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听罢黄飞虎的介绍,面露奇异之色,心中甚是古怪。道家奇术,他也习得,虽不精擅,但非无策可应。实在不行,还有教中师友,纵是为难一时,终有破解之日。不着痕迹地扫了张桂芳一眼,观其神情,心下稍安,肘道:“难道张师侄的兵法,还在闻太师之上?”就问:“张元帅,敌情已明,可有退敌良策?”
张桂芳睁开双眼,淡然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魔家四将虽怀奇宝,亦不过匹夫之才,末将独应之,尚有三分胜算,况还有殿中诸将?至于闻太师,用兵恃强,不值一提,偶有妙计,亦仗测问,先知凶吉。两军对阵,末将虽不能胜,亦不会败,不过五五之数。唯其交游广泛,教中师友众多,稍遇挫顿,必请援助;需要谨慎提防。”
说着,张桂芳站起身来,“虎躯一振”,慨然又道:“唯今之计,莫如先败鲁雄,挫敌锋锐,涨我士气;待闻太师至,两军大战当是不胜不败之局,旷日持久。兵情变幻,非是末将可预料,眼下多说无益,须视具体情况,谨慎应对,方有致胜之机。”
姜尚闻言大喜,又问:“如欲先败鲁雄,计将安出?”
“鲁雄乃军中宿将,戎马一生,人老成精,奈何自视太高,不信个人武力,不知道术玄妙。白天可遣勇将出城挑斗,鲁雄必不敢应;城头多立弓弩,倚城而守,鲁雄必不愿战。夜里多备锣鼓,四面敲打,敌出则隐退,敌回则再出。日夜侵扰,虚实相间,令其进亦不能,退亦不得。如是三五日,鲁雄兵将俱疲,然后大军齐出,一战可定。”
张桂芳说到半途,姜尚已知其意。毕竟张桂芳的兵书里就有此计,姜尚也曾看过。之前慑于闻太师的名声,一时失计,不曾想到。这时一听,姜尚恍然大悟,不觉心中暗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外如是。张师侄道法通玄,兵略精擅,真奇人也!”
不是张桂芳口出狂言,亦不是张桂芳真是兵法大家,仅是依理(封神演义及西游记中,杨戬和猴子对阵魔家四将的情况)而说,复又仗势欺人(鲁雄是凡人,还是老头儿)。
非止一日,商纣先行官鲁雄领兵,已到西歧城下,安好营盘,遣人到城内投书;书略云:
“吾奉天子敕命,闻太师军令,问不道姬自立武王,不遵天子之谕;收叛臣张桂芳、黄飞虎,情殊可恨。早上表章谢罪,称臣逊位,把反臣献出,解往朝歌,免你一郡之殃。若待迟延,生灵涂炭,玉石俱焚,侮之何及!”
姜尚看罢,只是不理,又依张桂芳之计,遣将挑斗,派兵扰袭;鲁雄果然无可奈何,虽精兵法,怎敌道术之妙?计未说,兵未出,早被姜尚起课算到;兵没少损,将没少折,亦不能稍挽颓势。眼看败局已定,奈何无力回天。
又过三两日,军中探马来报:“闻太师率领大军四十万,不日将至。”姜尚接报,虽觉火候未到,但也不敢久等,以免生变。于是火召来诸将,安排下去。
是夜,大军齐出,众将皆至。
第一路是黄飞虎及其家将,第二路是南宫适及西歧诸将,第三路是陈奇及马方等青龙关旧将,第四路是风林及陶荣、辛环等兄弟四人。四路大军,上将数十,依约杀入鲁雄大营,四面围攻。一个是养精畜锐,一个是心神俱疲,焉能不胜?
鲁雄眼见不能抗,心中长叹:“恨不能早退!”遂命众将引兵突围。经过一夜杀,十万兵马仅有数千侥幸杀出。鲁雄引残兵退往西岐山,刚到山前,就见杀出一军。
正是张桂芳及晁氏兄弟,大军将鲁雄残兵围定。晁田、晁雷大呼道:“老将军,败局已定,去路皆无,何不早降,共保英主?”鲁雄大骂不降,张桂芳也不和他废话,唤一声:“鲁雄不下马,更待何时!”随即众军掩上,商兵尽降,鲁雄及费仲、尤浑等一网皆擒。
可叹费仲、尤浑两个奸臣,原非军中参赞。只因闻太师出兵在即,不愿留他两个继续祸乱朝纲,于是一并塞给了鲁雄。本拟废物利用,到头来竟成了“借刀杀人”。
张桂芳命人押了三人及一众降兵,引军回城来见姜尚。
姜尚劝降鲁雄未果,于是命人暂时羁押;又见费仲、尤浑也被擒了,本欲杀了了事,忽觉时机未至,心下疑惑难解,只好传令一并囚禁。随即入宫面见武王,禀报军情。
武王得知战大胜,就命宫人设宴,犒赏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