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新科会元(2 / 2)

“郦君玉!”铁骑站了起来,随即开怀大笑,“郦君玉,郦君玉!廉卿可还记得前年冬天,你曾说过的一番话?孤是要赞你有识人之明呢,还是笑话你当初……”话说不下去,伸手取初一本奏折,说道:“年前所提的‘单刀赴会’‘舌战群儒’者,亦此子也。”

也是这个人?廉希宪躬身,道:“恭喜陛下得人!”这才知道这皇帝的一番作为,就是为了取笑一下自己。他经历得多了,也没有太在意,只是配合皇帝,脸上微微露出点苦笑而已。

铁骑来回踱了两步,说道:“不过此子来历……虽然基本已经清楚,但是在大元到底缺少根基。”

廉希宪虽然不知道郦君玉到底是怎样一个来历,但是后面这一句话,他却是明白的。“缺少根基”有两个意思,一是郦君玉身后没有大家族的支持,即使有才华,在仕途上也难以顺利。第二个意思,是这人只身一人,没有牵系,难以放心使用。皇帝在意的,显然不是前面一个理由,而是后面一个理由。

一般来说,皇帝使用人才,特别是特别有才能的人才,不全是看这个人才的才能,而是要综合考虑这个人的家世背景。家族力量太大,皇帝不敢放心使用(但是皇帝对于那样的人才很多时候都没有选择的余地的);身后没有家族的支持,或者干脆是一条光棍,皇帝也不放心大用。一个人假如连“九族”都没有的话,皇帝又用什么来威胁臣子?

如果这个郦君玉单纯只是一个宰相之才也就罢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个郦君玉,不但是宰相之才,还是军师之才。郦君玉身边没有可以羁绊的人,到底不是很放心。

目中精光一闪,廉希宪想起一个重要的法子来:“陛下,不知这郦君玉是否已经成婚?或者定有婚约?”

铁骑目中也是一亮:“此子海外归来,肯定未曾有婚约。我也曾派人去明州调查,亦无有婚约消息。只是……”将这个心目中的孙子宰相变成孙子谋士,到底有些迟疑。

铁骑当然知道廉希宪的方法。当年对李清就曾使用过。不过这郦君玉与李清又有些不同。想起李清,铁骑也有些歉然。李清是一个绝代兵家,而且与前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绝对不能用他领兵。而一代帅才,只作纸上谈兵,是绝对做不出业绩来的。

而郦君玉,他没有军事才华,才华主要体现在谋略上。只要铁穆肯用他的计策,他站在前台与站在后台,并没有太大不同。顶多是皇帝用他的谋略与他自己亲手使用这些谋略,效果相差一点罢了。

廉希宪道:“昭华郡主义助郦君玉进场,此事传扬出去亦是千古佳话。何况就那日情势来看,昭华郡主也必然是愿意的。”

“秀儿么……”铁骑眼睛眯缝起来,“等殿试结束,你再给朕推荐一个说媒的人选……”

廉希宪他们当然料想不到,无论他们怎样密封郦君玉策论试卷,有关的小道消息还是传了出去。虽然紧要的部分别人不知其详,但是类似市井俚语的文风,却是被传得满城风雨(满国风雨)。

这件事情,第一个后果是:很长时间内,郦君玉都是大元士子们怀疑的对象,连带着廉希宪的人品也被人怀疑……直到《论语别裁》正式出版。当初听到这些传闻的时候,廉希宪也忍不住叹气。这个郦君玉,又不是不会写些精致或者高雅的文字,为什么偏偏要用俚语?

第二个后果是:从此之后,很多投机取巧的读书人也开始效颦,开始使用俚语写作。七十年后,一个名叫罗贯中的人用俚语创作了不朽名著《三国演义》,被当时的大元皇帝列为举子必读书目,从此,俚语正式代替了传统的书面语。

数百年后,研究中国语言史的专家们一致认定,至元二十九年,是大元书面语变革的分水岭。至元二十九年的状元郦君玉,是中国书面语言通俗化的首倡者。

雄伟的大殿里,两百八十六名新科进士规规矩矩跪在地上,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皇帝就要出现了。面见皇帝!有多少人十年二十年寒窗苦读,等待的就是这一刻的荣耀?这是一些人好几十年内都可以夸耀的事情呢。

但是,所有的骄傲夸耀洋洋自得都是以后的事情,而不是现在。不少人的汗水已经浸湿了内衣;不少人的两条大腿已经哆嗦发抖;有些好一点的,正强自镇定,心里默默念着礼部官员方才所教导的一切……

但是,所有的人都料不到,至元二十九年的新科进士殿试,居然会这样开始。

其实,很多有先见之明的人已经知道会这样开始,因为礼部官员唱名的时候,就没有听到新科会员应答的声音,以至于进宫的时间,一推再推;但是皇帝的盛怒,还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是的,铁骑大怒,尽管是在二百多名新科进士面前,他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怒气。

原因很简单,新科会元,自己曾经一度想要培养成孙子得力臣子的新科会元,跑了!

临阵脱逃!

如果是个胆小怕事的书生,因为怕见皇帝而临阵脱逃,那还没有什么。但是,这个郦君玉,却是在叛贼追杀时候尚且能够镇定自若的人物!

所以,这个郦君玉突然在考试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绝对不是因为很无聊的原因!

廉希宪的手心里已经全部都是汗水。他知道,皇帝已经动了杀心了。新科会员临阵脱逃,自己也免不了识人不明之过。但是,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重要的是,自己要派人迅速去寻找郦君玉,将他带到皇帝面前,任皇帝处置!

联系起郦君玉的身份来历,廉希宪也不由打了一个寒噤!

这个人,据说是来自海外!在他出现在湖广,出现在皇太孙殿下面前之前,没有人知道他!他甚至连大元的户籍也没有!

如果他来自安南?来自高丽?来自蒙古?或者,是前朝流亡海外的重要人物之子孙?假如不幸,他的身份来历,竟然是这其中之一,那么……

廉希宪甚至不敢想下去。假如这个人来自敌国……那么,他来临安呆了这么长时间,甚至与皇太孙殿下有频繁的接触,早就将大元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了!

再退一步,即使这个人不是来套取情报的奸细,他临阵脱逃,不过是心血来潮想要做个隐士而已,皇上也绝对不会放过他了!自己不能用的人才,也绝对不能给别人。这不是皇帝心狠,实是帝皇必行之道!

天下的竞争,实是人才的竞争。何况这人是谋士之才?

廉希宪知道,至元二十九年的会元,有可能是大元历史上第一个因为不愿意参加殿试而被皇帝斩杀的会元。

那个自己曾目为“小狐狸”的年轻书生何以会如此,廉希宪怎么也想不明白。面对这皇帝砸下来的镇纸,他甚至不敢躲闪,任凭它严严实实落在自己胳膊上,声音一如既往的恭谨平静:“臣有罪。这之前,臣已知会临安府袁大人,请他协助查找此人。从此人策论文辞来看,此人实非避世之人。或者此人自以为落第回家,亦未可知。”

铁骑自然知道廉希宪话里是什么意思。一个劝自己要将事情往好处想,二是告诉自己,郦君玉虽然来历不明,但是不可能是奸细,因为如果是奸细,绝对没有必要写这么一份振聋发聩的策论卷子,三是在提醒自己,这事情至少表面上要轻描淡写,将它简单化。至于手底下怎么操作,那是自己的事情了。这到底是在殿试的现场,给这一群初入官场的士子一个坏印象,不值得。

铁骑深深吸了一口气,神色平静下来:“兵部尚书刘大人。”

刘捷出列:“臣在。”

“速速调遣临安卫、府兵卫所有人马,搜寻郦君玉下落,两个时辰回报一次!”

刘捷立时转身出去。听见这些对答,有些胆怯的新科进士的腿,差点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了。他们听得出来,虽然皇上不再大发脾气,但是这件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