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新加坡的日子> 第十四章12月8日(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12月8日(四)(1 / 2)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第十四章12月8日(四)

“如果因为这件事把你遣送回国,那咱们就都说好了,干脆一起找他们算工资,一起来的,也一起回去。”说话的是一个个子跟赵西海不相上下,长相肤色却跟他大不相同,通体上下黑黑的,原本长相就够黑的,被这里的阳光一晒就更黑了,有人叫印度人黑小子的时候,他总疑心别人是在给他起外号。说话总像不小心咬了舌头,发着卷舌音。如果仅凭一句话来判定他们表兄弟之间关系铁的没法说,显然缺少对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思考。如果说打工一族最是社会的弱者,那么单独一个人在外,更是很难吃得开。干活多挣钱少被同类欺负不说,要工资难免容易遭到克扣。为了求生没办法四处拉拢亲戚、同学、朋友关系,结成大大小小的团伙。一次干活的时候,张鲁艺不经意差点碰伤别人,按说,说句客气话彼此都不计较就过去了。一句客气话在他看来,何必为跟自己一样的人而降低身份,待答不理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那人横眉竖眼一腔怒气地冲上来要跟他干一架。张鲁艺明显不是人家的对手,眼看就要吃亏,却没有一点惧怕的表情。那人是一人朝他冲了过来,没想到张鲁艺身边一下子站过三个人。那人一看阵势顿时软了下去,憋气带窝火地说了一句不温不火的话,“干活怎么不看着点,多危险,一旦伤着就没有轻的。”

“我就碰你了,你能怎么着?伤着你也是工伤,你躺床上就能挣钱,还赚着了呢?”看到张鲁艺一下变成流氓无赖的腔调,挨碰的反倒怕吃亏,只好忍气吞声咽了下去。张鲁艺并非一直都蛮横,不同场合怪谲多变使他免遭吃亏,没有任何帮手的时候,老老实实又总表现出一副懦弱让人怜惜同情的样子。

赵西海带着感激的表情看了看张鲁艺。

“对,就按小弟说的去办。”又有一个人的声音表示支持。

三个人意见达成一致,一起把脸朝向另一个人。张鲁艺知道自己是跟着大哥出来的,啥事都得听他的,“大哥,我们这样打算,最终咋办还得你拿主意。”

“没想到老弟做事越来越动脑子了。”几个人中数张天云年龄大,见识多,做事也有主张,这次也是跟着他一起出来的,只有几个人拧成一股绳,在外才不吃亏。

张天云和罗昌福他们可不是简单耍哥们儿义气朋友之间的结交,是有着直系血缘关系的堂、姑、姨表兄弟。张天云是赵西海的亲舅家表哥,跟张鲁艺是堂兄弟,罗昌福是赵西海的姨家表哥,后者两家的母亲是亲姐妹,是张氏兄弟的亲姑姑。

这样的招数对于用工单位来说着实够受的,动一个走四个。以这样的方式跟北星公司对抗,特别是在工程刚刚开始急需用人的时候,把他们一起都遣送回国显然是不可能的。北星公司有没有这样的想法,不得而知,最终以罚款的方式处理以示惩戒。

在他们看来,这是保住赵西海留下唯一的办法。北星公司真要毫不手软拿出快刀斩乱麻的手段,他们也只好放弃这次国外做工的机会。尽管出国做工的机会很是难得,为了亲情他们甘愿舍弃自己的利益,这样做法多少表现出心智的谋略,表面上是在舍弃利益,实则对利益的最大的维护。

他们从来都不愿意单打独斗的孤军作战,人单势薄是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欺侮,即使他们都是窝囊废,四个人加在一起即使再强势的人也要好好思量思量。四个人站在一起,气势一下子就会挺直腰板,甚至毫不畏惧的跟势强的人叫板,势强的人遇到这样阵势就弱下去。

一个人的力量是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如果四个人达成一致的意愿,任何一个老板都会好好考虑考虑其中利弊。招几个不懂任何技术听话的力工尚且不容易,干过电站安装有点技能的工人更不是人人拿过来就能干好。近些年国内各大企业遇到几乎相同的窘困,这边举着牌子到处去招工,那边刚刚干出点门路就要求加薪,不加薪就辞职不干了。一边焦灼地喊着用工荒,难以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另一边又挤满了人叫嚣着找不到活干,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证的闹剧。

摆在眼前的事实使他们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价值,二号机组安装工程刚刚开始,繁忙有序的作业急需要大量的工人补充进来,一个项目拖着完不成,下一个项目就无法开展不下去。从国内到这来每个人要花去很大一笔费用,权衡其中利害北星公司倒好好哄着他们把这里的工程干下去。

要想不被对手制服,就得揣测对手可能使出最坏的招数。他们的权衡下,北星公司是不会把他们都遣送回国的。即使傅铭宇对这件事感到极为恼火,为了公司利益也不会把他们怎样的。再说连这里警官介入都没有认定赵西海的责任,看来算不上多大事。

出事那天下午,整个工程场地都停工了,项目部及时联系大巴车把工人们分别送回了岛外的五星营地,和岛内的sk营地。

前面说过,工程发生事故出现短暂停工,工人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有人悄悄问过翻译,受伤印度小黑嘴里不停地喊叫,到底啥意思?当工人们知道是被死亡吓怕的样子。心里倒多添了几分讥笑,自古以来,中国人心底里对贪生怕死概念最是鄙夷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铁骨铮铮的汉子,才是每一个做父母心中的骄子。

只要工钱一分不少,工人们巴不得能有两天带薪休假的机会。对于不停劳作生活艰难辛的人们来说,健康和生命远远没有达到用金钱不可以衡量的程度。对伤者同情也罢,尊重也罢,每个人都努力抑制着心里的高兴,强忍着没有被脸上的表情给出卖,更别说那些印度人听到消息后,动不动又起哄地叫喊了起来,尽管没有人愿意去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有谁不知道其中毫无遮掩的兴奋,还不是不干活又有工钱可拿。

按照公司的惯例,只要不是个人原因请假、旷工,用工单位没有理由不给工人开工资的。不干活还一分工钱都不少,这事儿搁谁身上心里不乐。多么美好的晴天,酷热也变得不那么让人烦恼了。

张天云、张鲁艺、罗昌福在sk营地外面的公路边等着被警官带走的赵西海,赵西海回来详细描述了被警官询问的经过。

晚上时间还早,sk到文礼的巴士刚好开了过来,离开工程场地又没有饭可吃,张天云主张,“不为别的,为咱兄弟压惊,到文礼喝酒去。”没一会功夫,他们便在文礼一家挂着“山西刀削面”牌子前坐了下来。要了酒菜。

摆满了一桌酒菜,吃几口菜,喝一口酒,说一阵闲话,

“这次的事兄弟算是幸运,吊着重物卷扬机钢丝绳断掉,把在印度人砸成了重伤,兄弟却毫发无伤。”

“刚才还在为你担心,警官又没问出任何。”

“至于北星公司一定会追究责任,经过分析竟也不算啥事。”

平时没有烟酒相伴生活顿觉无味的习性,这会儿倒显得心情异常高兴。好久没能痛快的抽烟喝酒,终于可以尽情放纵一回。

离裕廊岛近便的文礼称得上是繁华的地方,地铁站、商铺,饭庄。繁华的序曲也由此延展到整个国家城市,裕廊岛的繁华跟这里的繁华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岛内除了干活现场住宿营地,得不到许可是不允许随便瞎溜达的。到了文礼,只要愿意花上几新币,地铁、公交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这里的任何地方。sk营地在文礼设定固定的站点,最晚十点还有一趟入岛的班车。只要离开裕廊岛,只要不触犯这里国家的法令,岛内一切附加的禁令统统不算数了,烟可以尽情地抽,酒可以畅怀地喝,只要不醉酒,入岛门禁还没有规定不准把酒装在肚里限制入岛的条款。不要以为这是一家小得不起眼的露天餐馆,酒菜的价格堪比国内星级饭店。

几个人言谈举止没有一点农民工在劳苦中拼搏,光景跟别人比起来差强人意的自卑,一杯接一杯啤酒掺白酒下肚,一切烦恼跟着被远远地抛开。好像只要心齐,几个人合起来拧成一股,只要不去不触碰法律禁网,竟可以放心大胆地闯生活。

***

干活的时候,几个人分散在不同地方,那三人听说出事到了现场傅铭宇正在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赵西海一脸吓呆的样子也不好说什么。这时,总算无所顾忌的想听听当时究竟是怎样情况?事情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如果不把事情的根由说个清白,躺在医院里的印度黑小子岂不成了无头官司。

赵西海觉得再隐瞒实情就失去亲情的信任,只有在不走漏任何消息的时候,才一丝不落地吐露出来。

前一天早晨,赵西海给家里打电话,知道离家前买的那车苞米水分太大堆在一起发了霉。让他父亲去联系常打交道的饲料厂,以最低的价钱把那车苞米赶快卖掉,使损失能减少多少算多少。两万斤的苞米,每斤六毛,一万二千块,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这件事让他伤痛了心。

“赵西海,这是新来的阿布,让他跟你去吊落煤斗。今天务必把这项活全部完成,晚上安排焊工连夜焊接,要不下面的活无法接续。据我了解,这个小黑可是从来干过这种行业,干活时候一定要多多上心照看着点。”早晨,班长安排工作的时候,指着一个印度黑小子说。

“一切都要听他的。”只会说汉话的班长连说带比划告诉那个印度黑小子。接着又用英语发音的腔调说了一句,“你可听得明白?”

印度黑小子尽管听不懂这个中年中国人说的汉话,从他的手势里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露着白白的牙齿伸着老鸹爪子一样的黑手,玩笑地说着跟同伴刚刚学会的简单的中国话。“不知道。”

赵西海高兴的答应着,“没问题。”眼前站着一个一眼看上去就很机灵的印度人。

干活的时候,赵西海做完了准备工作,连说带比划告诉阿布,落煤斗安装的位置。赵西海用对讲机指挥开卷扬机开始起吊,并叮嘱阿布,“一定看好不要把落煤斗卡在哪里。”

“卷扬机怎么不动了?”赵西海问。

“好像是停电了。”那边开卷扬机的人回答,“也许是昨天下雨的缘故,电源断电了。”

“来电直接起动,我们已经绑扎好了。”赵西海分析,联系好电工,电工来了再修好卷扬机,没半个钟头是不能的。这个机会刚好给家里打电话问问饲料厂收苞米的事儿。

“拿着样品给人家看过了,人家说,别说是贱卖即使白送给人家也不能要。做饲料的粮食都是好粮食”那边传过是女人的声音,赵西海的媳妇,雅梅。

“糊弄鬼去吧,一群唯利是图的骗子,谁不知他们的猫腻。奶奶的!让他们想好事做梦去吧,我宁可垫在猪圈里沤肥也不会白送给那帮得便宜卖乖的家伙。”电话里赵西海愤愤地骂着,他的情绪已经坏到极点,恨不得论起拳头在钢柱击出血来。

万万没想到在他气愤已极的时候事故发生了。

赵西海跟他媳妇雅梅刚刚打通电话,操作卷扬机的人重新送上电源直接启动了卷扬机。开卷扬的人检查了线路,淋雨造成了短路,断开的刀闸再一次合上去一切恢复正常。

“滚旁边去!你哇啦哇啦的在说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满嘴印度话的阿布语速非常的快,他看到吊着落煤斗的卷扬机已经开始启动,赵西海却在打电话,意识到事情严重性赶快跑过来提醒赵西海。赵西海满脑子装的是家里一万二千块钱的苞米就这样白白的霉烂了。

“你怎么不在那里看着起吊,跑到这里来干什么?”赵西海知道用语言无法跟阿布沟通,嘴里一边使劲的喊着,拿着手机的右手一边使劲做着手势。那架势如果阿布不听他的指挥,说不准他的巴掌会抽在他的脸上。如果没有他的命令阿布已经到了最安全的地方,即使出现钢丝绳断裂也丝毫不会给阿布带来伤害。阿布正是听从了赵西海的话,才出现了让人最不愿看到的结果。阿布的提醒,倒使赵西海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一切都晚了,关掉了电话。再也不敢朝着阿布倒下去的方向迈进一步,阿布被砸到了,流出很多的血,他知道,他站在的位置才是最安全的。

事情的经过只有他跟受伤的阿布才是最清楚的,一定意义上说,阿布受伤他有直接责任。即使行为里没有一点故意要致他伤害的意图,不能逃脱间接伤害的罪责。北星公司不是不想把事情弄明白。只要不是个人蓄意行为造成的,为了工程建设,无论怎样澄清事实,北星都要为受伤的印度人承担全部责任。再说语言无法沟通,赵西海矢口否认,谁也说不清,又有啥办法。关键情节赵西海决不会轻易向人透露。哪怕是跟至亲至近的兄弟只能说因为停电,他在打电话,他应该负有没能照顾好受伤印度人的责任,事故发生一半天灾一半人祸。

看上去赵西海长得还算周正,圆圆的白白胖胖的脸盘,跟同龄人比起来相对偏高的个子。如果听凭街头相面人说辞,从貌相来判定一个人老实忠厚,显然毫无根据胡说八道。

***

时间在不断改变着世界,正在发生的,已经过去的,所有的历史记忆无不在证明人们是曾经怎样的生活过。这话听来似乎有些老调。不过乡土民俗不同,山川地貌各异,气候温热悬殊,贫贱贵富不等。除了沙漠,高原、平川、山脉、河流,到处都给人们带来生存的给养,到处都可以称得上是富有温度的家园。即使让人想不到交通不便的僻远山沟,只要有草木的地方,总有人饱尝着炊烟升起的生活。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看似平凡实际各有其妙的故事。低谷里生活的人们,明明生活艰难,别人眼里不屑一顾,身在其中却毫无感知。别人眼里简直无法承受苦不堪言的生活,嚼着菜根还有滋有味自享其乐的活着。多少人眼里,得需要付出多大的毅力才能在那里活得下去。

世界有时是公平的,当有人为自己幸福随意践踏的时候,老天觉得该给人们一点苦头尝尝了。世间没有把所有的好事让人全部占尽,也没有把所有的坏事让人全部摊上的道理。当太多人被灾难困惑无处躲藏的时候,曾被讥笑的人,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依然如故的生活着,回过味才明白,别看那里的人活得并不富有,却有另一番幸福景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