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大宋少年游之澶渊迷局> 第三十一章 太医局验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太医局验毒(2 / 2)

吕成闻言,边翻边笑道:“我从小在这里泡大的,所以我对这里的典籍很是熟悉。”

吕成在案桌上,一卷卷的翻阅着帛卷,而小若则在一旁静静地陪着。

吕成的指尖在帛卷的某处划过,好像发现了什么,喃喃道:“难道是铅?”

“铅?”小若闻言,惊异道。“那不是用来做器皿的?听匠户说,上古制作的青铜器里面,就含有铅。”

“没错,其实这东西最初是术士在炼丹时发现的,后来曾广泛的运用,甚至用在食物上。可在唐时,这种东西就被严命收缴,民间也不得轻易使用。”吕成放下一卷,又拿起一卷新的打开。

“但这依旧也不是铅毒,如果是铅,一定会被验出来;但是这辽人的身体中我查不出毒素,就只能说明这毒十分厉害,不仅无色无味,就连这毒都不会让骨骼发黑。”吕成依旧在喃喃自语。

但小若却听得很入神,甚至也陷入来沉思“这连验毒的银针也验不到?”

“银针验毒并不是百试百灵,只有少数具有腐蚀银的属性的毒物才能被验出。如果遇到的毒物不能和银的属性产生反应,一样无法用银测出。况且,会让银针产生反应的并不一定是毒,就比如把银针插入煮熟的鸡蛋黄就会使得银针变黑,但不能说明鸡蛋黄就有毒。”吕成解释道。

听完吕成的解释,小若道:“那这毒岂不是十分厉害?”

“要算厉害的,除非··是蛊。”吕成眼前一亮道。

“蛊?”

片刻之后,吕成将手中的卷轴抬起,递到小若眼前,“找到了,杀死那辽人那银针上的毒,应该就是这蛊。”

小若接过卷轴,见上面绘有一只形状像蚕,皮肤金黄的虫子,上面写着‘金蝉’两字。”

“金蝉?”小若问道。

“没错,就是这金蝉蛊,此蛊乃是众多蛊虫中最毒的之一,它是将多种毒虫一起放在一个瓮缸中密封起来,让它们自相残杀,吃来吃去,过那么一年,最后只剩下一只,那便是蛊王或者蛊母。”吕成缓缓说道,“那枚银针应该便是用这金蝉蛊的毒液浸染而成,据记载此蛊产于苗疆一带。”

“苗疆?难道这还涉及到苗疆的人?”小若不解道。

“这还不知,我们先回去,跟他们汇合再说。”

说完,两人离开太医局,骑着马朝巡案司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