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明谋天下> 第八百三十八章:朝会开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三十八章:朝会开始(1 / 2)

 锦衣卫事毕之后,众臣终于松了口气,因为天子没再整什么幺蛾子,而是圆满了结束了这次朝会,当然,这不代表老大人今天的任务结束了,相反的,接下来的事情恐怕才是众大臣最关心的。

移驾文渊阁,升朝议事!

头前说过,皇极殿庄重肃穆,乃是历代天子用来举行大型仪典的所在,此次天子升朝皇极殿,是为了表示对此次战胜的欣喜之情,算得上是一场举国欢庆的小型仪典。

当然,事后天子趁机洗白锦衣卫的举动也让老大人们有些哭笑不得。

或许朱常洛的那番慷慨陈词能够鼓动鼓动刚刚入朝的年轻人,比如那些明显已经低下头的羞愧御史,还有上朝观政的许多翰林侍从……

但是要知道,能够进得皇极殿的,更多的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岂是朱常洛一番煽动就会动摇心志的?

的确,或许天子所言并无错,锦衣卫于国有功,但是厂卫并称为天子爪牙,却也不是空穴来风,锦衣卫独立于朝堂之外,除了天子之外无人可以掣肘也是事实。

先年锦衣卫缇骑肆虐京城,百官人心惶惶也是实情,虽然这些年在先帝和今上的手中都十分低调,但是想要让文臣对锦衣卫升起好感来,也实在难能。

不过今儿既然是在皇极殿升朝,群臣们说话自然也都要多上几分小心,在这种场合要是出言抗辩皇帝,可不是小事,进谏也是要分场合的,可不是谁都有今上的本事,敢在当初先帝祭祖的时候闹事儿……

何况虽然这些大臣们都不想承认,但是他们心里头也清楚,天子说的都是实情,锦衣卫和东厂不同,锦衣卫浮在表面上的只是冰山一角,深潜在地底下的,才是锦衣卫的核心力量,即便不提辽东和大同两场大战,这些年各地发生的内乱,也都有锦衣卫的身影出现,这一点尤其是带过兵的将领们最为清楚。

若不是在关键时候有莫名其妙的情报传来,恐怕屡次大战未必就能解决的那么轻松,只不过锦衣卫所做的事情,大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所以朝中大臣也就一直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他的作用,而天子今天所做的,只不过是将这些台面底下的东西摆到台面上来了,真要是细论起来,还是文臣们吃亏。

再者说了,天子也只是给锦衣卫正名,了不起赏赐了一副御当中,早早到达的群臣也趁着这难得的空档在偏殿当中三三两两的聚集起来休息着。

所谈论者,也大多都是方才在皇极殿当中发生的事情。

“不知元辅可曾参透,陛下方才在殿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内阁的小圈子当中,几位绯袍大佬散坐在一旁,看似随意,但是底下的朝臣却是自发的没有一个人敢往这边过来,抿了口茶,沈鲤开口问道。

“这不是个好兆头!”

沉默了片刻,老首辅面无表情,却是淡淡的道。

“的确,若是陛下方才大肆封赏锦衣卫,老夫反倒安心了些,可这仅仅赐了副字,却反倒叫老夫这心里感觉有些不大对劲儿……”

接着口,次辅衷贞吉也皱眉开口道。

另一边,朱赓笑了笑,却是意有所指的道。

“这赏的还不够啊?有了陛下的这么一遭,这锦衣卫的名声算是要好起来了,往后头这朝中的百官谁若是想要对锦衣卫风闻奏事一番,怕是得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一语道破天机,朱阁老的话,却是让在场的大佬们皆是默了一默。

的确如此,这天子看似是什么也没赏,可他当着群臣百官的面,在皇极殿这样的重要场合赐予锦衣卫国之栋梁四个大字,本就是极大的恩赏了。

名声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在朝堂当中混迹的,就没有一个不知道名声的重要性的。

往常的时候,锦衣卫在朝堂当中虽然算不上人人喊打,可也绝算不上什么好名声,但是经此一遭,至少以后再提起锦衣卫,群臣便不敢那么肆无忌惮了。

“锦衣卫固然有功,可其肆虐之时,亦为朝廷之乱,天子今日一番言表,明显是欲重用厂卫,此非我等文臣之福啊!”

摇了摇头,衷次辅轻叹一声,众人却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转到了在旁优哉游哉喝茶的李廷机李阁老身上。

无论怎样,厂卫和文臣从来都不是什么亲密无间的合作者,而是相互争斗的敌人,天子一旦重用厂卫,文臣就肯定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虽然平日里老大人们心里头都有些不齿,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想要打消天子心里头扶植锦衣卫的念头,还是要靠这位天子最信任的李阁老。

李廷机倒是不慌不忙,缓缓放下手中的杯子,道。

“照老夫看,诸位这都是杞人忧天了,陛下要是有心,早在方才便借着由头大肆封赏锦衣卫了,怎么会就简简单单赐了副字,既然陛下说了,只是想替锦衣卫正名,让朝臣勿要对锦衣卫多为误解,诸位又何必如此多疑呢?”

得,这位是指望不上了!

一干大佬叹了口气,他们早不该指望这个的,这李廷机现在是彻彻底底的跟天子一个鼻孔出气了,除了身上还披着文臣的皮之外,怕是跟宫里头那些唯命是从的内侍没什么差别了。

不过心中虽然鄙视不已,但是这也是早已经料到的事情,经过上一次的事情,李廷机早已经是惊弓之鸟,在场的诸位大佬心里都清楚,这李廷机如今是什么事儿都敢干,唯独不敢再跟天子呛声,毕竟上回的教训也太惨痛了些,说是千钧一发也不为过。

平心而论,要是他们有过那么一遭,怕是早就灰溜溜的回乡去了,但是李阁老还稳稳的坐在内阁当中,也不是没有牺牲和妥协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