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生在80年代> 第二十一章 股票认购证的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股票认购证的故事(2 / 2)

元月11号,夏奕和张浩然一起前往上海。想起上辈子网上流传的一些关于股票认购证的故事或者称为传闻:1份的股票认购证30元价格,上海人善于精打细算,这30元1份的认购证,如果不中签那等于将钱捐给了福利会,如果中签了,也只能新股30股。这认购证成本就摊到了这些中签的股票上了。如买10份只中一份,那每股就要增加1元。根据当初的判断,买几份其功能相当于买彩票,碰碰运气,而要保证中签,最好买联号的100份或1000份,这可是一笔在当时不算小的数字。习惯于算小账并没赚过大钱的上海人,当时全被这高价的认购证吓退了。更多的人搞不懂,这30元1份的认购证怎么比股票的价格还要高,1元1股的股票发行价才6-8元,可认购证却要30元。

当时发行认购证,上海各大银行储蓄所都积极动员起来了,成了代销点。银行工作人员除了柜台零售外,信贷员还到自己管辖的工矿企业去推销,当时规定每推销1份认购证,可以1%的佣金提成,即提成0.30元的小钱,使出浑身解数,但还是战绩不佳,大多数人认为,上门推销的不是好东西,多少有点骗钱。而银行工作人员见推销难度也如此之大,也认定这不是个好东西,所以,很少有人想到自己也买一点(当时法律也没有禁止工作人员购买认购证和股票)。

抵达上海的时候是下午刚上班的时分,两人走近一家营业部,不知道是营业部是什么领导正在训话呢,大致是认购证推销不力每个人头摊派多少任务的意思,夏奕还是耐心等人家训完话,才上前询问。原来那人是营业部许主任,得知是来购买认购证的,主任很热情,就问买多少,夏奕早就计算好了,给张浩然借了4万凑成9万买30本,自己则准备买150本45万,主任乐坏了。任务一下子完成一大半。夏奕还在精打细算,问有没有礼品赠送,许主任算了半天账,赠送了1本认购证。临走夏奕要了主任的联系方式,还悄悄提醒主任自己也买点。

找了个差不多的酒店,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两个人又来到证交所,一人开了一个户头,同时给邱嫂也开了个户。夏奕买进了一批飞乐股份、真空电子的股票。然后返程。

夏奕有点纳闷:“浩然,你也不问问买那购票证干什么用?”

“我不问,反正你又不会坑我。”

“姐,给你买了33本购票证,暂时放我这,见面再给你。”

19号,***同志发表南巡讲话,几天后,夏奕写了首歌曲《春天的故事》,在作词一栏经过姐夫的同意,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了姐夫的名字,打电话叫来张浩然,询问跟韩雪的关系怎么样了?得知关系稳固,就说自己又写了首新歌,问问韩雪愿不愿意首唱。然后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经常跟上海许主任联系,及时通知自己认购证的行情。

当天找到校长,把歌曲交到了校长手里:“校长,送你一份礼物,哪天升官了,记住经常念叨念叨我喔?”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校长看着手里的曲谱,这的确是一份大礼,一切尽在不言中:“演唱者有人选吗?”

“我想把张浩然的女朋友韩雪叫来试试,肥水不流外人田。另外,领导你看是不是由你出面,把歌曲在报纸或刊物上发表出来?”

夏奕有自己的小算盘,实在记不得这首歌什么时候面世的,要尽快发表,免得原作者突然冒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