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这不是常识吗> 第149章 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终(1 / 2)

 金系之中,少林在武林的地位,一直都是泰山北斗。少林七十二绝技与易筋经,更是名震天下。加上诸多俗家弟子洒下的关系网,以及与各个名门望族明里暗里的关系,哪怕是及经风霜,也顽强的流程到了鹿鼎。

而这一切的基础,离不开长生库(高利贷)收获的金银,离不开大量的土地免税,更离不开僧兵的武力。

扫地僧的举措,不亚于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于是就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组织虚弱,以此让人不再忌惮。

今后“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话,也无疑会沦为笑谈,少林绝技,更是会被认为比邪门歪道还有坑的坑货。

因为哪怕是丁春秋,他给弟子的武功弟子都是明确真的缺陷,也知道化解缺陷的方法,但是少林绝技是连两百年一遇的奇才,都不会被告知解救之法的。

各门各派以后,都可以肯定的表示,自己的武学不是少林那种专坑自家优秀后辈的坑货。

要知道,宋是因为得国不正,政权为了取得地主阶级的支持,把唐以前打击、抑制兼并的政策,改为不限制兼并和保护地主阶级土地私有权的政策。而后周世宗的灭佛举措,也全被推翻。

所以,扫地僧的重文抑武,提倡佛学的想法,就显得十分的迷惑。

少林被皇室不喜,不是因为武僧太多,而是因为少林本质上,是一个不纳税的大地主,这是中央与地方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强,另一方就会弱。

并且少林每一次扩建,铸币的铜就会去造佛像,耗费大量的金钱,最后就是山上多了许多的寺庙,多了许多的青壮。

荒年时将农户手中的土地低价贱买,来年农户们在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劳作,却要上交大半产出,用高利贷搜刮民间的财富,每一年都还在不断的兼并土地,最后甚至还要感恩和尚们的救助。

除非少林放弃寺产免赋税免徭役的优惠,放弃单单靠着高利贷和田租,就已不惧任何年景的优越,不然没有哪个强势的,主权完整的国家会容忍一个啥也不干的组织一直吸血。

因为免赋税免徭役,使得一些土地的拥有者,会想办法将自己的土地挂靠到少林的名下,不少丁壮为了逃避徭役,也会选择出家为僧。

少林的强大,不是佛经吸引来众多的信徒,也不是武学让少林僧人武力过人,而是因为政策,导致许多人有利可图。

农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一辈子,也就是能够吃上一口饭,甚至往往还不是饱饭。

但这么多僧人,那么多的青壮,上山之后不仅不劳作,不成婚生子,不去接受徭役,就在庙里习武念经。

只要把头一剃,就可以吃饱穿暖,不需要辛苦的劳作,那么为什么不去当僧人,而是继续在田间地头辛劳呢?

所以,你是习武也好,是吃斋念佛也罢,都改变不了国家蛀虫的本质,两者就算是有区别,那也最多就是由能打的蛀虫,变成了不能打的蛀虫。

金佛添了一尊又一尊,寺院扩了一次又一次。

大量本该归赵家人的钱变成了秃驴的,那么后续的针对自然也不会少了。

此外,哪怕明面上大家你好我好,但是实际上。地主们也不会介意自己的土地更多一些。因此如果少林实力不济,那么他们也不会介意帮少林分担一些。

可以说,少林想的,从来都不应该是去靠拢某一个朝廷,而是应该去深耕地方,是去构造自己的国中之国。

当然,对于白夜来说,少林的发展发现并不重要。

讲完了易筋经之后,就该干点儿无常该干的事情了。

只是没等白夜准备“点名”,鸠摩智就问道:“施主可否告诉小僧如何破解这少林武学的隐患?”

对于鸠摩智将隐患的打击面扩大到所有少林武功的做法,白夜并没有任何表示,只不过开始念经。

至于经文能不能与绝技配合上,他相信鸠摩智的悟性,毕竟鸠摩智的原型是北宋时期吐蕃“九大译经师”之一的般若鸠摩罗。

少林在混编佛经与武学的时候,也会留下特定的记号或者规律,以及各种各样的“课业”,最大程度保证练习绝技的人,基本多少都会读过必须的佛经。

“我相信大师的智慧,就这些应该已经够了吧?”

“多谢,小僧受教。”

鸠摩智在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之后,也不再纠结请柬上的洗髓经,毕竟得到了易筋经,还有解决自身隐患的关键钥匙,不去接触鬼知道有什么大坑的少林绝学毕竟好。

“好了,接下来,咱们进入到我的行侠仗义时间。”白夜拿出了一本书册。

白夜那个并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天眼网络,可是收获到了海量的黑料。

至于武林大清洗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白夜要清洗的,可远不止是武林。

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社会也表示草民在法律上先是草再是民,付费就可以随意修建甚至是除草,但是白夜看不惯。

那么大的修改器,至少可以让人们三五年不需要担心没粮食,而三五年之后,新的规则也应该已经出现。

不论是资本家也好,是企业家也好,再怎么剥削,至少吃饱穿暖会先得到保证,至于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个人娱乐、家庭资产等方面的内容,白夜相信走到了那一步之后,人民会走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开创自己的道路。

再说了,世界离了谁都会继续走下去,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伟人还是庸人,坏人死了,对世界来说不过是少了一个人,但是对被欺压的人来说,是期待已久的复仇——不是正义,不是公平,就是复仇。

因为白夜是根据他自己的道德观,自己的立场进行的审判,他认定的正义,是狭义的正义,他认定的公道,是他认为的公道。

为什么呢?白夜又自己认定的文明、国家、种族、民族,他没有什么国际视野,也不是什么地球人,在判定问题的时候,自然会根据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标准。

“宋奘,去年七月十二日,在松江做的事情你还记得吧?”

白夜忽然的点名,让江湖群(龙)雄(套)们没有反应过来。

“李家上下二十一口,等着你下去与他们团聚。”

白夜接下来的话让对方知道大事不妙,于是赶忙说到:“劫富济贫天经地义,你有什么……理……由……”

那人话说到一半,就开始挠自己的脖子,没多久,殷红的血液喷涌而出,不久就倒地而亡。

“你们似乎忘记了,我并不是什么好人,更不会跟你们讲什么江湖规矩。”

白夜看着逐渐惊慌的“江湖豪杰”,微笑着说到:“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当初你们凭借武力欺压良善的时候,也应该会想到有这么一天吧?”

“今天到你们被欺负了,可不要哭的太轻,这样会让我很没有成就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