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明血> 第二百三十九章 武昌失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九章 武昌失陷(2 / 2)

剩下的两万新辽军大军和刚收编的上万名叛军俘虏,则在处理完长阳的匪情之后,随即跟上。

翌日,曹变蛟等人率先出发,自宜都往常德方向进发。

由于长阳周边府县还有不少回回暴民和马贼土匪尚未剿清,墨离决定留下苏汉生和张羽两人率领三千新辽军士兵和两千新收编的俘虏新兵,配合长阳新官府的衙役、捕快在长阳一带继续剿匪,必要时可以请求荆州府给予支持。

而程青竹的部下届时也将自长阳南下。

墨离率着关锋、杜耕、马进忠等将领亲率近三万大军离开长阳,南下长沙。

紫金梁王自用、八大王张献忠、顺天王涂永忠、双翼虎胡建青等人率领十万大军自襄阳府往东,三天后到达随州,因见随州城防完备,又恐新辽军自宜城折來追击自己,故此不敢停留,也未攻击随州城,转而南下安陆。

安陆是个小城镇,哪里经得住叛军十万大军的冲击?很快便被叛军攻陷。

随后,叛军兵锋横扫云梦、应城、孝感、黄陂、汉川等地,所过之处,明军要么望风而逃,要么开城纳降,直逼汉阳、武昌。

湖广由于地处大明版图的腹地,一直承平已久,各地卫所兵战斗力早已糜烂不堪,以致于各处城池防务竟如同虚设,被叛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攻占了近十座城镇。

在应城和刘希尧部叛军汇合后,叛军的声势更涨,一路南下接连攻城略地,更是让叛军迅速壮大起來,围攻武昌之时,王自用等叛军已有十五万之众。

湖广巡抚张仲和与武昌总兵朱国桢顿时慌了手脚,之前他们组织的近万明军准备救援襄阳城的,谁知才走到应城便被叛军击溃,一半投降,一半溃逃。

溃逃回來的明军回到武昌,更是将叛军的兵力和声威渲染得无比恐怖,不然他们沒法交代战败的责任。

但是经过他们这么一描述,武昌城中的明军更是人心惶惶,叛军未至,军心已乱。

张仲和是个文官出身,本來沒有多少胆略,更不懂带兵打仗,而武昌总兵朱国桢,则是皇家宗室,凭着贵胄的身份当上的武昌总兵,本身也是个纨绔子弟,更加不懂带兵之道,这时见叛军十多万人将武昌城团团围住,几乎都吓尿了,半点办法也沒有。

慌乱之中,倒是武昌副将赵毅还算镇定,指挥部下严守四城,抵抗叛军。同时派人前往沔阳、岳州、长沙调集兵马驰援武昌,并派人去九江府向九江总兵田信隆求援。

可是,张仲和、朱国桢等人并沒有等到援军到來,武昌城就沦陷了。

叛军连下近十城后,得到了不少的火炮火铳,也赶制了不少的床弩云梯等工程器械,士气高涨的叛军对武昌城展开了激烈的进攻。

此时武昌城只有武昌总兵朱国桢手下的九千卫所兵,以及五千从附近县城调集來的辅兵、差役,还有就是武昌府的数千名衙役和张仲和组织的近两万名城中民壮,这样一支杂七杂八的杂牌军怎么顶得住十多万叛军的疯狂进攻?

只用了短短两天时间,叛军便迅速攻下了武昌城,副将赵毅战死,湖广巡抚张仲和、武昌总兵朱国桢等人在亲兵的拼死护卫下逃了出來,乘船沿长江逃往九江。

崇祯得知后龙颜大怒,当即撤了张仲和的湖广巡抚之职,还有朱国桢的武昌总兵。

叛军攻占武昌后,大肆掠夺,一时间武昌城内城外处处哀嚎,人心惶惶。原本,王自用曾经严令部下不得随意骚扰百姓,更加不可奸淫掳掠,破坏农民军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然而,叛军中大多将领都各行其是,对王自用的命令是阳奉阴违,按照他们的话來说,不抢银子不抢女人,那咱们拎着脑袋來造反为的是什么?再说许多部下又是新招募的,成分太复杂,根本约束不了那么多人。

八大王张献忠虽然推举王自用为盟主,但是他的部下比王自用还要多两倍,为叛军联盟的第一大力量,兵力达六万余人,而且部下多暴戾之徒,所以王自用的话对这些亡命之徒來说并沒有多大的约束力。

双翼虎胡建青等人也是,自起兵以來,一直掳掠惯了,军纪极差,哪能一下子说不抢就不抢。

王自用也明白这些所谓的盟军部下,表面上对自己极其恭敬,但实际上能有几个人真正肯听自己命令行事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其实,王自用何尝不知道这些人推举自己做盟主其实也沒安什么好心,一个是因为自己资格老,另一个主要还是要自己扛大旗顶风罢了,到时候万一农民军失败了,实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这些人沒什么事,可以随时向官军投降,官军多半不会拿他们开刀。

但是王自用作为盟主,作为一个领头的,那罪责可是要重得多。

这也说明张献忠、胡建青这些人毫无远见,胸无大志。谁说咱们这些农民军就一定会失败了?当初他朱元璋建立朱家江山之前不也是一个要饭的穷和尚么,咱老王好歹也是读过几年书,当过几年兵的,难道还不如朱元璋一个泥腿子穷哈哈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