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嫡子> 第三百零二章 给他们找个发泄的地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二章 给他们找个发泄的地方(2 / 2)

有了中军都督府和上直亲军卫的喊话,这又如何能让征讨最是频繁的后军都督府的武生们能忍受。</p>

“后军都督府甲冠天下!”</p>

“甲冠天下!”</p>

“甲冠天下!”</p>

“甲冠天下!”</p>

随后,又是前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和右军都督府的一帮武生,乌泱泱的一片嘶吼呐喊。</p>

然后也不用人发号施令,整个讲武堂里的武生再一次狠狠的对轰的了起来。</p>

一时间杀声震天,尘土飞扬。</p>

武生们拳拳到肉,轰的是人仰马翻。</p>

屋顶上的文官们看得是心惊胆战,不少人举起衣袖挡在眼前,不敢直视下面的武生们那看着就是以死相搏的场面。</p>

就连原本还心中带有尺度和看热闹心理的功勋老将们,也无不为之侧目,担忧要是再这样下去,会不会真的打出杀心来。</p>

汤醴在院墙上挪了挪,便到了朱允熥的身边。</p>

只见他低声道:“殿下不担心继续下去,这些人真的闹出人命来?若是真的出了人命的事情,殿下可就要担上责任了。”</p>

汤醴的劝谏是有道理的。</p>

如果朱允熥从一开始就不出面,那么不论讲武堂里面变成什么样子都不关他的事情。</p>

可他现在出面了,还仍由甚至是鼓动暗示武生们继续打下去。</p>

这要是再闹出人命的事情,那即便朱允熥是见过皇太孙,也得背上驱使讲武堂武生群斗致死的责任。</p>

朱允熥却是沉默了片刻,而后才看向一直盯着自己的汤醴:“兄长放心吧,你看他们现在可还有相互之间下黑手的?”</p>

说完之后,朱允熥还不忘回头看向院墙上那一排以景川侯曹震为首的今天在讲武堂授课的老将们。</p>

曹震大概是察觉到了什么,转头看了一眼,然后立马涨红着脸低下头,盯着趴在自己跟前墙角下的一名武生。</p>

汤醴心中不解,不由抬头看向军中的同僚们。</p>

只见这些人现在脸上哪里还有担忧的神色,个个无不是眼前放光,期待远超先前。</p>

再然后,汤醴便看向讲武堂里。</p>

而这个时候,朱允熥的声音也再次传入汤醴的耳中。</p>

“不光是没有继续相互下黑手了,而且也都是以放倒对方为主。”</p>

“你看后军都督府的人,都已经开始在自动产生了领头的人,在结阵抵挡上直亲军卫的冲击了。”</p>

“也是难得,果然还是常年征战九边的后军都督府的人,最是了解战阵。”</p>

朱允熥的声音,多了几分感叹。</p>

汤醴眨着双眼,不确定的看了两眼。</p>

最后亦是长出一口气。</p>

在确认了现在的讲武堂里的武生们,只要是被击倒就会自动退到战团外,这才终于是放下心来。</p>

可在等他转头看向即将成为自己妹婿的皇太孙时。</p>

却没有在后门屋顶上看到对方。</p>

汤醴心中一愣,站起身,便看到朱允熥已经不知什么时候下了屋顶。</p>

而在他的身边,已经缕缕续续有不少功勋老将们赶了过去。</p>

汤醴不敢停留,直接从后门顶上翻身跳下落地。</p>

等他到了朱允熥的身边时,便听到对方已经在与功勋老将们交谈了起来。</p>

“如今讲武堂武生的模样,才是孤希望看到的,也是陛下和太子希望看到的。”</p>

朱允熥一边走一边说,不期就已经带着一帮功勋老将们到了倒墙外面。</p>

透着倒墙看向讲武堂里的武生们,渐渐从原本混乱的战团演变成六个大战阵。</p>

朱允熥便面带笑容道:“他们虽然都是从军中的千户、副千户、百户,乃至于是总旗、小旗位置上选上来的,也是为了将他们培养成我大明未来的指挥使、将领,乃至让他们征战疆场,成为他们新的功勋侯伯。”</p>

“可现在,他们只是讲武堂的一名武生,在没有成为将军、成为侯伯之前,他们也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军中将校士卒。”</p>

“大明如今的敌人和以前的敌人不一样了,和历朝历代的敌人也不一样。”</p>

“将领个人的本领再强,火铳弹丸入体,也是几无活路。”</p>

“他们将会成为大明军中的嵴梁,只有他们能知道团结在一起,能灵活调度,往后才能让他们去各自统领千军万马,然后汇聚在一起。”</p>

“荡平我大明眼前的一切敌人!”</p>

朱允熥说的很浅显,也很直白。</p>

更是毫不留情的直接否定了个人的勇武,肯定了集体的力量。</p>

朱允熥说完之后,便默默的环顾着围绕在自己身边的这群开国以来大明最精锐的统兵将帅们。</p>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p>

现在的大明,不会有秦汉时的斗将,两军阵前,将军要勇武的亲自带领着将士冲阵杀敌。</p>

也没有隋唐时期,冷兵器时代,军事战争技术的巅峰统筹。</p>

李靖能掌控到全军一个小队的精湛统御能力,同样不足以普及到如今的大明,乃至于未来。</p>

更全面,更普遍,更善于组织的各级军事力量,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所有人都明确知晓协同作战意义的大兵团,才是未来的发展道路。</p>

尤其是在大明必将会加速走上热兵器时代的未来。</p>

想了想。</p>

朱允熥不由笑了两声。</p>

至少,现在对大明军中将领们的要求,也只是在陆地上的协同作战。</p>

而不是多面多空间的协同作战能力。</p>

“将所有武生都当做一个统帅去培养吧。”</p>

朱允熥最后做出了总结。</p>

一声完毕。</p>

周围的功勋老将们陷入了沉默。</p>

徐辉祖有些迟疑,却还是开口道:“此举……”</p>

他想说是否有些多余。</p>

统帅从来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亲历战场打出来的。</p>

将所有的武生都当做统帅去培养?</p>

除非将整个大明的人都编入军中。</p>

朱允熥却是摇头微笑道:“统帅是唯一的,可战场上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未来大明的军队,该是在主帅身死、军中主将战死,只剩下一营一团兵马,他们也能够从容的组织继续杀敌,集合溃散的兵马,重新冲向敌人。”</p>

在这个折损超过三成还能站在阵地上杀敌,就能被称之为精锐之中的精锐的时代。</p>

没有人能够明白,当战损达到九成,乃是近乎十成,战场上还能有人站起来杀敌的意义是什么。</p>

朱允熥从不认为,他能在大明缔造那样的不败之师。</p>

可朝着楷模的方向去发展,却是没有错的。</p>

大多数的老将们似懂非懂,陷入沉思。</p>

少数几个如徐辉祖、汤醴这等有着将门家学的人,却是在稍稍思索之后,身子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p>

这时候。</p>

讲武堂里忽的传来了一阵震天的呐喊声和欢呼声。</p>

朱允熥丢下在场的这些功勋老将们,转身看向倒墙里面。</p>

今天的胜利者,属于后军都督府的武生们。</p>

这在意料之中。</p>

久经战阵的人,不是上直亲军卫这些久在京中的人能够比的。</p>

朱允熥笑着挥挥手。</p>

便有一群早就被调过来的太医院太医,带着医师和学徒,还有长得五大三粗的药童进了讲武堂。</p>

又是片刻之后。</p>

如今就差一个太医院院正头衔的水三年,面色轻松的走了出来。</p>

“回禀太孙,武生们都没有大碍。大多都是脱力和皮外伤,伤及内脏筋骨的不多,精心调养些时日,不会影响他们往后征战疆场。”</p>

朱允熥点点头,拉住还要进讲武堂亲自参与医治的水三年,再一次叮嘱道:“好生照料医治,万不可有谁留下隐疾。”</p>

水三年笑着点点头。</p>

太孙仁爱,是太医院的共识。</p>

安排完了后续的医治,朱允熥这才看向身后那群还在思考着讲武堂未来教学路线的功勋和老将们。</p>

只见他轻笑道:“一年成军,三年精,兵家都有如此教导,讲武堂之事还是长久计。”</p>

众人姗姗的笑着。</p>

大抵是因为没有人能想太孙所想,去谋划大明未来的战争模式和军队建设问题。</p>

朱允熥则是继续道:“武生们精力充沛,个个都年轻气盛,总是要有发泄的地方。回头,讲武堂办起蹴鞠吧,既然都不服对方,就蹴鞠场上见真章,到时候孤添几个彩头。”</p>

肿着脸的曹震眼前一亮,拍着手道:“蹴鞠好的,少了个人勇武,多了十几个人的合作,正合殿下的谋划。”</p>

朱允熥笑笑,便已提脚欲行:“替孤带句话吧,九边有他们,朝廷心安。望之后,能再夺头筹。”</p>

这自然是要给今天的胜出者,后军都督府的武生们带话。</p>

是鼓励也是激励。</p>

想来,是比凡物赏赐,更能让那些得胜的武生激动的事情了。</p>

徐辉祖、汤醴、曹震等人,当即便躬身领命。</p>

坏事变好事,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p>

而已经从讲武堂离开的朱允熥,却是驾马看向同行回宫的孙成。</p>

他低声叮嘱道:“传出去,讲武堂里的武生们要在蹴鞠场上争个高低。”</p>

孙成微微一愣,有些不解。</p>

却还是拱手领命。</p>

“臣遵令。”</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