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龙凤团> 第九十八章 端午乐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八章 端午乐游(2 / 2)

端午节,福州俗称“五月节”,又称“五日节”。一般节日多是晚上聚餐,而这个节日却是中午,故谓“端午”。时值农历五月,且从初一直到初五,故又称“五月节”、“五日节”。

五月仲夏,天气燥热,人易生病;加上蛇虫孳生,易咬伤人,在先秦时代,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被视为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荼害人间。因此古人便把五月五日作为防疫节,以躲避瘟魔毒物的纠缠。每逢此日,福州人上山采集药草,在门庭插上菖蒲、艾叶,以清馨的香味驱邪招福。在室内,人们点燃了雄黄,黄气渐渐弥漫,熏杀躲藏在屋角墙缝的毒蛛恶虫。为了洁净身心,人们沐浴在艾叶汤内,洗涤躯体污垢,又痛饮雄黄酒,驱除五脏病虫。端午佳节,人们的衣着打扮也与往日不同,颇具节日气氛,男女老少的手臂系着五色丝带,腰挂香包,丝带名曰“长命缕”,据说蛇蝎看见此物便逃之夭夭。香包内盛白术、白芷等香料,令蚊虫不敢近身。孩子们也系着“五毒肚兜”,奔走嬉戏。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受奸倭排挤,报国无们,自沉汨罗江。民众争相划舟施救无果。为不使遗体被鱼龙吞噬,百姓把饭团以竹叶包裹投入江中,是日为农历五月初五。故而有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习俗,流传至今已达两千多年了。

端午节中,福州城内最盛大的庆祝活动为龙舟“竞渡”,据说汉武帝曾派兵攻打福建,不甘心亡国的东越王余善奋起反抗,为了激励士气,他派人在福州城南筑台,命令各部落驾舟争夺白龙(一根刻着白龙形状的木头),胜利者予以重奖。尽管东越最终还是亡国了,钓白龙习俗却沿袭下来。端午前夕,“采莲”成为乡间的头等大事,人们敲锣打鼓,齐唱“打莲鼓”、高举本乡龙舟的旗帜,挨家挨店募捐,筹募修建龙舟经费。平日吝啬的大户为能坐上“龙舟头”宝座,大显风光,不惜花巨资宴请龙舟队员。

福州地区端午节龙舟竞渡最盛行、历史最悠久的是闽江南港苏岐一带。南港苏岐,位于福州南郊南通、南屿之间,系闽江抵南台岛后分成南北两港而得名。这里水深港阔,风浪不大,两岸人口密集,历来是福州主要的民间龙舟竞赛地,歌谣:“五月五,是端阳,南港江上好风光。锣鼓震天冲破浪,蛟龙健儿争飞翔。两岸观众齐欢呼,热闹奢华又一场”。竞渡日,万人空巷,竞赛地两岸观众激情欢呼、喝彩,鞭炮轰响、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炎热的天气加上火爆的场面。

端午节这天,整个福州城最热闹的地方不在城内,而是在城外的西湖。这福州西湖因为连通了南湖,所以湖面整整扩大了一倍。先不说别的,单说西湖之上的那座水晶宫就不知吸引了多少民众前来观看,其中就有闽国五州专门为了端午庆典驱车前来的富商乡绅,当然也有徒步赶了一天一夜路程的平民百姓。西湖周围的茶亭共有十六座,茶亭之间由看台接连起来,数不尽的观众在此驻足,还有湖面上几十艘彩色的舫船,那可是专门为了这次端午庆典而制造的。所有人,所有物,眼前的一切,都在等待着端午庆典的开始。

辰时时分,皇帝延钧和皇后金凤带着后宫佳丽起驾来到西湖,就坐于水晶宫之上。司仪宣布端午庆典正式开始。宫嫔们列坐于湖面上的彩舫之中,每艘彩舫上随行有二十多名宫女。她们短衣窄袖,鼓楫争先。之后,皇帝延钧和皇后金凤从水晶宫上走下来,坐在大龙舟上迎风观望,金凤依偎在延钧身边,娇艳欲滴。

皇后金凤将《金凤呈祥》改编成《乐游曲》,宫嫔们同声应合,一起高声歌唱:

龙舟摇曳东复东,

采莲船上红更红,

波澹澹,

水溶溶,

如隔荷花路不通。

西湖东湖斗彩舟,

青蒲紫蓼满一洲,

波渺渺,

水悠悠,

长奉君王万岁游。

《乐游曲》的音律婉转动听,歌声冲破云天。一时间,亭台上的游人士女,争睹于道,整个西湖放佛在集市上一样热闹。在这个表面一片欢乐祥和的场面上,一场危机正在酝酿着。这个危机在端午庆典就已经有了预兆。庆典的尾声中,皇帝延钧突发癫痫,晕厥了去,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癫痫才引发了那场危机。吞精百发女优也失败!上原亚衣挑战...!!微信公众:meinvgan123(长按三秒复制)你懂我也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