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龙凤团> 第八十三章 再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三章 再乱(2 / 2)

不久,唐昭宗即位,命左谏议大夫李洵为两川宣谕和协使,下诏令顾彦朗罢兵停战。顾彦朗则要求朝廷另派大臣镇守蜀地,并为王建求取节度使的官职。文德元年,唐昭宗将西川的邛州、蜀州、黎州、雅州划为永平军,任命王建为永平军节度使。

陈敬u不肯奉诏,唐昭宗便派顾彦朗出兵讨伐,又任命王建为招讨牙内都指挥使。但围攻三年,难以破城,朝廷有意休兵。大顺二年,唐昭宗下诏恢复陈敬u官爵,令顾彦朗、王建罢返回镇地。王建接到诏书后,不愿罢兵,上表请求继续攻城。王建派兵扼守剑门,切断了中原与两川地区的联系。

此后,王建首先逼降眉州的山行章,又招降资州、简州、戎州、茂州、嘉州、邛州等地,并将蜀城围住。田令孜登上城头对王建道:“我与您这么好的关系,怎么到了这个地步。”王建道:“我奉皇帝之命,讨伐不听诏令的人。”田令孜无奈,当夜进入王建军营,交出西川节度观察牌印。

次日,陈敬u开门投降。王建将陈敬u送往雅州,又任命田令孜为监军,但不久便派人将二人杀害。大顺二年,唐昭宗任命王建为检校司徒、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云南八国招抚等使。不久,东川节度使顾彦朗病逝。

景福二年,王建被加封为同平章事。乾宁二年,宁节度使王行瑜、镇国节度使韩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联合进逼京师,诛杀宰相,并谋废唐昭宗。李克用在河东起兵勤王,王建也派兵救驾。

乾宁三年,王建在唐昭宗的诏令下,罢兵返回蜀地。同年七月,李茂贞再次进犯京师,烧毁宫殿,唐昭宗逃往华州。王建得知后,上表请求皇帝迁都蜀城。不久,王建被任命为凤翔西面行营招讨使,讨伐李茂贞。

乾宁四年,王建派兵攻打东川和凤翔。不久,王建取渝州、取泸州,开通峡路。同年五月,王建亲自率兵攻打东川。不久,唐昭宗诏令王建罢兵,王建不肯奉诏。唐昭宗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任命李茂贞为西川节度使。李茂贞拒绝接受任命,唐昭宗只得恢复王建官爵。十月,王建攻破梓州城,占领东川。

光化三年,王建兼任中书令,东川、信武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赐爵琅琊王。天复元年,王建被改封为西平王。同年,唐昭宗被劫持到凤翔,梁兵将其围在城中。李茂贞坚守不住,打算求和。王建暗中派人劝说李茂贞,让其坚守城池,并称自己会出兵救援。

不久,王建派兵攻取兴元。天复二年,武定节度使归降王建,王建终于得以兼并山南西道。天复三年,荆南节度使病故,王建趁机夺取夔州、施州、忠州和万州。不久,王建被封为守司徒,进爵蜀王。

天复四年,王建与李茂贞修好,将女儿嫁给李茂贞的侄子李继崇。不久,朱温弑唐昭宗,立唐哀帝,并迁都洛阳,改元天v。但王建仍使用天复年号,并在蜀城设立行台,自行任命官员。天复六年,王建取归州,占有三峡之地。

后梁开平元年,朱温篡位,建立后梁。王建不承认后梁的正统性,并传檄天下,要联合各藩镇讨伐朱温。但是,各藩镇都知道王建的真实用意,无人响应。王建又打算称帝,并写信给晋王李克用,要求二人“各帝一方”,李克用没有同意。

不久,两川之地不断有祥瑞出现。同年九月,王建召集将佐,商议称帝之事,众将都劝道:“大王虽然忠于唐朝,但是唐朝已经灭亡,现在正是天意要大王称帝?”于是,王建率领官员、百姓痛哭三日,随即即皇帝位,国号大蜀,并大封百官、诸子。

天v五年,李克用病逝,其子李存勖继任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时年二十四岁。天v二十年四月,李存勖接受诸镇劝进,在魏州称帝,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沿用“唐”为国号,又追赠父祖三代为皇帝,与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为七庙,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

同光元年十月初九日,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前军倍道兼程,向汴州进发。李嗣源抵达汴州,挥军攻城。朱友贞自杀,梁将王瓒开城投降,梁朝正式灭亡。同光三年九月,李存勖以魏王李继岌为主帅,统领六万大军,征讨前蜀。不久,李继岌率大军进抵蜀城,百官出城拜降。此战,唐军自出师至灭蜀,仅仅七十日。

在李存勖消灭蜀国的那一瞬间,大家觉得乱世似乎就要结束了。然而,李存勖在登基称帝后却胡乱治理内政,重用伶人宦官,猜忌功勋将帅,在把消灭蜀国的头号功臣郭崇韬杀死后,后唐终于爆发了更大的波动内乱。

同光四年四月,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勖最得力的军事助手李嗣源,由于担心遭受郭崇韬式的冤杀,决定起兵叛乱,向都城洛阳进军。李存勖在率兵仓皇逃离洛阳时,被乱兵所杀,结束了他皇帝生涯,李嗣源顺理成章地成为后唐新的皇帝。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