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新加坡的日子> 第十六章12月17日(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12月17日(三)(1 / 2)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p>

第十六章12月17日(三)</p>

吴爱民虽说心情忧悒,在没确知所谓灾难降临的时候,心里不过往灾难深处稍稍探望了一下,随即吓得赶忙退了回来。接着便用一种欺骗的心理自我安慰,也许是自己想得太多了,事实也许什么事都没发生,也许根本不会发生,没必要把自己置身于悲伤中去煎熬。甚至时有一种让人觉得可笑的想法,也许等自己回去的时候,父亲的病真的得到了好转,甚至听到自己回去的消息,早早迎出了门外。明知不可避免的事迟早会发生,总是用一种欺骗的心理妄想着侥幸逃脱。可笑的想法像得了发烧性感冒,心里被烧糊涂了总爱胡思乱想,成了人们常有的通病。</p>

夜里,吴爱民倒床像死过去一样足足睡了十几个小时,醒来头晕晕的,身子有点麻木疼痛,出来走了一阵略微好了起来。尽管这里的大海很少掀起狂涛和风暴,波浪漾起的水汽裹挟着淡淡的海腥味浸润着岛国的每一个角落。劳累繁忙的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像持久干旱的庄稼得到充足雨水的浇灌,由委顿而振奋。</p>

苏方达因为遇到了吴爱民而改变了生存方式,带着感激和敬重两人成了知心的朋友。在吴爱民的心里,苏方达给他带来的好处比从他身上得到的还要多。自己脱离装修刮大白没几年,像苏方达努力想从他身上学到很多的东西一样,他也在煞费苦心练就自己的技术。“乐其业者不易事”,这种具有挑战性既需要动脑又需要卖力苦干的行业,从干上那天起便一点点喜爱上了,论年龄,吴爱民比苏方达大不过三四岁,从不以师傅自居,干活的时候时时相互关照,两人都从不藏奸耍滑。遇到疑难,两个不太聪慧的大脑总是齐心竭力共同钻研。</p>

苏方达愿意把自己的家事说给吴爱民。吴爱民早就知道苏方达跟他母亲相依为命,家庭境遇跟自己一样凄惨。同命相怜,性情相投,两人遇到一起便成了至交。苏方达意志薄弱,遇事犹豫难做决断,总想让吴爱民给出主意。自从来到这里,苏方达总是一个人偷偷摸摸寻找更清净的地方,享受属于他自己的快乐和幸福。跟给他带来精神支柱的女人在微信里联系。文字交流除了不能轻易泄露私密,方便又省钱,早一会儿晚一会儿不会因爽约而误会。像最好的晚餐一样,约好每晚在固定的时间开宴,即使有时加班很晚他总是提前知会给她,省得那边一晚都在惦记着。苏方达干活的劲头比以前更足了,吴爱民知道他沉浸在爱情的幸福里。</p>

苏方达带有炫耀的心理把自己的情感经历一五一十的说给吴爱民,吴爱民知道他早已拿定主意,除了想听到赞美的话,任何与感情不利的话对他来说都成了对他难得爱情的有意挑拨。有人偶然知道他被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给迷得五迷三道而偷偷耻笑,即使他知道也被看做是对他的嫉妒,就像一个穷光蛋一夜变成豪富的花花公子,身体的缺憾、家境的窘迫都变得无所谓了。眼前属于他的只有幸福。除了吴爱民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怎样的情感波折。尽管他的幸运算是建立在庄玉玲不幸婚姻的遭遇上的,他的心里还没龌龊到为她的痛苦而幸灾乐祸,相反心里萌生了一个迷信的想法,一切不可想象的皆属于命运的恩赐。接着心里又孪生了一个信念,要毫无怨言地为她跟她的女儿付出一切。</p>

在苏方达被爱情迷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吴爱民心里对爱情却生出一种惶恐不安,爱情对他来说早变成了一种责任,甚至是一种抹之不去的歉疚。一想到这些,总有一股股无法逃脱的烦恼向自己袭来,自责的心里压得他喘不上气来。一想到这些,总觉得爱情这玩意竟有点像脱离实际的玄幻故事,像刚刚探出土壤的没见过世面的带着新鲜气息的幼苗,不知要经历风吹雨打、干旱内涝、暑热霜冻诸多灾害方可获得成熟的希望。幼稚的思想不知要经历怎样的打击才变得成熟、稳重。到时候为自己的任性玩世不恭而感到多么可笑。</p>

扪心自问,他自觉得自己算是极守规矩的男人,从未做过一点有违爱情誓言出格的事。按着世俗理念他也算是做到当一个好丈夫的标准。即使这样,又该如何?无法理解的问题总不停地敲击着他的魂灵,越思量越无法躲避不断来袭的烦恼。作为一个男人,没有给心爱的女人带来幸福,反倒把沉重的家庭负担牢牢地压在她弱小的肩膀上。</p>

钱达于神,是一以贯之的历史通论。跟以前比起来的确好多了,但跟人们眼里的有钱人比起来,自己无疑是妥妥的穷光蛋。特别是想到,不劳而获有伤风化,好逸恶劳是可耻行为的时候,总觉得这些带有公德性的说辞太缺少实际的理论依据。事实摆在人们眼前,一切与事实不相符的说辞都变成是无能为力的狡辩。女人爱财非不明智,财富可以使生活得到满足,世上难道有比物质生活富足再使人诱惑的吗?物质生活得到保障,才有信心想到精神生活。一切获得源自劳动,勤劳是致富的根本,肤浅的道理人人懂得,没有任何一个人否定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但人们按着正确的说法去做了,得到的结果又会是怎样?苦打苦拼到最后依然摆脱不了贫困,又该怎么说?亦或是,努力拼搏后依然看不到希望,或者根本没有希望那还要努力干什么?人的精神变得迷茫了,无论怎么做也找不到眼前的路,眼前的路无论怎么走也看不到希望,凭天由命何尝不是一种办法!</p>

***</p>

吴爱民这段日子很不好过,尽管他还不知家里发生了不敢想象更大的变故,但他遇到的遭遇心生猜惑带来的苦痛,跟知道家里发生变故时难以招架的心理是一样的。无盐的生活也许平淡,再平淡的生活对于疾病无端带来痛苦的感受都是美好的。</p>

“疟疾、登革热”,吴爱民在手机不断地查找两种疾病的病况病因,他怀疑自己可能染上了由蚊子传播的闻所未闻的两种疾病其中的一种。这里不分任何时候被蚊子叮咬像吃饭睡觉一样再平常不过的事儿,谁又知道哪只蚊子携带着让人可怕的病毒,据说无论哪一种症状在这里每年都有一定数目的人感染死亡。他预感病情带来的痛苦像趁人不备来袭的敌人,一旦抓住时机侵略要地,便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以致达到侵夺人的生命为目的。像彩票中奖一样,谁又知道命运的天平会不会朝着自己砸过来,越是这样想越是浑身不停的刺痒,越刺痒越不停地抓挠,以至于挠破的肉皮都流出血水来。</p>

“难道我真的‘幸运’被这种热带独有的疾病给叮上吗?难道我真的会死吗?”如果是那样,自己倒不是怕死的,不过真的死了,可苦了妻子,那是一个多么贤惠的女人。事情远不能用一个“孝”字说来那样的简单,像照顾自己亲生父亲一样照顾身染重病吃喝拉撒不能自理的公公,污浊的气味让他这个做儿子的都不免感到有些厌恶。不完全懂事的女儿不离左右纠缠她的手脚,使她不能舒心做事。吴爱民想到这些,自觉自己从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除了小时候淘气掏过鸟蛋,做每件事都小心谨慎连道德底线都不曾触碰,却被这种可恶的毫无道理可讲的微小孽毒给轻易判毙,实在觉得冤枉,如果因此而死去,倒是对因他而带来不堪家庭重负的爱妻的恩德无以为报,心理的罪责愈发加重。</p>

那时,他对不可名状的疾病心理产生的恐惧感,跟有惊无险释然后迥异的高兴情绪变成压在天平两端的失重砝码,由低端一下子撅到了顶端。人们之所以对突如其来疾病的造访感到恐惧,除了疾病给肉体和精神带来痛苦的折磨使人难以招架,再有人们对于从没有遇到过的疾病缺乏认知,不管自己体质多么壮硕,意志多么坚强,在无从知晓的疾病面前,暴露出的无可奈何的脆弱使人无法理解。病因的根源来自哪里?抵抗的措施是什么?能不能够治愈,有几分的治愈的把握……,一切都因未知而迷茫。精神的恐慌伙同病害加剧对患者的侵害。生命的脆弱有时像钢条一样,明明是强健有力,突如起来的病故一下子把人摧折的实例太多了。跟疾病比起来,疾病是永生的,生命却是短暂的,在人不知觉的时候死亡的嗅觉便闻到了无常的气味。</p>

突如其来疾病的痛苦让吴爱民想到了死亡,痛苦并不完全是疾病给他肉体带来的难以承受的痛痒,使他的心理总也抑制不住的胡思乱想,想到病重在床的父亲,没有长大的女儿,永远爱恋不够的年纪轻轻的妻子,尽管勉强支撑的家境无缘于富裕一说,但幸福和希望却给他带来满满的信心。从他离开校门的那天起,家里的顶梁柱就由他扛了过来,以后显得比任何时候都强健,勤劳。如果一个人这两方面的因素显得格外突出,一切的困难似乎都不放在心上。这个时候,偏偏是他这个顶梁柱出了问题,让他想到的是,倒下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整个家庭,一旦他倒下了家里亲人怎么办?在充满爱和希望的生活里,对生命的珍惜完全不能用贪生怕死来形容,他是凭着自己的勤劳、苦干,赚取生活的每一粒米,每一克盐,干净的生活是对社会起着积极促进作用的。</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