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启创业时代> 第041章:一个国家的互联网基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41章:一个国家的互联网基因(1 / 2)

 一群心怀野心之人的汇聚,为的自然是更大的野心。

现在王强问的,正是所有人的疑惑。

他们不相信,安逸召集这么多人来,仅仅只是做一个休闲益智类游戏。

那也太操蛋了!

他们接受不了。

看着他们的样子,安逸明白要是说服不了他们,这饭也就不用吃了。

但是,为什么要说服?

安逸谈起这个话题的原因,就是要统一思想。

接受不了的人,离开就是了。

他宁愿看到开始有人退出,也不想看到中途有人离开。

安逸敲了敲桌子,淡淡道:“还是那句话,现在的阶段,谈什么都不切实际,生存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生存下去了,才有可能谈未来。”

“如果你们觉得做休闲游戏没前途,或者说跟着我让你们感觉没希望,现在就可以离开。”

休闲棋牌游戏,能成功吗?

能的。

而且这还是安逸来做,必然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但是.......这么多人仅仅只是做棋牌游戏吗?

很多人都犹豫了起来,甚至是感觉有些别扭。

毕竟年轻气盛,谁不想一开始就做大做强,挑一些高概念的方向去创业。

比如门户、即时通讯、电商,这些都高大上啊!

再不济,也可以做博客,走悟空网的方向弄知识付费。

也可以做做chinaren那样的校园网啊!

熟人社交,连接起来的虚拟社区,大有可为的创业方向。

而且这种高概念,极其容易吸引大资本的投资。

运作几年,轻轻松松上市,走上人生巅峰不好吗?

但是,离开........

看看坐在门边上的安逸,想想这个人取得的成功,想想两千万创业初始资金。

两千万初始资金

孙宇一愣。

如果只是做什么棋牌游戏,会需要这么多投入吗?

一定是考验,安逸要做的绝对不止是休闲游戏。

孙宇好像发现了盲点。

纠结的心态,立刻放松了下来。

而罗元良和温良几人呢,则是有些随波逐流。

罗元良很是无所谓。

创业失败了就失败了呗。

没意思,我就回去继承家产。

而且玩游戏玩多了,他也想着做一做自己喜欢的类型游戏。

这种挑战,挺有意思的。

而且他相当清楚,联众的局限在哪!

安逸要是想要将这个游戏大厅做大做强。

就不可能仅仅只是做休闲游戏,棋牌游戏。

一定要有强吸引力的大型游戏镇场子。

看看安逸之前说的,什么是蓝海。

就是要超越产业竞争,拥有突破性增长业务。

安逸将公司都取名为蓝海了,这个暗示意思,不是显而易见嘛!

而且,作为商人家庭出身的他,其实挺认可安逸所说的创业先解决生存这句话的。

他家不也是在九十年代,一个饼一个饼这样迈过来的吗?

他看了看周边几个人纠结的表情,神色放松,靠着椅背淡定自若。

至于温良和他的同伴张天赐,则是从始至终脸色就没变过。

不管是做什么。

他们就是想着混口饭吃。

大四了,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找到好的实习单位,一个个离开校园。

他们还赖在学校。

又不考虑考研,或者是考公什么的。

能不紧张,能不焦虑吗?

他们混在网吧打游戏,与其说是喜欢玩。

但是有一半都是为了缓解掩饰这种焦虑。

现在,跟着安逸,能吃上这碗饭。

现在又是做游戏,虽然说只是棋牌游戏。

但这也是游戏不是。

而且创业啊,说出去也光鲜!

不过与温良不同的是,王强以及几个人,则是有些不上不下了。

而除了他们。

孙海洋却是坚定的选择走下去。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是他从徽省的小乡村,走到这里的痕迹。

现在安逸选择从休闲游戏开始做起,很符合他的观念。

他也乐意接受这种稳健的安排。

至于宋小骏,则是很淡然。

就是瞥了宋婳一眼,他就知道。

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看看.......

看看自己这姐姐,是什么表情。

啥犹豫都没有,妥妥的跟在安逸身边的啊!

至于李大翔、韦爵、沈明达三个,更是安逸的铁党。

李大翔暂且不说。

韦爵和沈明达,哪一个不是聪明人。

尤其是韦爵。

就算是在信息工程学院,他也是听过韦爵的名号的。

这样的人,都能始终跟在安逸身边。

没有一点凭据,光是依靠一些感情义气,可能吗?

而且,他还有一层更深次的思考。

他的专业方向是软件开发设计,他自己的定位是高级工程师。

而在包厢内,除了自己和孙海洋以外,他还看到了同样此专业的高手。

大四的赵袁州,他的学长。

安逸找来这么多在软禁开发设计上的人才,为的仅仅是休闲游戏?

这无论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所以,他安之若素,选择静观其变。

就这样,过去了三分钟,没有任何一个人站起身选择离开。

就是最犹豫的王强,还是坚定了下来。

“安逸,我还是跟着你干。”王强说道:“不过,如果蓝海在我毕业前,还是只做休闲棋牌游戏的话,我会离职走人。”

他现在大三,距离毕业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

很多人到了大三,嗖一下,就可能面临着毕业进入社会的问题了。

大学就是这样,大一大二是一个阶段,大三大四又是另一个阶段。

大三的时候,如果不考虑清楚之后要干什么。

是到底考公考研,还是找哪家公司实习,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就算是实习,像一些大厂,没有前期积累,哪里有可能那么容易进去。

毕竟有些人,接触的平台不一样,他们大一可能就为着进大厂而做准备了。

王强,也想用这一年半的时间,给自己一个机会。

在场二十一个人,除了安逸几人之外,有着王强这种想法的不是个别。

但是安逸也不介意,这都是人之常情。

不说这些人,他接到的一两千份简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