打宋朝是厚待官员的,官员的俸禄都是非常高的,宋朝的一品官员光俸禄就是每月300两,还不算其他的俸禄。所以种师道开出的勋贵的俸禄是不高的,但是勋贵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即使是最低的男爵也是超越品级的。而且这个封爵的条陈体现了从西军开始的一贯的鼓励军功的做法,要想获得更高的爵位就得从军拼杀。而且降爵世袭的规矩也初步解决了华夏军子弟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如果下一代不努力就只能一步步的向平民百姓方向下滑。

海外建国是最有吸引力的,如果获得了一个侯爵的爵位。在海外就可以建立一个公国,因为海外建国的条件就是先要有军功,所以海外建国都是“敕封”国家。即使后代没有军功,这块领土也可以经历恩封公国、侯国、伯爵领地、子爵领地、男爵领地六代人,也就是如果能够在海外建立一个公国至少可以延续一个家族对这个土地100多年处分权利,而且最终可以产生32各贵族。如果厚待子孙有想祖先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也许自己的王国就会永世传承下去!

张久亮和伊斯马儿看到这个封爵条陈后直流口水,伊斯马儿道:“我真是遇到了最伟大国王了,只可惜我没有军功,能否让我家的子弟加入华夏军呢,让他们也建功立业,赏爵封侯!”

种师道笑道:“我还要编撰一本《中华大典》,要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等你见到朱道荣、李侗后就可进行编撰。这里图书里定然包括许多用于我华夏军征战的内容,如果《大典》编程,我就敕封你爵位。”

伊斯马尔一听急忙跪倒在地,道:“伟大的陛下仁慈,我定当竭尽全力编撰此书。”

张久亮道:“侯爷,小人也想参军。”

种师道说道:“火器局,造办处皆是华夏军重要部门,如果您能造出铁质火炮,我便敕封与你。”

张久亮也欣喜谢恩。此时李俊喜虽然一言不发,却也目光炯炯,他心中波澜不定,他想借助海外建国的机会回复家族的荣耀。他们家族实际当初高丽国的实际控制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