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逢君闻见花开> 第三十章 长安的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长安的家(2 / 2)

这老人姓张,是这座宅子的老管家,看着赵遵出的老家人,赵破虏死后一直守着这座老宅,跟它一起变老,本来就打算这么混日子等死了,没想到还能看到少主人。

老管家把赵遵引进老宅,赵遵在这住过好几年,如今看着每一样物什都那么亲切,老宅这些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后院多了两笼菜地,养了几只蛋,不过每一间房子都非常干净,必定有人定期打扫。

张管家跟着赵遵逛遍了老宅的每一个角落,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交谈中老管家提起了很多事,当年夫人带赵遵离开长安的时候府里丫鬟仆人还有十来个人,夫人留下了一笔很可观的钱财让老管家支配,以维持这些人人常用度。

刚开始这些人还算安分,但时间久了年轻的人就守不住了,觉得在这废弃的将军府里混吃等死不是了局,于是联合起来吵着分掉夫人留下的那笔钱,各奔前程,老管家不肯,可是还是有两个人光身离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管家也意识到强留这人在府上,既耽误人家前程又是潜在的隐患,于是一咬牙把夫人留下的财产全都平分了出去,自己则是一分没留,那些人拿了钱或投亲或奔友数日之内全都散了,之后的这些年只有老管家夫妇守着主人留下的家业。

赵遵听罢万分感慨,握住老管家的手称赞其忠义,这时管家的老伴做好了晚饭,在赵遵的一再坚持下,二老才答应和赵遵同桌用餐。

晚饭虽然是为少东主准备的,却还是只有腌菜、粟米饭和几枚鸡蛋,老管家知道赵遵从小锦衣玉食,这些饭菜对他来说太过粗陋了,一再告罪,称自己无用连顿像样的饭食都无法奉献,说着就要磕头。

赵遵却不以为然,可能是心情的缘故,这些粗茶淡饭吃起来格外香甜,简单吃了几口,管家的老伴就去给少主收拾寝室去了。

老管家借机问赵遵的来意,是打算长住还是只玩几天便走,赵遵犹豫了一下,才实言相告说自己是逃出来的,兖州一时半会不敢回去,所以要在京城住一段时间。

老管家一听,竟然忍不住大笑起来:“你们赵家啊,真是的,辈辈离家出走!既然逃出来了,就多玩几天,回去之后再想出来可就难喽!”

赵遵本还想求老管家替自己保密,不要告诉母亲自己的行踪,一听他竟然赞同自己在长安多住些时日,不由得大喜,连连给管家倒酒。

赵遵发现老管家面带笑容,眼角眉梢却隐隐有些焦虑,略微一想便猜出了他的心事,于是打开行囊掏出了一大包金银细软展开来放在桌上。

“这个家有些旧了,需要添置点新家具,这些钱您拿去用,不够我这儿还有!”

老管家看着桌上的钱,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说道:“我的天爷,小爷你从哪儿弄来这么些钱?”

赵遵包里的金银别说置办点新家具了,再买套新宅院都富余,难怪老管家会这么吃惊了。当然这点钱对赵家雄厚的家底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年,未免多的离谱了。

其实赵遵离家走的非常匆忙,平时他又没有存钱的习惯,好在辛铭留下的那笔钱还剩一些,全都被他带出来了,一路到长安也都花了七七八八了。可到了封府之后,几个夫人都给了很重的见面礼,赵遵走的时候,封夫人以为他是要回家的,她和赵母做姑娘的时候就是好姐妹,又让赵遵给他母亲带去了一份重礼,以封府的财力和豪奢的行事风格,几份礼物加在一起赵遵瞬间变成了一个富翁,拿给老管家的这一包只是他闲逛时候带的,如果都拿出来把他吓得摔一跟头。

吃完饭又说了会儿话,赵遵离开了老宅回了客栈,因为老宅里床铺都塌了,被褥都每一套新的,只能等老管家重新收拾一下再入住。

之后的三天赵遵依然和往常一样畅游长安城,在酒肆饭馆这些人流大的地方驻足停留,侧面打听一些朝中的情况,特别是军事动向。

然而听到的却全是丞相鲍鸿和太尉陈嵩之间的争斗,今天丞相的亲近弹劾太尉府的长使贪墨公款,明天太尉否决了丞相一派军官的调动等等,赵遵越听心里越急,皇帝不是明君吗,重臣结党这种事难道不管不问吗?

几天下来赵遵发现长安城的百姓并不像外地一样喜欢谈论政事,他们的心思都在挣钱享乐上,也许在他们眼里大周朝歌舞升平,有大把的钱可以挣,应该及时行乐,谁当权并不重要,所以在他们口中全都是风月场上的事,而且一个叫常羽的公子哥花边绯闻特别的多,赵遵听得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了,不知这位是何方神圣如此招惹桃花。

再回老宅的时候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大门正在重修,门前花草已植,旧的窗花窗棂全都换成了新的,出出进进的木匠、瓦匠、漆匠,非常热闹。

老管家换了一身新衣裳,看上去年轻了十几岁,正在训导几名刚雇来的丫鬟和仆役,老管家做了一辈子主事,将军府里的体统规矩一点都不含糊,他雇来的人也全都是本分的老实人。

他们见了赵遵纷纷施礼,说来奇怪,在兖州府上的丫鬟仆役比这儿多,行礼也别这儿规矩,可却不如这儿受用舒服。在兖州他贵为侯爷,但在母亲的庇护下,大伙都把他当成孩子,更多的是爱护,但在这儿他是堂堂正正的主人,大伙对他更加尊重。

身份的变化让已经年满十七岁的赵遵头一次有了成家成熟的感觉,而在平民人家儿子们成年分家也有类似的感觉。

赵遵的卧房是管家的老板布置的,她伺候了赵遵母亲十年,对贵族的起居饮食的喜好早已烂熟于心,想的非常周到。书房相对而言比较简陋,也许是因为老管家不知道成年后的赵遵是什么品位和喜好,只布置了一张塌,一张几和灯台,剩下的家具文房要他自己去选购了。

即便如此赵遵也十分满意了,规模小一些,毕竟有个家的样子了。

赵遵又在府中转了一圈,最后他来到了后园,当年父亲健在的时,后园是他亲自设计的,果木、花束颇费了些心思,如今荒废的久了,仅剩下几颗松柏,枝叉也都散乱了。养鱼的水池和花房都坏的不成样子。

这会儿老管家已经训完了新入府的仆人,带着几个短工修葺水池、铺设小路,赵遵不想打扰他们,绕到后门刚打算出去走走,突然一辆装满瓦片和木料的马车迎面闯了进来,得亏赵遵机敏躲得及时,不然就让马车碰上了。

在自己家差点出意外,以赵遵的涵养也不由得面露不快。

“借光借光!”避让的提醒这才传进了门,喊话的是个个子不高中年人,三十岁左右年纪,一手勒缰绳一手拿着鞭子坐在板车里。

赵遵本想说他几句,可当他看到对方身上所穿的衣服的时候,到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了回去,因为这人的身上竟也穿着破旧的军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