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还政于朝之归魏> 第八十七章 印刷之术冠神州(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七章 印刷之术冠神州(二)(2 / 2)

其信中言语诚恳,并且再次的允诺他,此次来京担任太学执事,只需他帮忙处理学院中的事物,教化学院学生和当地百姓即可。这一次,向朗心动了,传扬教化,名垂青史,这是所有读书人一辈子的梦想。

当钟繇得到了向朗的答复之后,他更是下令钟会,安排所有需要的车马帮助向朗东迁。于是乎,当时已经年过古稀的向朗,又拖家带口的,举族上百人东迁到了洛阳。

那一日,当向朗到达洛阳之时,丞相钟繇更是亲自到城门之外进行迎接,给足了他面子和尊重。而这一次,向朗也彻底对这位比自己还年长的老人,彻底心悦诚服了。在进入了太学,担任书院二把手的执事之后,向朗更是如鱼得水,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丞相钟繇虽然名为太学祭酒,可是真正意义上,处理书院事物的人还是这位向执事。

因为国子学祭酒管宁,管幼安,常年生活在青州,所以相对而言他比这位向执事在中原之地的名声更响亮一些。可这并不代表,向朗的学问就不行,他只是因为身处蜀地,名声在西川比较显赫罢了。而蜀地与中原之地多有隔绝,除了朝堂之上或者比较名气的士子们知道他之外,其余普通百姓知之甚少罢了。

这几年向朗在太学的所作所为,更是被众人看在眼里,在他们的心目当中,向朗更是接替太学祭酒的不二人选。而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丞相.钟繇临终之前,更是亲自向皇帝.曹丕举荐了这位向执事,接替自己担任太学祭酒,想来过不了几日,朝廷真正的任命也就要下来了。

也正是因为钟繇的未雨绸缪,在他身故之后,太学也才不至于一下子就群龙无首,不知所措。

只不过,现如今的向朗,也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了,当然跟八十二岁的国子学祭酒.管宁,以及八十八岁的丞相.钟繇相比,他还是很年轻的。

从黄初三年国子学和太学同时开校立馆以来,太学和国子学就一直不分伯仲。如今,国子学之内有将近千余人的学子,而太学也不遑多让。暗地里,这两所书院之间,似乎在暗暗较劲,不肯屈居对方之后。好在这种竞争也是良性的竞争,只是在学术上面的比拼,并不存在太多的腌臜之事。

管宁与向朗二人,前者是在黄初元年,朝廷兴学令初起,朝廷第一次征召便前来洛阳了的,而后者则是在黄初三年才“姗姗来迟”。因此,二人每每相逢,管宁总是那这个来说事。向朗虽然气不过,可以无可奈何。也只能暗暗较劲,想办法在别的上面超过对方。

不过他们这二人并不存在私怨,从某种程度来讲,二人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惺惺相惜,只不过都是一辈子的老学究了,谁又能轻易的向对方低头呢?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也应该是某人先行西去的那一天了吧。

所以,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同样的一份雕版、胶泥活字和两种印刷之术的论策,也被尚方令派人送到了太学之内。而管宁所能够想到的事情,向朗自然也能想到。因此,在带领着众人简单观瞻了雕版和胶泥活字,和这两种印刷之术的策论之后,他便即刻安排众人分工印刷去了。

唯一稍微有点儿差别的是,管宁可以抽出身来,南下踏青甚至去拜访江陵王.曹植,而向朗则只能事事亲力亲为了。因为管宁自始至终,就没有参与过政事,一辈子都在传宗教学,所以也才会有无数的学生们替他分忧解难。而向朗则不同了,他是在十余年前才离开政坛,潜心研究典籍,传宗教学的,所以跟管宁千余人弟子这方面相比,他就要逊色不少了。

而向朗在看到了雕版和胶泥活字短暂的惊讶之后,便急忙出手准备了。并且心中暗暗道,“想来管宁那个老家伙,应该也已经开始雕刻和印刷了吧,老夫这次一定要抢在他的前面,绝对不能让他抢了先。”

太学、国子学这两所执天下书院牛耳的校馆,都已经开始按照曹植的论策研究印刷之术了,也意味着不久之后,这两种印刷之术必将会传遍天下。

而世人,也终将会记住曹植,曹子健这个大名。

这一年,是大魏黄初五年,公元239年,后世史书更是将这一年,称之为“天下教化之始”。

————————

(本章完)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