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都市言情>重回之风云路> 第三一八章 亲力而为的收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一八章 亲力而为的收获(1 / 2)

 林海一直想为改革争取时间、打好基础、少走弯路。所以为了解决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他想把前世有限公司的一些管理机制和现在的管理体制结合在一起,便亲自带人在无线电厂和电池厂开始了试点中的试点。

林海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成功的抢出时间,但是他还是力图想在经济改革之初就有效的来解决责、权、利三者挂钩的问题,同时也解决对经营管理责任者的有效监督问题。

林海坚决的主张根据责任不同、贡献不同、能力不同、工作态度不同、付出的劳动强度不同等因素来拉开分配的差距,但由于奖金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有限,所以林海不得不触动了一个禁区——基本工资。

林海在对无线电厂的调查中发现,有不少的班组都有两本奖金分配帐。一本是为了应付上面的平均分配帐,另一本则是把奖金领回来以后的实际分配帐。在人平十元奖金的情况下,最低者为零,最高者可以达到二十多元。

而且林海还发现,实行这种浮动奖金办法的大多是那些劳动强度大、质量要求严、班组长工作能力强的班组。而实行后的结果就是这些班组的管理更细致,生产任务和生产质量完成的更好。

林海之所以能了解到这个“秘密”,还多亏了他的同学诸建明与这些班组长的关系密切。

林海问一个班组长道:“你们这样做,拿不到奖金、或者奖金拿得少的师傅会不会有意见?”

那个班组长回答道:“我们这里谁的工作怎么样,大家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意见也不敢说出口。就这,那些干得好的同志还是吃了亏了。在完成的生产任务量相差好几倍的情况下,这点奖金的差距根本不够弥补他们付出的劳动,之所以坚持这样做还是靠了工人阶级那点觉悟。要是依着我,干脆就工资都一起拿来让我们自己分配。”

林海道:“工资牵涉到个人或者是一家生计,你们要是这样做别人的生活还怎么来保证?”

那个班组长道:“其实那些奖金拿得少的人大部分也不是工作能力不行,而是帐算得太精,认为靠多干活去挣那点奖金不合算,不如出工不出力来稳拿基本工资,还可以有精力去干些私活或者是家务活。你去看看,这些家的小日子一个个都过得挺滋润。我的目的也不是向让他们拿不到钱,而是要让他们用劳动来换。不信林顾问你到时候看,没一个人挣不回去基本工资的。”

林海对陪自己一起来的厂计划科副科长诸建明道:“你是从工人干起来的,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

诸建明在林海面前也没什么忌讳,听了林海的问话后就道:“只要政策允许,这么做当然是好。不过对那些确实是身体不好和年龄偏大的职工还是要有所照顾才行。同时定额也要确定好。”

那个班组长道:“如果真是有这样的情况,班组同事之间也会互相照顾的,在定额和活路安排上有所调剂。但对根本就不想干活的人,大家绝不会供着他们。我们班组现在有十五个人,我敢说这样的话,我只要留十个人,奖金总数不便,把剩下那五个人的工资给我们百分之五十,四十也行,我保证不用加班加点,照样完成生产任务。”

诸建明笑骂道:“于鬼头,你还说别人,我看就你个东西账算得最精,要照你说的那样,我宁愿和你换个位子。平地里一个月再增加二十块的收入,傻瓜才不来。

林海又转头问秘书葛民道:“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葛民回道:“我认为效果肯定会有的,但主要还是涉及到工资政策问题,如果能够变动,在小范围之内尝试一下也不错,大不了不行再改回来,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不良影响。可要是效果好,那这件事的意义就大了!拿做买卖来比喻,就是这件事值得下本钱!”

葛民这两个月也摸准了林海的习性。他既然让你说,那你就的痛痛快快的说,否则以后他就不会再问你了。

诸建明惊叹道:“真是近墨者黑!葛秘书,你怎么也学得会做生意了?”

除了余纯家以外,林海大学时的几个室友互相间都一样,同样意思的比喻,有难听的绝不说好听的。

林海回忆起同学往事,不由慰心的一笑!

接下来,林海又把许宏滨和汤明显都拉到了无线电厂来,连续召开了几个类型的座谈会,最后由无线电厂拿出了具体方案,又经过了厂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审议通过,最后由市委做出了正式的决议,这才在无线电厂的五个班组中开始了部分工资浮动的试点。

国家制定的工资制度,不是那么轻易能变动的。经过了这么多程序不说,林海还再次找了河大的学者们,在理论上也作了必要的论证。

同时,林海把还省市两级的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和河大的学者们召集到了一起,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怎样在建立企业的决策、日常经营管理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

刚从从北京来万阳只一天的中宣部干部饶冀生同志也参与了其中。

照例,林海先做了一个引导式发言,而这个发言的核心却新颖的有些吓人。就是要重新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主体,以新的企业管理结构模式来体现三者的权益并保证三者利益的结合。

学生给导师下达课题,在其它地方绝无此例,可河大的教授们已经不足为奇了。这也促使河中大学应用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研究,处在了全国领先的地位,不但相继发表了多篇的重要论文,一些学者们还陆续参与了一些全国性政策及法律的研究起草工作。

据教育部的统计,今年高考考生填报录取志愿时,河大竟成了热门大学之一。

而萌萌的录取志愿则按照林海的意见,填写了河律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