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云澜下意识地攥紧了缰绳,“听说沈小姐在水利方面颇有才学,先前我在黄河流经的银川任职,每次汛期,两岸人民便苦不堪言,不知沈小姐可有什么见解?”
“我也只是略知一些皮毛而已。”沈淼淼谦虚地说。
“早就耳闻令尊在都水监任职,精通水利兴修,沈小姐家学渊源实在不必自谦。
虽然我如今已经不再银川任职了,但我对那里有特殊的情感,还请沈小姐不吝赐教。”
他都这么说了,沈淼淼自然不好再拒绝。
“我研究过银川的地形,银川的地形主要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其中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呈倾斜状。
每逢汛期黄河泛滥,黄河沿岸的村落便会遭受灭顶之灾,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大修黄河。”
“这个问题我也知道,只是大修黄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之事,但汛期却是不等人的。”司云澜开口道。
“大修黄河确实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工,但对于黄河沿岸的百姓也并非没有短期见效的方法。”沈淼淼自然知道司云澜说的是对的。
司云澜:“什么办法?”
“每逢黄河泛滥,最先遭罪的一定是黄河沿岸的百姓,为了黄河沿岸百姓的安全,可以令他们早作准备。
比如搬迁到别的地方。”
这是见效最快的方法了。
“有道是故土难离,这种方法不是没人用过的,不过收效甚微,每年汛期黄河沿岸的百姓倒是会搬迁,但搬离的地方也并不远。”
在灾难来临之前所有人都是不以为意的,但等灾难真的降临却已经晚了,人多是抱着侥幸心态的。
“他们怎么会这样?”沈淼淼偏头有些惊讶地看向司云澜,她不明白,既然已经知道留下来没有什么好下场,为什么还要留下来呢?
纵然沈淼淼对黄河了解颇深,但她对其他却并不了解。
比如如果黄河沿岸所有的百姓真的都牵走了,那黄河怎么办?
纵然黄河泛滥对沿岸百姓带来的都是苦难,但千百年来黄河丰富的水资源却也给黄河沿岸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给黄河上、中游区域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能资源。
它流经的地区大部分都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区域大多降水不足,正是因为有了黄河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给农作物增添了养分,这才使当地的土地出现了生机,缔造了“塞上江南”。
所以黄河绝不可失,黄河的人口也绝对不可流失。
当然司云澜并不会告诉沈淼淼这些,毕竟他还是知道自己今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的。
“此举治标不治本。”
沈淼淼是个能听的进去话的人,司云澜这么一说,她略想了一下,便想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面上有些羞愧地说,“是我太过想当然了。”
(本章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