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少年游之澶渊迷局> 第二十八章 出城访牛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出城访牛车(2 / 2)

“这就到了?”吴渊问道。

吕成朝旁边的石碑指了指,只见石碑,上没写着“沧谷村。”三个字。

“我前面看了下,村里的路比较窄,这马车不好过,就停在这,我们步行进村吧。”吕成对吴渊他们说道。

众人点了点头,吕成把马匹拴在旁边的一棵大树上,便一齐走进村中。

他们走进村后,发现村中竹篱密密,茅屋重重。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甚是一片宁静祥和之景。

这沧谷村是座不大的村落,加上又是王钦若的土地范围,外人少有出现,当吴渊等人走进村庄后,便引起了许多村民的注视,有几个村民更是手持铁掀朝着他们走了过来。

其中一位村民走到几人跟前,警惕道:“你们是何人?来我们村有何事?”

吴渊上前一步,对那村民拱手道:“这位兄弟,我们是从汴京来此的,这位是殿前太尉王超之子王衙内”说着指了指旁边的王衙内。王衙内一瞧,心里暗道:又来坑我。

那村民一听,惊讶了片刻,然后仔细的打量着王衙内,打量了片刻后,对吴渊道:“王衙内?真的假的啊?”

“呵呵,你不信叫你们保正过来。我们有事相询。”吴渊对那村民道。

那村民一听,跑到后面与同来的几位村民商量了一会,然后走过来对吴渊道:“保正没在我们村,但是大保长在,你们有何事?”

吴渊从王衙内腰间一把扯出他的那枚腰牌,递给那村民道:“你将此物交给你们大保长,就说王衙内来了,有事要问他,请他过来。”

“喂!”王衙内都还没反应过来,一脸恼怒的等着吴渊。吴渊却像是没瞧见一样。

那村民接过腰牌,打量了一会,道:“那你们先在这等着,我去叫保长过来。”说着便对后面的几名村民使了个眼色,朝村里头跑去。

“叶姐姐,我们这是被看管起来了吗?”小若对叶兰芝轻声道。叶兰芝笑了笑,轻轻地拍了拍小若:“别怕,在这等会就好。”

见王衙内一脸怒气,吕成走过去,对衙内道:“你就别生气了,这不更能体现你的作用嘛。”

“没错,衙内啊,这才是你的价值嘛,你瞧你若是不在,我们估计要被这群村民给打出村了。”吴渊也跟着附和道。

听他俩这一唱一和,王衙内就这么被他俩忽悠的天旋地转。

半刻钟后,只见从不远处跑来四五个村民,其中一人跑在最前面,待跑至眼前时,他们才瞧清楚,这村民年约四十来岁,黑黝黝的皮肤,穿着朴素的衣服,一双草鞋,脑门上还沁出细细的汗珠。

只见他呼哧带喘的走到王衙内等人跟前,扑通一跪,磕头道:“小人便是这沧谷村的大保长张顺子,见过王衙内。”身后的村民见保长如此,也有样学样的,齐刷刷跪了下去。

见到村民如此大礼,王衙内快步上前对村民道:“你们都起来吧?”

张顺子谢过衙内后,缓缓起身,对衙内躬身道:“不知衙内大驾,有何事?”

王衙内瞅了一眼张顺子,开口道:“你便是此村的大保长?”“没错,正是小人。”张顺子低头道并把那腰牌恭敬地递给王衙内。

在北宋时期的农村,每十户为一保,设置一个保长,每五十户为一大保,设置大保长,每十大保为都保,设置保正一位。保正可以管理近五百户,三千个人左右。而这沧谷村,只设有大保长,便说明此村规模在五十户左右。

吴渊上前对张顺子道:“保长,我们来此是为了查一宗命案。”

“命案?!”张顺子一听,不由得浑身一颤。

“这···这京城的命案与我们村有关?这是不是弄错了?”张顺子不解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