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历史军事>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一百九十九)国家和民族的思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九十九)国家和民族的思考(2 / 2)

“当然记得。”孙纲看着他,道,“你不是想你要按那个来吧?”</p>

“名单孝乌已经不记得了,大人高瞻远瞩,那些人依靠北洋军情处的保护,大都得以保全性命,所以都对北洋军情处感激不尽,”江穆齐道,“其实就是对大人感激不尽,大人有此人脉,何事不成?他们现在虽然不在大人麾下,但只要大人有所措置,这些人必然响应。”</p>

孙纲笑了笑,那只是他不想让国家在日本间谍大规模的暗杀下陷入动乱而采取的临时防范措施,至于会不会起到象江穆齐地那样的效果,还是个未知数。</p>

安排完一些需要处理的事情,孙纲的思路又回到了北洋海6军上。</p>

朝廷现在对北洋猜忌甚深,德国海军近在肘腋,朝廷不一定会裁撤海军,相反,各支舰队都有损失,为了应对德国人地威胁,不定还要继续扩建,在朝廷眼里,军舰是上不了岸的,想造反的可能性很,可6军就不同了,北洋6军在战争初期规模就已经不了,在战争中又不断补充,这支实际上由汉人将领控制的强大武装已经引起了朝廷里满族权贵的普遍不安,这支军队一旦“反水”,满清王朝很可能就不存在了。</p>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性,在接连两次对日作战中,日本人为了挽回败局,还对中国起了“宣传战”,弄了个什么“告十八行省豪杰书”,“满清氏原塞外之一蛮族,既非受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当时豪杰武力不敌,吞恨抱愤以至今日,盖所谓人众胜天者矣。今也天定胜人之时且至焉。”</p>

这一段极有煽动力的话在中国人当中可以起了相当可怕的作用,让东北境内地好多汉人见到日本人就放弃了抵抗,反而把日本人当成了救星,成了“汉奸”,此次收复平壤,因汉兵逃亡者过多,刘铭传不得已让大量满族军队前来配合作战,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在战争结束后,朝廷急不可耐地想要裁撤北洋6军,这个日本人的“挑拨离间”,在里头起了相当大地作用。</p>

朝廷裁军已是定局,自己正好趁此机会将北洋6军当中的优秀将领象段祺瑞这样的都弄到自己麾下,以特攻队和护路队等等名义保留,为北洋6军留下一丝火种,一旦中国再次面对列强的入侵,这些人就会成为保卫国家的主力。</p>

只是整个国家依然由这个动作迟钝效率低下执着于满汉偏见的满人王朝所把持,他每想要前进一步,付出的艰辛太多了。</p>

可究竟什么样的国家组织形式,才适合于现在的中国?</p>

江穆齐写的那几篇文章,象《中国国体浅议》,《日本明治维新之我见》,《泰西诸国政体简介》,分析得很有见地,但也有不足之处。</p>

江穆齐在《中国国体浅议》中提倡中国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不是英国式的“虚君立宪”,而是德国和日本那样的“实君立宪”,这和康有为们的想法如出一辙,可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少数民族高高在上统治包括汉族多数在内的多民族国家,和英法德日不同,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要想实行真正的君主立宪,不成为“民族国家”是根本不行的现在的中国,汉民族占大多数,他们历经了少数民族的征服,奴役,甚至愚化,历史造成的民族裂痕是很难让他们对满族建立的王朝国家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象太平天国起义的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反对异族压迫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即使在曾国藩的湘军真正把太平天国起义镇压下去后,湘军内部就有很多人打起了推翻清王朝的主意,有的将领甚至给曾国藩暗中递纸条,问曾国藩“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吓得曾国藩把纸条吃到了肚子里,战争结束后不顾李鸿章的劝阻,急三火四的裁撤了大部分的湘军,又做《家书》以明志(李鸿章在战后看到了中国的主要威胁是西方列强,所以把淮军保留了下来在后来的战争中承担起了“国防军”的任务,从这一来看,李鸿章的眼光已经比老师高出许多了)。</p>

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后,各地其它民族的起义也此起彼伏,西北陕甘回民起义也曾让清廷伤透了脑筋(陕西原来有很多回民,现在被杀得几乎看不到了),到底,都是少数民族高压政策的结果。</p>

而英国,法国,德国,甚至日本,都不存在这样的问题。</p>

辽阔的沙皇俄国,其实也和中国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困境。</p>

其实,如何修复民族裂痕,让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民族国家”,让华夏各民族对自己的国家有高度的任同感和归属感,才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p>

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多民族大熔炉”的国家基础上,才可以实行那些西方的“先进制度”,离开了“民族国家”的前提,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