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大国崛起1857> 第七百九十八节 东亚大陆协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九十八节 东亚大陆协定(2 / 2)

但法国同时要求,三国之间的两国一旦爆发冲突,应该由第三国出面协调,协调期间,双方都不能针对对方进行军事动员。

显然法国人是在极力避免一场东方战争,为此他们不惜放弃在交趾支那的扩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俄国的继续扩张,和大明对抗俄国扩张而爆发的战争可能。

法国为什么这么做,大家很快就判断出来,法国根本就不想让俄国在东方与大明开战,一旦大明跟俄国开战,俄国的力量大量抽调到东方,势必影响其在西方的投入,会让德国两线作战的压力大大减轻,而让法俄同盟针对德国的威力减弱。

法国人的主要目标依然是围绕德国,法国的外交政策依然围绕对德国复仇而设计。

俄国之所以接受暂时的退缩,主要还是因为目前的兵力无法跟大明对抗,他们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之前,没有在东方跟大明正面对抗的力量,而修建这条铁路,现在严重依赖法国的财政支持,所以他们不得不迁就一下法国的政策。

三方协定中还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寻求组建任何针对另一方的军事同盟,也就是说俄国不能跟其他国家,包括法国组建针对大明的军事同盟,大明也不能组建针对俄国和法国的军事同盟,此举主要赌上了大明联合德国,或者联合英国组建对俄军事同盟的可能。

这份协定依然没有改变大明和俄国的根本矛盾,但极大的缓解了,最重要的是,让法国可以抽身事外,即便大明跟俄国开战,法国也可以置身事外,而且由于法国的平衡,两国开战的机会降低了。

所以这份协定的意义还是很重大的,至少让大明的陆上威胁大大减轻。

陆地威胁的降低,就让海上威胁,成为大明的第一威胁。于是迅速通过了海军第二期预算案,批准了八艘战列舰的建造,以及大规模改装明法战争期间建造的铁甲舰。

为对美战争期间修建的铁甲舰,加装新式装甲,采用德国的克虏伯装甲,在保持装甲防护力不变的情况下,减轻了装甲重量。增加新式主炮,将主炮数量缩减到4门,取消不实用的侧舷火炮,将副炮全部安装在甲板上。提高侧舷高度,保持稳定性。

经过这样的改装,三十艘舰龄不长的一等铁甲舰将转变为战列舰,当然性能上跟西式战列舰有很大差距,可依然大大提高了战斗力,作为大明二等战列舰服役。

大明的二等战列舰,也进行相应的改装,对火炮进行重新调整,装甲进行削减,改装为巡洋舰服役。

而旧有的超过十年舰龄的军舰,则大规模退出现役,拍卖或者拆卸。

海军预算法案,让大明财政每年将增加五千万两的赤字,跟陆军后备兵员赤字相加,高达一亿两。也让明美战争之后,短期的财政富裕状况,彻底终结。

好在美国人那笔赔款让大明之前的财务状况大大改善,政府不可能将八十亿美元存着,于是短短几年内就偿清了所有的内外债务。没想到现在又要进入下一轮负债周期了,不过由于债务削减,也给政府重新融资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每年一亿两的赤字,短期内不难承担。

跟法国和俄国的东亚大陆协定签订之后,陆地安全状况得到了改善,国内政治形势也在几年的努力下,大大的缓和了,对比方地区的合并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行政制度、司法制度和教育制度基本完成统一。

但大明政治中心严重偏南的状态大大制约了对整个国家的控制,于是大明决定迁都,迁都的选择之前有两个,一个是南京,一个是北,此前始终有争议,协定签订之后,政府决定放弃迁都北的选项,改为迁都南京。

1898年大明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迁都南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