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玄幻魔法>九星荒甲> 第一章 黄河之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黄河之北(1 / 2)

 曾经有外国传教士诋毁性的评价道:中国青年参军就是为了以戏曲中传统军人的形象出现。

他不懂,戏曲中的军人本身就是智勇双全有情有义的典范,寄托了历代祖先心灵的祈祷,直至最久远的图腾崇拜兼英雄与正义的化身,而军营本身又是一个大熔炉,在那里,最不可能改变的人也能被改变,内炼一口气,绣口一吐凛然生威;外炼筋骨皮,拳脚起处虎虎生风。

那个时候,作为中国皇帝神农的子孙,更是作为大秦始皇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继承者,也即美国崛起盖因南北战争的统一而拥有了广阔大市场的范例,光绪皇帝一年又一年的在冬至也即仲冬这个大节日,被簇拥在庄严肃穆的队列中,顺着明代宽阔的林荫道,到天坛去参加祭祀大典,以祈求上苍给予治下子民来年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越过长城,顺着黄河古道,直抵阴山,在一个藏传佛教的寺庙里,经幢如风铃,香火缭旗幡。

以开化民智传道授业为已任的喇嘛尊者面容慈祥的望着下方黑压压的一片小脑袋,轻言细语的道:“孩子们,儿童时期是生命的基石,你们的父亲或许是暴躁易怒的并经常伤害你们,与你们母亲的温情卑微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正是我们要改变的。以前一代代中国青少年的渴求和反叛没有出路,但世界在变化,西方因工业革命展了梦想不到的力量,他们的坚船利炮在中国横行之时,激起了神圣的华夏儿女关于新思想、新希望、新热忱方面激烈的动荡,尤其是白话文的推广,使得自纪元以来“知识被精英垄断、学习知识异常困难”的局面大为改观,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自负的宣称,当你们从这所寺院走出去的时候,都会明白儒家关于君子的追求,远胜于西方人绅士派头的全部内涵……”

十二岁的王同进坐在小桌子小板凳上,听得潸然泪下。

因为喇嘛尊者的话激起了他心中深深的共鸣,就在前几天,他反抗父亲给他娶童养媳的决定,被勃然大怒的父亲叉开五指,扇了一个大耳刮子,脸上至今残留着浅浅的乌青色指掌印。

寺学里孩子们的年纪参差不齐,十五岁的牧羊女斯琴卡娃拥有健康的黑红面孔,作为同桌,她对唇红齿白的王同进有着乎寻常的亲热劲。

正是这个敢于赤手空拳迎向脱缰烈马的牧羊女颇具大姐头作风的庇护,令小胳膊小腿的王同进在一群彪悍的蒙古族少年中,活得颇为惬意。

但斯琴卡娃获悉他即将迎娶童养媳的消息后,突然间心性大变,就跟得了更年期综合症的妇女一般,动不动就对他恶言恶语,恶行相向。

“王同进,男儿有泪不轻弹!象你这种泪水涟涟的货,你娘生下来就该把你扔到草原上喂狼!”

斯琴卡娃照着王同进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极其鄙夷的数落道。

“要你管!”

王同进抡起胳膊,一拳背打在斯琴卡娃悬在枝头逼近熟透玲珑的胸脯上。

斯琴卡娃当即脸色变绿,“哎呦”一声,双手捂着胸脯,一膀子就将王同进扛得跌落板凳,摔倒在过道上。

虽说“好男不跟女斗”,但对于自己的反击,王同进没有一点懊悔,因为他母亲曾经无惧家暴,愤愤的数落他粗暴的丈夫:“你个栽岩的,打后脑勺会把孩子打傻的!”

那是好几年前,王同进挑灯夜读,他父亲闲浪费灯油,照着他后脑勺就是一把掌,他娘亲当即嗔怪他父亲,结果被他父亲飞起一脚,狠狠的踢在小腹上。

王同进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他母亲当即脸色苍白,软软萎顿在地的情景。

“肃静!”

伴着孩子们短暂的惊愕之后,随即响起的众声嘈切,还有哄堂大笑,喇嘛尊者清喝一声,敲一记木鱼,将扰乱课堂秩序的王同进和斯琴卡娃叫上讲台。

好在开明的喇嘛尊者不象刻板的私塾老先生那样动不动拿着戒尺,因为屁大点事就将孩子们的小手打得红肿,仅仅是让两人跪在蒲团上,像虔敬的小沙弥小尼姑般诵念一通般若心经了事。

但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斯琴卡娃放言:“王同进,你给姐等着!”

僧学下午四点就放学,王同进瞥了一眼双眼喷火的斯琴卡娃,垂下脑袋,收拾好文房四宝,挎着作工粗劣的牛皮书包,匆匆的走出寺院山门。

红墙佛寺建在半山腰上,四围散落着零星的人家,山下河谷水草丰美,一到苦寒来临的日子,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就会驱赶着牛羊骆驼,越过莽莽苍苍的阴山,从漠北来到漠南的黄河之滨安营扎寨。

山门前的三岔路口,中间的一条通往河谷深处奶茶飘香的毡房,王同进警觉的现斯琴卡娃一母双胞的兄弟斯马洛蒙并没从中间大路上下山回家,而是率着几名身高体壮的青年,堵在左边山路上虎视着他。

那是通往他家的路,他家就在东山一座险竣的城堡内,那是一座如同欧洲中世纪古老城堡一样有着剁口形城墙的边城。

他的心咯噔一下,扭头想要返回僧学堂,只见好几个同样强壮的同学簇拥着斯琴卡娃狞笑连连的逼上前来。

因为骨子中的血性和骄傲,兼之长期反抗父亲暴力无情的养成,鞭策着王同进一定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卑躬屈膝委曲求全的告饶,以换取别人的怜悯而苟活。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王同进现势头不对,当即蹿向右边的崎岖山路,撒开脚丫子就跑。

他身后二百米开外,一群身体强壮得就象草原上金色小马驹的青少年,一个个跟打了鸡血般嗷嗷叫着,出狩猎般兴奋的大喊大叫,呼呼啦啦的追击上来。

嗖嗖嗖!

那是孩子们在追击过程中扔出石块的呼啸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