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回之风云路> 第二四六章 果然中了埋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四六章 果然中了埋伏(1 / 2)

 第二天,在两辆架着机枪的南京嘎斯和二十余名士兵的前后护卫下,林海一行终于向前沿出发了。途中,枪炮声渐渐隐约可闻,而且随着与前沿的接近越来越清晰。几人的心里开始不免有些紧张,到后来听多了也才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占立奎和母其方这时忠实的履行了职责,在吉普车的后排上一左一右把林海夹在了中间,让无奈的林海有些动弹不得。

当汽车继续行驶就将暴露在Y军的炮兵观察哨眼前时,林海等便下了车。这里有一个革命军的团长带着警卫员正在等候。在简单寒暄整理了所携装备和物品之后,一行就离开了公路,沿着密林中一条与公路大体平行的小路徒步继续向前。

见那些负责护送的革命军战士都把机枪和冲锋枪端在了手里,占立奎和母其方也拿出了手枪。林海几个虽然没有那么紧张,但也把手枪顶上膛、关上保险后又放回到了枪套中。

这一带的山岭不是很高,基本上属于大丘陵地势,坡面都比较平缓,因此走起来倒不怎么费力。林海等又没有什么负重,所以只走了一个多小时,就来到了一处距Y军阵地只有两百多米、可以俯览到公路的高地。

这时炮声已经停息了,只是还有近在咫尺的零星枪声传出,阵地上也散发着浓烈的硝烟味,双方阵地附近都还有燃着的树木冒着黑烟,一些革命军战士爬在战壕边警惕的注视着前方,还有一些略弯着腰在修整掩体和搬运弹药。

负责守卫这一带几个高地的革命军营长报告说,前三个小时,对面高地的Y军试图前推五十米构筑工事,引发了双方的迫击炮和轻重机枪的交火。我方重伤一人、轻伤两人,敌方伤亡不详,但至少有一名构筑工事的敌人是被抬回去的。

这就是真实的战场了!

令梁和平想不通的是,第一次见到可以彼此撕碎对方身体的敌人,自己的心都紧张的扑通直跳,可小舅子脸上怎么就那么镇定若然?还抢先选了一个隐蔽位置,拿出望远镜朝对面观察起来。

难道这家伙天生就是打仗的料?

林海在望远镜里很快就捕捉到了久违的Y军身影。同样,Y军也隐蔽的相当好,战壕里的人只露出了半个脑袋,偶有显身者也是一晃即逝。若不是自己这样的射击高手,很难杀伤这类目标。要是现在给自己一只半自动步枪,至少可以干掉几个Y军。看那个地堡的射孔内好像也是一架望远镜在晃动,一枪下去,至少可以干掉一个连长。

不过,中国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跑到柬埔寨来打Y军的冷枪,传出去实在是太丢国家的形象了。

林海只得在大腿上擦了几下手,放弃了这个极有诱惑力的念头,换了一处位置后又继续向周围和更远处看去。

前世沿一号公路是Y军重点的进攻方向,投入了其侵柬兵力的半数以上。现在距前世那个时间只有一个月,如果历史照旧,这么大的军事行动应该有所迹象显露了。但是望远镜内山岭重重、树海漫漫,隔着一个高地后面的情况就无法再看到了。

林海此时又叹道,如果有S军特战营的一个连队在此,二十公里内的敌情就可以尽在掌握之中,待Y军重兵集结准备进攻之际,以几个炮团的火力突然进行覆盖,那收获可就大了!可惜革命军现在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林海看了一阵后收起望远镜,退回到战壕深处后问那个革命军营长道:“如果Y军要是在你这一带发动师级以上规模的装甲协同进攻,目标是磅湛,你认为他们会采取什么方式,从哪一点进行突破呢?”

革命军营长道:“只有可能沿着山下的一号公路。但这一片的三座桥梁都被我们炸断了,而且我们再接近桥梁的两端都埋设了大量的防步兵和反坦克地雷,敌人的大部队不是轻易能通过的。”

林海又问道:“最近对面的Y军有什么异常动向没有?”

革命军营长回道:“没有。哦,这几天对面总有像拖拉机一样的声音传过来,而且持续不断,但肯定不是坦克,好像是敌人在构筑什么工事。团侦察排和我们今天晚上就准备派人过去侦察。”

林海等足足在阵地上呆了两个小时,除了进行观察以外,还在阵地上吃了一顿简单的饭,然后又照了一些像,最后在柬方人员的一再说劝下才离开了前沿。临走时他们给阵地上丢下了几条烟和几筒罐头,喜得柬军营连长们连声的道谢,一直将中国同志送出了一百多米。

这时阵地上Y军阵地上又响起了一阵有节奏的枪声。营长等赶紧道别便匆匆返回了。

由于完成了前沿的观察任务,只需在汽车停的附近山坳里再视察一个炮兵阵地后就可以坐车打道回府了,所以回去的路上大家走起来都挺轻快,不觉之间就离开了前沿有两公里多。

就在到了一处密林的边缘,将要通过一段一百多米长、六七十米宽的开阔地时,林海突然觉得左前方的灌木中有个什么东西一晃,他随即停住了脚步,警觉的向前面看去,嘴里也低吼一声:“停下!放松表情,装着在休息!”

中方人员都立刻止住了脚步,见林海正往地下坐,便都围拢了过来。革命军的军区副司令和护送部队的带队干部不知就里,忙过来关切的问中国同志是不是走累了。

林海通过翻译道:“我感觉前面那片开阔地可能有情况,刚才左前方好像有一个树丛晃了一下,再看就没有了。我看要小心一点。”

张援朝也道:“一般来说在丛林和开阔地的交界处会有不少鸟类活动。可这里安静的有点不对劲,我也刚想停下来。要是有人想打我们的伏击,隐藏在那片开阔地的两侧边缘最合适了,等我们走到中间,连躲都没有地方躲。不像在密林里面有树木挡着,一次也杀伤不了我们几个人。”

革命军的干部和一些战士都是打游击出身的,虽然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对这处地形的不利还是所见略同。所以,双方商议后决定把警卫部队分成五个小组,依次护送一到两名观察员通过开阔地。

军区副司令和团长说他们先过,没有情况以后中国同志再过。这一瞬间,林海油然生出了一股好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