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穿越之玩转大宋> 四二四 种师道再传治国策 文官集团初形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二四 种师道再传治国策 文官集团初形成(2 / 2)

种师道说道:“西域为乱世初定也,逢乱世需用重典。锦衣卫却是探查消息,查办案件的利器。李山可以将这里乱象迅速平静下来。”

张久亮还是觉得此事不妥,但是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就在此时有内侍官来报,说是张叔夜求见。

张久亮见张叔夜前来觐见,感觉一定有要事相商,于是道:“殿下,学生救告辞了。”

种师道却道:“你是我的学生,不用回避。”转身又对内侍官道:“宣张叔夜上殿。”

张叔夜上殿后,见张久亮在大殿上,张叔夜也没有让他回避的意思,心里明白这是种师道现实对张久亮信任的意思。反正他所奏报的就是李山担任宁故行省按察使的事情,所以也不用避讳种师道,于是对种师道说道:“殿下,臣对任命李山担任故宁行省按察使之事有些看法,请在殿下面前领教领教。”

种师道一皱眉,道:“卿也是为锦衣卫之事。”种师道此刻在知道身在高位的难处,先有吴震,现在有事张叔夜和张久亮,看来中国历史上的文官集团都有顶撞皇帝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明朝的时候到达了顶点,王权和相权的对立导致了朝廷很多事情的掣肘,尤其是东林党人,他们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包括王权在内的一切权利展开争斗,这种争斗也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宋朝太祖立下规矩,“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大宋朝以后文官集团的地位迅速提高,整个社会重文抑武之风日盛,导致中原汉人逐渐失去了汉唐的尚武精神,转而追求阴柔唯美,种师道穿越之前天朝出现的“小鲜肉”横行,是这种阴风的极端体现。

种师道现在当然可以打压文官集团,但是如果刚刚立国就出现这总情况,是种师道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如果自己的意志无法贯彻,未来如何把握帝国的走向?自己有超越千年的知识和经验,难道还不比眼前只知道“之乎者也”的文官们懂得治国。

种师道沉着脸,道:“孤说吴震是魏征,尔等都要效仿乎?”

种师道这番话,张叔夜马上意识到张久亮也跟种师道提及此事了。张叔夜额头马上就出汗了,吴震说服种师道不杀田虎也是张叔夜的主意,这次又跟张久亮共同上奏反对李山接人故宁行省的按察使。这要是让种师道怀疑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可就坏了。想到此处,张叔夜急忙跪倒在地,道:“陛下(情急之时称呼都错了,作为文官应该成殿下。武将可以称呼王爷)明察,这锦衣卫飞扬跋扈,世人皆知。臣完全是出自公心,提醒殿下。”

种师道压了压火,此刻丞相弹劾官员,如果不准那这个丞相以后在朝中的威信也就没有了。于是种师道说道:“那就让李俊喜接任按察使吧。”

张叔夜多了哆嗦的道:“可是李俊喜不是要跟着武松、李二去探访钦察草原吗?”

种师道说道:“你也只现在文官缺少,还计较什么?就这么定了,踏查钦察草原人选,你在拟一人报上来。”

张叔夜道:“不知王爷想要提调甚等样人。”

种师道道:“认字便可。汝要将精力多多放在东归的安排之上,休要行党同伐异之事。”

张叔夜道:“臣不敢。”

张久亮却不知道种师道为何发怒,出了华夏王府,他拦住张叔夜道:“丞相大人,王爷为何突然发怒。”

张叔夜知道张久亮虽然做过工部侍郎,但是却是学习格物之学出身,对于官场之事也是一知半解。于是反问道:“你是否也上奏了李山接替按察使之事?”

张久亮道:“正是。”

张叔夜道:“以后若要弹劾某人,自有御史出面。我朝初立,还没设置御史,所以要跟我商量,有我出面。若贸然弹劾,只怕引起殿下误会。”

张久亮还是不懂,一脸疑惑的看着张叔夜。张叔夜叹了口气道:“你是天子门生,要好好珍惜。我虽为丞相百官之首,但也是如履薄冰啊。”

说我张叔夜转身而且,留下张久亮在王府外涅呆呆发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