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一路绝尘> 81.推波助澜的媒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1.推波助澜的媒体(2 / 2)

蒋红卫的这几个排比句连电台的记者也认为很有深度和力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峡州的中心城区在最近几年时间里已经膨胀了好几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私人小车的逐渐大众化,广播电台的听众除了那些呆在家里闲着无事的老妇人、在江边和街头散步的老人,除了那些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的士司机,还有那些开着车上下班的年轻人、一天到晚忙于应酬的商人、为了升迁没完没了的干部和无所事事的公务员。

电台把那个采访放在本市新闻后面的《有话要说》的栏目里进行了报道,还开通了电话、微博和短信互动,结果不到十分钟,播音员的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与其相关的微博,几部电话更是几乎被打爆。已经被各方面忽略很久的广播电台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连台长也跑来参加接电话。经过紧急协调,电台索性把后面的一些原定的广播节目统统取消,将这个《有话好好说》办成了一档连续持续了整整一上午的互动节目。所有的广播人累得够呛,可是都显得眉飞色舞,因为通过这样一次采访,他们突然意识到只要抓住百姓热点,敢于与听众进行互动和交流,广播就可以大有作为。

如果说两份报纸的针锋相对是一种内讧,引起了不少市民对那件案子的关心;电视台的采访就成了一团燃烧的火,使得很多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即将开始的武万全这个案件的审理上;广播电台就是火上浇油,用南正资源的两个领导的表态开始了为武万全进行辩护的一种旗帜鲜明、表明立场的新的尝试。

各家网站当然看见了这其中的重要性和关注度,自然就不失时机的在网站的论坛上发起了关于**与人性的讨论,关于道德与暴力的辩论,关于理性与感性的争论,关于生与死、罪与罚之间的表态。就使得武万全的相关消息传播的越来越远。更有甚者,一家省内最大的网站居然就武万全的行动与否合理合法进行了意见征集,一个小时以后就形成了旗帜鲜明、立场各异的两派对垒,不到二十四小时,就有了数万的跟帖和数十万的点击。

**的港台记者很快就注意到这样的一种舆论与现象,就在报刊、电视和网站上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详细解读,还派出记者进行了跟踪报道,甚至发起了有关武万全生与死的民意调查,投票十分踊跃,其结果当然是不言自明。人家那里的调查不同于我们的cctv,也不同于我们的那些指挥着一批五毛党的官方网站,完全是没有限制,也没有刷票,更没有偷梁换柱的,本山大叔的小品在海外被骂成"低俗"、"下流","侮辱残疾人",每每被评为最差,可在央视却被评为最佳,由此可见得舆论之差异和意见之相左。

很快,一场关于"能不能"和"值不值"、"留不留"的大讨论就从峡州这座水电城迅速扩展到全省,又迅速蔓延到了全国,港澳台当然也有相关报道,后来连全世界的华人圈里也知道了武万全这个名字,也知道了这个很特殊、却带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的凶杀案,自然就对这个案件即将开始的审理和判决充满了期待。峡州在那段时间就随着武万全、南正资源公司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也成了各家媒体纷纷进驻的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