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大国崛起1857> 第一百七十一节 建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一节 建议(2 / 2)

清政府那些钦差真的是一群蠢猪,他们让出的口子太大了,关税值百抽五,子口税则是关税的一半就替代了所有的内斗厘税,总共加起来还不到百分之八,只有百分之七点五,这大概是全世界最低的税率了。

英国最近十几年,在全世界推行自由贸易的概念,可是茶税目前还有百分之十六,前些年一度更是高达百分之三百,占据他们政府收入的百分之十,要不是实在遏制不住走私,大大影响了东印度公司这个巨头的利益,在东印度公司的政治游说之下才大大降低,恐怕至今依然都会保持高税率。

而朱敬伦的厘局厘金都要百分之十呢,比清政府的关税还要高,只不过厘局抽厘的这两年,其实所有进口关税并没有征收,因为广州海关根本就没有运作。

所以答应英国人的条件,朱敬伦也只是损失百分之二点五的税率,影响并不是很大,更何况税收这种东西,只要想办法总是能够变通的,商业是一条经济链条,随便在哪一个环节征税,其实都是在向整张链条征税,压力是会向上下传导的。

因此变换一下方式那实在是太容易了,当年英国废除高额茶税后,为了弥补政府收入的不足,他们开征了窗税,向全国每一扇窗户征税,老百姓怒骂说是在英国连享受阳光和呼吸空气都要收税。

所以朱敬伦没有反对:“我们可以停止征收厘金,但是今后关税征收依然有厘局负责,厘局将改组为广|税务司。”

威妥玛认为这是广|地方政府的自由,他们不加干涉,而且他们也觉得,由赫德打造的厘局来收税,恐怕比广州的粤海关收税更靠谱。

最后朱敬伦向威妥玛提了一个建议:“关于割让土地一事,我个人给贵方提一个完全友好的建议,我希望贵方在我们的使团向贵国伦敦进行交涉的结果出来之前,能够保持克制,不要因为割地问题,而让我们双方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威妥玛没权力做主:“我需要跟额尔金阁下协商,然后才能决定。”

朱敬伦赞同道:“当然。同时为了让贵国政府和议会能够对东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我建议额尔金先生能够向贵国政府提交一份实施清晰的报告,汇报一下目前广|方面的问题。”

朱敬伦认为,英国政府最关心的是贸易,那么如果他们认定会因为广|割让土地问题,而跟中国再次陷入持久的,看不到头的冲突,而导致贸易陷入停顿状态,相信英国政府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至于他们跟清政府达成的条款,朱敬伦相信以英国人吃人不吐骨头的作风,一旦他们没能在广|割地成功,他们肯定会以此为借口向清政府施压,到时候换取其他的利益,甚至在其他地方的一块土地,比如威海或者舟山之类的优良港口。

但是英国人割北方的港口,广|老百姓是绝对不会在乎的,狭隘的地方主义任何国家都有,美国还不是马上就因为各州利益不一致而爆内战吗。

只要广|老百姓看到朱敬伦帮他们保住了土地,让洋人不在广|割地,而远远的跑去了北方,他们只会对朱敬伦感激,不止是九龙,甚至不止是新安,而是整个珠三角地区,以及消息比较灵通的广|其他地区,虽然九龙距离珠三角其他地方还远,可是在反割地运动中提出的那些口号可是危言耸听的厉害,今日割了九龙,明天就可能割新安,割东莞等等,洋人放弃割九龙,会让他们感到安心。

但是清政府一旦受到这种压力,被迫以其他地方的土地交换九龙割让给英国人的话,肯定会非常不满,肯定会认为广|地方给朝廷惹麻烦了,他们的不满不会向英国人去表达,而是会向广|施压,很有可能朱敬伦会因此而罢官,不但是他们需要一个人来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朱敬伦得罪的人太多了,不是他不懂得和光同尘,而是厘局的利益太大了,他这两年几乎是独占,早就让一大群权贵不满,这些人肯定乐的落井下石。

此时广|老百姓一边是感念朱敬伦为他们保住土地,并且除去了后患,另一边却看到朝廷因此而罢免了朱敬伦,他们会对满清朝廷如何不满?同时又对朱敬伦如何感激?民心向背这时候就向了朱敬伦了,在加上用一些手段引导,会形成一股强烈的民怨,尽管这股民怨还强烈不到让老百姓造反,可至少会让他们在朱敬伦和清王朝之间选择中立,并且开始考虑。

民心对朱敬伦很重要,他手里掌握的资源太浅薄了,如果他就像英国人误判的那样,利用现在手里组织起来的这些军队去造反,朱敬伦能确信,那些乡勇大多数都不会跟随,哪怕在他们宗族写的保证书上,写的也是不背叛朝廷、不临阵脱逃云云。

只有让民心倒向自己,至少让民心保持中立的情况下,朱敬伦才有机会动一场政变,然后取广|为基业,接着耐心维持个一两年,老百姓也就彻底的拥护朱敬伦了,这一点朱敬伦还是很有信心的,他能确信他的执政能力,肯定甩清廷那些尸位素餐的迂腐大臣十条街。

关键就看陈芝廷去英国能不能说服英国政府了。

但朱敬伦在国内也不能闲着,他得做好稳妥的军事准备。(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