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逢君闻见花开> 第一百九十八章 文武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八章 文武之争(2 / 2)

众大臣齐齐看向了赵遵,赵遵十分为难,蔡攸在一旁低声道:“孩子,你没什么职位,大臣们不会和你计较,你有什么说什么!”</p>

“陛下,臣是春祭后开拔到百越参战的,前后经历了半年多,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些了解。百越三郡人口百万,可以说地广人稀,其中越人部落人口占了半数以上,这些人不通人伦不晓王法,如果让北方的官员依照大周法典管理百越,十有七八会激起民变。除此之外百越的重要官员都来自当地的世家大族,突然调去中央官员代替他们,必然引发士族的不满。百越新平根基不稳,一定要用当地人来管理!”</p>

何瑾道:“你是说在宋氏的旧臣中选拔太守?不妥!这些旧官员受宋氏恩惠日深,你能保证他们忠于本朝!”</p>

“不能保证!”</p>

“你……”何瑾刚要训斥赵遵,刘衡却道,“不要打断他,让他说下去!”</p>

“太守只不过是收买当地士族的空头衔,咱们可以从太学生中选拔忠君爱主的儒生到三郡出任长使、司马等要职,从青年将领中选拔郡尉,这些职务被朝廷控制,太守就没有实权了。双方互相制约,可保万无一失!”</p>

此言一出在场的大臣无不动容,鲍鸿赞赏道:“赵将军这个主意妙啊!朝廷明年拿出六千石俸禄和三个太守虚衔就可以换取百越士族的拥护,这个买卖做得值啊!司马、长使、郡尉这些六百石的官员可以从太学生里选,也可以从各郡县的在职官员中选,德才兼备者从优录取!这些人到了百越,用不了几年,诗书礼乐便会在百越盛行,三郡就永远不会分离了!”</p>

“太好了,我赞成!”“臣也赞同!”</p>

大臣们纷纷赞同,刘衡面露喜色:“长使、司马和各曹官员由丞相草拟个名单报给朕,郡尉和地方军职的候选人,太尉,你拿主意吧!”</p>

“喏!”“遵命!”</p>

刘衡又道:“三郡的太守嘛,泗水侯有合适的人选吗?”</p>

赵遵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三个名字。</p>

“陛下,陶谦、诸葛军和熊欣这三个人都是忠义之士,臣打下仓兰城,他们为守城自尽的虞将军居丧,臣力劝他们投降。暗度圣婴山、巧取山阳关、攻克番禺城,三人居功甚伟,可担大任!”</p>

“熊欣?”奉常袁青道,“我怎么觉得这个名字挺耳熟啊!”</p>

蔡攸道:“攻破番禺后我便派遣此人前来京城报信!”</p>

“哦,是他!不错,是个头脑清晰能言善辩的人!”袁青乃是九卿之首,他的话很有分量。刘衡点点头:“书记官记下这三个名字,太守是要职还要和大将军商议后再做定夺!”</p>

陈嵩不由得对赵遵刮目相看:“可以啊,年轻人!那你再说说在百越驻军这个议题!”</p>

赵遵道:“陈太尉,小将刚才提了一句,百越地广人稀,出产的粮食根本不够维持长期驻军的消耗,从外地运粮花费巨大得不偿失!三郡自古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百姓们对中原是眷恋的,他们不愿意分裂,除了一些死硬分子谁都不想打仗,如今这些死硬分子已悉数被诛,只有施政得当没有民变,就不需要军队!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在长沙布置一些军队,以备不测!”</p>

“有道理!”“不错不错!”</p>

赵遵的话赢得了不少将军的赞同,他们本就不想去那么偏僻的地方戍边,都支持赵遵的观点,文官们也不好多说什么了。</p>

鲍鸿赞许的说道:“泗水侯见识广博,分析的入情入理!前几天陛下还说要免去百越三年的赋税,驻扎军队增加地方的负担有违皇帝的圣意。要不就再麻烦大将军一阵,等肃清了全部反叛后,就让南征大军回来!多召些乡勇、捕快什么的,维持地方安宁便是了!”</p>

“就依丞相所奏,不必复议了!”刘衡当即拍板,两件朝议的议题就算定准了。武将们不想到荒蛮的岭南驻扎,这一点得到了满足,虽然没捞到三郡的要职,但只是太守的官位也没落到文官集团手里,这种结局他们能够接受,文官集团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表面上这一切都归功于赵遵的出谋划策,其实连赵遵本人也心里清楚,这结果早就设计好了,皇帝只不过借赵遵之口说出来罢了。</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