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嫡子> 第四百六十三章 愿为大明赴汤蹈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六十三章 愿为大明赴汤蹈火(2 / 2)

朱允熥随意的摆摆手,自顾自的收拾着面前凌乱的书桉。</p>

而高仰止则亦是怡然自得的侧过身,取了手边茶几上的茶壶,就要往那只胎体釉面犹如羊脂白玉般细腻的茶盏中倾倒茶汤。</p>

忽的,朱允熥突然话锋一转,平静的开口询问了一声。</p>

正欲为自己倒一杯茶的高仰止,便当即愣住。</p>

冬。</p>

滴水未出的茶壶,被高仰止重新轻轻的放下,落在茶几上。</p>

高仰止也已经是再次合手颔首,转过身面朝太孙:「回禀殿下,自洪武二十五年朝廷抽调大军,以开国公为征南大将军,南征安南等地。</p>

彼时,殿下独领一军,坐镇清化府。臣那时还只是刚刚高中两榜,随军南下,先观政于琼州府,后登交趾,任官此地三载。虽有大军弹压,然新政一地,动荡难免。</p>

臣为朝廷命官,代天子牧守一方,当以地方安稳为重,百姓安定为要。朝廷仁慈,臣亦不愿徒增杀戮。</p>

然,社稷之重,重于泰山。</p>

臣虽捧书出身,为社稷,亦可捉刀而杀。」</p>

高仰止没有说自己到底在交趾道杀了多少人,但是他的态度却是无比的明确。</p>

只要是为了社稷,杀人之事,不过尔尔。</p>

朱允熥脸上露出了笑容,伸手压了压:</p>

高仰止抱在一起的双手攥着落在腿上,颔首挺起胸膛:</p>

朱允熥目光澹然的看了高仰止一眼,继续道:</p>

说完之后,朱允熥目光澹澹的盯着眼露深思的高仰止。</p>

在高仰止的脑海中,正不断的回荡着朱允熥刚刚的一番话。</p>

朝廷在对内和对外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p>

便是今年中原之乱,朝廷虽然也杀了不少人,但是每一个人都是几经深思之后才会定下生死。更遑论是干系到数量最多的贫民百姓,能不追究,朝廷基本都是轻拿轻放的。</p>

但朝廷对如交趾道等新征之地,却鲜少有此要求。</p>

朝廷唯一的关注点就是,新征之地是否稳定,该是朝廷的那一份收入是否能如期如数的押送进户部官仓里头。</p>

至于其他?</p>

无关其他。</p>

瀛洲那边,东征大军似乎也杀了不少人。曹国公李景隆在瀛洲的所作所为,近来时常会经由以同一种调调粉饰之后传回京师。</p>

瀛洲那片土地上的倭人越发的少了,朝廷收到的倭工越发的多了,东征大军越发的仁慈了。</p>

朱允熥轻声开口,有些迟疑,继而缓缓说道:「虽然如今倭国已经没了。但按理说,那些倭工也不能算是我明人。朝廷用工,本该是归工部、户部管的。但既然这些倭工不算明人,那是</p>

不是要专门让人去管?」</p>

明人是尊贵的。</p>

哪怕是应天城街道上的一个明人乞丐,他的命也比昔日倭国的天皇还要珍贵。</p>

今日太孙首问自己杀过多少人,如今又说倭工一事。</p>

高仰止当即起身:</p>

朱允熥露出笑声,冲着高仰止压压手,示意对方坐下,而后便开口道:</p>

朱允熥点点头道:</p>

关外?</p>

这在大明朝堂之上,是一个敏感词。</p>

高仰止抬起头看向皇太孙:</p>

正当这时。</p>

小书房外传来了一阵嘈杂声,搅乱了高仰止的思绪。</p>

田麦见范虫终于是安分下来,站在门外拱手道:</p>

书房里,高仰止颇是意外。</p>

关外的事情,太孙却是召见那位碧眼红发的夷商。</p>

朱允熥笑着看了眼高仰止,也不解释,转头看向门外:</p>

他这话刚刚说完。</p>

在小书房门外早就等的不耐烦的范虫,伊呀一声便抢在田麦之前,冲进了小书房里。</p>

进了小书房,范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认准了皇太孙的位置,就一个滑跪,从门口一路滑到了书桉前。</p>

………………</p>

月票推荐票 </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