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生:回到1984当教父> 第55章:试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试探(2 / 2)

虽然真正彻底的开放,要等到1992年南巡讲话,但现在的这个力度,王德宝已经很满意了。

其实,要不是马上就要准备备战高考,王德宝是真想南下一趟,去羊城,去搞些空白磁带、电子表、服装之类的轻工电子产品,回来在京城开卖。

后世批发价几块钱一个的塑料电子表,在1984年的京城,零售价格居然比30年后的零售价格还要贵。

自己灌制空白磁带的利润也是暴利,随便弄一盘邓丽君的歌,转手就卖个五块钱,硬件成本甚至不如运费高。

不是这年头硬件成本真的那么低,而是现在的运输风险很高,一路上无数的车匪路霸等着打击呢。唯一安全的就是火车货运,但搞车皮的难度,能让你宁可选择冒风险汽车货运。

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1982年就建立了,但轮到它真正发光发热,还要等十几年以后。

所以,其实现在这几年,就是淘金发财最好的时代。

只要你敢想敢干,找对路子冒险搏一把,往往一次就能挣到普通人辛苦几个月、几年的财富。

对于一个绝大多数人年收入不足500元的时代,万元户,那绝对是真的有钱人。

而三十年后,能被绝大多数人承认是“有钱人”的,起码你得趁个几千万、上亿的身家才行。

去旧货市场买家具,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王德宝当然知道县里的旧货市场在哪里,他也不缺江姨介绍熟人便宜的几毛钱外加送货服务。他在意的是,在王建国、李香兰、江姨这些人的评价体系里,现在对于十年前绝对算“投机倒把”,要判刑的事情,到底是怎么看待的。

重生过来这几天,王德宝发现了,不止是普通的老百姓,就是这些有些权力和地位的人,其实也是渴望开放的。

一个小时后,王德宝很干脆地买了两个,两张书桌,四把椅子……

最后王德宝又拜托江姨的熟人,把两块长木板锯成相同长度的五条,用钉子钉在两根剖开的圆木桩上,硬是现场几分钟就做成一个简易书架,连木板的毛刺都不带刨平的。

江姨都有点看不下去,可旧货市场里确实没有能装得下王德宝那一百多本书的书柜,质量好的书柜本来就便宜,就算破烂的书柜买两个也很太贵了。

王德宝一点儿都不介意,找江姨要了居委会的旧报纸和浆糊,在满是毛刺的木板上贴了两层报纸,妥了!

一群人看的目瞪口呆,好家伙,确实够简单粗暴的。

连江姨的那位熟人朋友都在琢磨,要不就按王德宝的这个思路,打个书柜卖卖看?

也幸好房间的地面很平,王德宝试了试,就很放心地把简易书柜立在墙角了,然后咣咣把曾佩琦送来的旧书码上去……不仅完美装下了一百多本书,而且还有一点富裕呢。

江姨看到这么多书,也是眼热,小声问:“小王,你真要高考?”

王德宝给予肯定的答复。

江姨搓搓手,正想着怎么说,王德宝已经善解人意地提前说道:“江姨,回头我问问送我书的那位朋友,她要是同意的话,等我高考完,连同我的笔记,就全都送你了。”

江姨顿时一拍手,高兴地眼睛都眯起来了,她的儿子今年高一,学习成绩不咋地,考大学是没指望的,努力凑合着看能不能考个中专吧。

眼看着也快中午了,江姨谢过了王德宝的挽留,匆忙回家做饭,却发现李香兰就在自己家等着自己。

“这是有事?”江姨跟着李香兰到了里屋,两人小声说着话。

“王德宝刚才买旧家具,花了多少钱?他说过这些钱是哪来的吗?”李香兰小声问。

江姨顿时瞪大眼睛,那么好的孩子,挺真实的啊,难道他也有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