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琅琊榜之安定天下> 第七十四章:和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四章:和解(2 / 2)

沈追看到萧景琰没有继续说下去微微笑着说道:“皇上可是担心他们三个人的关系?”

萧景琰叹了口气说道:“是呀!以前莱阳王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太子独当一面,长林王也忠心不二,现在觉得有点不一样了。”

“皇上,老臣知道你的想法。以前太子殿下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加上长林王的帮助,可谓如鱼得水。现在莱阳王突然崛起,很多大臣左右摇晃举棋不定,甚至有些大臣已经明显倒戈到莱阳王,势必会引起太子和莱阳王之间的党争,甚至是觊觎皇位。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皇上您是想让长林王和莱阳王好好辅佐太子殿下,而不是暗中相互争夺。”沈追说的倒是些萧景琰的心里话,只是他也无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到底会不会发生。

蔡荃是个耿直的人,他见沈追并没有完全说出皇上心里的担忧,接着补充道:“皇上,沈大人说的极是呀!老臣知道皇上只想把皇位传给太子殿下,因为太子心性善良,心怀天下,又是文武双全,能辨是非,更重要的是心中很干净!而莱阳王虽然略有成就,但是在心性上却远不如太子,如果被一些心怀不轨的大臣所佐佑,很容易走上不归路,给大梁带来无法预估的后果呀。还有长林王,虽然对太子忠心不二,要是被人利用,他会成为太子和莱阳王之间的重要棋子!”

沈追瞪了蔡荃一眼:“蔡大人,莱阳王和太子殿下都是皇上的心头肉,你可不能这样乱说!”

“我怎么就乱说了,长林王夹在太子和莱阳王的中间,若莱阳王收服长林王或者要除掉都是有可能的。”蔡荃立即反驳道。

“好啦!两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都是我心里想过的,不要如此争论了。我自知自古都有夺嫡之争,各个朝代的皇帝无论多么努力地去避免,但往往收效甚微,我的意思是如若无法避免,希望尽量少些血雨腥风。”萧景琰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皇上,所以你才一直重用着太子,而莱阳王却故意让他远离朝堂吗?只有这样,所有的文武百官才会拥护太子殿下,认可太子殿下。”蔡荃就是个刀子嘴,明知故问道。

“我说你这个老蔡呀,聊天也不能这样聊嘛!还好皇上知道你的性格,要不然你都死了多少回了!”沈追开始抱怨起来。

萧景琰忍不住笑出生来:“今天能和你们两个说说心里话,感觉挺好。沈大人就不要责怪蔡大人了。你们两个,一个都不能少!太子和莱阳王都是朕的骨肉,能者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弱者就需要去保护而不是消灭。所以,太子必须要经历更多的磨难,莱阳王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的保护,保护好他的心性!”

三人一直畅聊到太阳西下,一起畅想着大梁的未来。

又过了些时日,莱阳王派回的信使把出使北燕的情况带了回来。萧景琰看完信,慢慢地站起来对着下面的大臣大声说道:“各位爱卿,北燕同意和解!莱阳王十日后便会回到金陵!”

文武百官们各个喜笑颜开,纷纷开始称赞起莱阳王来。沈追和蔡荃倒是看的透彻,心里也越发的担心起来。

十日后,萧景琰会亲自到金陵城门口迎接莱阳王。到时候,朝廷上下的所有文武百官都会跟随到场,全城的老百姓也会夹道欢迎,这一切都是因为莱阳王作为皇子出使北燕,成功化解了两国之间的仇怨,避免了北境的战事。这种功勋,定会永留史册!

东宫,一切如旧。

“太子,信上可说莱阳王是如何说服北燕的?”萧庭生虽然高兴没有了战事,但是莱阳王的成功让他隐约有些异样。

“父皇说并没有具体的过程,只报了结果。说是莱阳王以理据争,说服了拓跋云泽。”太子倒是挺开心,觉得莱阳王确实做的不错。

“按理,我应该为莱阳王高兴才对,但是总觉得乖乖的。”萧庭生疑惑地说道。

“哥哥,哪里不对呢?”太子停止了微笑。

“这一切感觉都像是为莱阳王准备好的一样,他舍身救皇上、活捉饿狼、与你争先成婚,又出使北燕,这些事情他全部都赶上了!”

“好了,哥哥不必多想。或许他东海学艺归来,有了长进,要不是他父皇生死难料呢。”太子虽然觉得凑巧,但也没想那么多。

“太子,调查青云招的事情,我们是不是该动手了?”

“准备的差不多了,哥哥你开始安排吧!”

风光满面的莱阳王骑在骏马上,心里正反复地回味着与北燕皇帝、文武大臣们对峙的场面,又想象着萧景琰带着金陵的文武百官迎接的场面不由得笑出了声来。

“王爷这般开心,这次的功勋可是永留史册啦!”路原笑着迎和道。

“路将军这次的协助也是功不可没,见了皇上我定会如实禀报。前面有一条溪流,今日天气实在炎热,这里离金陵也就两日的路程了,我们去戏水一番,以解清凉如何?”说完,莱阳王双腿一夹,战马突然狂奔起来。

路原见状,对着董若惜一笑,也跟着冲了上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