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野蛮的东方> 第十三章 避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避祸(1 / 2)

 “哦不,尊敬的先生,请你放过我吧,我的行程很紧张,不能耽误”,马丁尼哭丧着脸说道。

李信吩咐下人把马丁尼的手稿都收起来,然后对马丁尼笑道:“马丁尼先生,我知道你是个文明人,希望你能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不要让我为难”。

李信的暗示起到了作用,马丁尼显然不是个笨蛋,他恋恋不舍的看着自己的心血被李信抢走,只好无奈的问李信:“好吧,先生,你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请尽量提出合理的要求。”

“当然”,李信点点头,“我需要你帮我绘制一张地图,就是这里”。

他指着手里那张湖广地图的最北端,“就是这座山脉,我希望你能把这座山脉的所有细节全部绘制清楚,包括关卡,城寨,村落,道路,还有悬崖,植被之类的”。

“没有问题,这是我的专业技能”,马丁尼信心满满的说道,“可是……”

“只要你完成了我的要求,我就放你离开,并且付给你一笔可观的银子,保证你满意,当然,你之前的手稿也会还给你”。

“很好,先生,我相信你是一位注重名誉的举人老爷,我同意这次交易”,马丁尼点头道,伸出手来。

李信与他握了握手,还真有些不太习惯。

西方人的礼节有很多的身体接触,这不利于传染病防治,而东方人就矜持的多。

自从李信看到马丁尼那些精美的手稿,就有一种占为己有的冲动。

那些东西就像是一摞艺术品,而它们真正的价值要超越艺术品的范畴,真正难得的是里面所蕴含的精神。

大明人缺少这种精神,不过这不是大明人的错,因为大明并没有探索世界的强烈需求。

西方人追求黄金,白银,香料,丝绸,茶叶。大明自己就有丝绸茶叶,在东南亚不用走多远就能找到香料,而黄金和白银,西方人自己就送到面前。

直到鸦片战争以前,东方一直是白银的净流入国,西方人就跟二道贩子一样,屁颠屁颠的从美洲抢来黄金白银,拉到东方换成香料茶叶丝绸,再拉回欧洲。

买不到香料,白糖,烟叶,西方人就得自己跑出来开种植园。

所以大航海,殖民,对航海技术的开发,一系列的发展都有内部的因果联系。

当然,大明人之所以没有探索世界的强烈需求,不能简单的把原因归结为大明“地大物博”,实际上正好相反,大明还处在专心实意的解决百姓吃饭问题上。

李信曾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欧洲强国在十五世纪就解决了吃饭问题,所以他们的欲求转移到丝绸,茶叶,糖这些高级东西上,所以才产生了探索世界的需求。

即使李信把马丁尼的手稿都抢走,西方人还是会像闻到腥味的猫,前仆后继的穿过大洋。

所以他也没必要阻止马丁尼丈量大明,甚至于,他可能还要多资助点银子给他,让他继续完成自己的工作,在那之后,把他的成果抄一份出来。

就李信所知,东方人有这种探索精神的只有个徐霞客,但他好像只留下一部游记,并没有大量地图传世。

-------------------------------------

自从进入汝宁府,李信就有种不好的感觉,这种感觉来源于周围的变化。

乡村变得更荒芜,城镇变得更破败,灾民更多,甚至出现了小股的流寇,那种拿着武器的流民。

直到过了遂平,红娘子终于带来了让李信颇感心惊的消息:

有白莲教众向红娘子禀告,去年冬天,大股流寇从南阳进入汝宁,又从汝宁四散进入湖广,现在大别山周围盘踞着十几万流寇。

实际上流寇的真正主力是从南阳府直接下襄阳,进入汝宁这支只是偏师,而偏师就有十几万!

鸡公山的好汉们颇为兴奋,因为他们听说路过大别山的贼寇里有很多响当当的大贼头,比如“曹操”,“扫地王”,“过天星”等。

红娘子有心去投靠义军,但听说这些义军也不是“闯王”那一路,只是一支偏师,便有些拿不定主意,只好趁休息时跑来问李信。

这一路南来,虽然说是同行,实际上李家车队与红娘子的车队是隔开的,一方面是因为李家车队老弱多,走得慢,另一方面也是李信出于保护妇幼的原因,刻意疏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