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距离9月24日已经过去了一周的时间了,但是每天在香江都有不止一例家破人亡的事情发生。
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张俊义每天都可以看到新闻主持人面色沉重的报道新闻:近期香江自杀的人数日益增加,,特别是证券界,截止到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不止个位数的证券精英跳楼了。
现在电视台现在最热门的电视节目是教人们如何省钱,比如教家庭主妇如何用烧饭的余热煮鸡蛋。
近期整个香江的商业街上,顾客明显比股灾之前少了不是一轻半点,几乎连平时的十分之一的数量都达不到,到高档餐馆吃饭的香江商人也少了。
现在的香江简直是哀声一片。本来在之前,香江的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已经趋于平缓了,楼市股市不断创新高,人们排着队去酒楼吃饭。我们公司开发的一个楼盘卖楼花,买房的人需要前一天晚上去排队。
自1978年起,香江的地产市道已开始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如火箭般上升。以尖沙咀东部为例,地价在3年内上升了六七倍,楼价亦上升了3倍。
地价、楼价的攀升,刺激了大量热钱的涌入,南洋资金更是大举入市。当时,香江“卖楼花”制度大行其道,只要缴付5%至10%的订金,便可购得楼花,进行投机,而炒家对政府限制楼花的种种政策,诸如对楼花转让加重抽税等,并不理会,投机炒楼风空前炽热。
炒楼风最炽热时,炒家索性整栋大厦炒卖,形成“炒大厦”、“炒酒店”热潮。当时中环、湾仔、尖东等各繁华商业区频频传出整幢商业大厦以高价易手的消息,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金钟的金门大厦,中环的联邦、国际两栋大厦的炒卖。
金门大厦在1978年12月至1980年9月期间3次转手,售价从7.15亿元增加到16.8亿元,短短不到2年时间内升幅高达135%。联邦、国际两栋大厦在1980年8月至1981年1月期间2次转手,售价从10.89亿元升至22.35亿元,短短半年间升幅逾1倍。
炽热的炒楼风进一步推动地价、楼价上升,房价已远远脱离当时香江市民的承受能力。据统计,1975年香江中小型住宅楼宇每方尺约230元,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售价约9.2万元。当时,香江市民家庭平均月入1300元,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相当于市民70.8个月工资。
然而,1981年地产高峰时,小型住宅单位每方尺售价已升至约1000元,一个400方尺住宅单位售价增加到约30万元,而市民家庭平均月入约3000元,即购买一小型住宅单位的款项已相当于市民101.5个月工资。
香江的楼价并非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一般市民的支付能力上,当消费者的工资收入远远追不上楼价升幅时,楼价下跌便势所难免。去年,香江地产市道已转趋呆滞,空置面积大增,1980年新建住宅楼中,空置率已高达41.3%,大量面积滞留在大小炒家手中。地产市道的下调,只是迟早的问题。
一般来说,股市的大幅动的浮动和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去年的股市的震荡因为某些原因并没有导致房地产市场的变动有想象的那么大,再加上香江政府的努力,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房价的市场还算平稳。
甚至当时间来到了1982年,房价还有这小浮动的涨幅。
但是随着香江前途问题表面化,9月24日,铁娘子向邓老提议以主权换治权,遭到拒绝,结果在人民大会堂前阶梯历史性地跌了一跤。华夏方面随即宣布将在1997年7月1日恢复在香江行使主权,这一系列消息传到香江,早已疲惫不堪的股市、地产应声下跌,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地产低潮的大幕彻底被拉开了。
这场大幕被彻底的揭开了伤疤,可谓是香江地产业过去七八年间最暗淡的一年,地价、楼价、租金全面大幅下跌,官地拍卖会上投资者竞投兴趣普遍低落,冷落场面迭现,很多时候拍卖官在无可奈何之下被迫将多幅官地收回。
地产市道崩溃,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地价。时间紧紧过去了也就一周的时间,张俊义就能发现香江地价普遍下跌10%至30%不等,跌幅最大的是工业用地和高级住宅用地。九龙湾工业用地的售价,按楼面面积计算,从1980年12月达每方尺360元的最高水平,跌至现在的每方尺125元,跌幅高达93%。
香江南湾道一带的高级住宅用地,亦从1980年9月每方尺1502元的最高水平,跌至现在的每方尺540元,跌幅为60%。
随着地产市道的崩溃,首当其冲的是那些采取冒进投资策略的地产公司,其中包括恒隆、鹰君等新兴地产集团,以及老牌地产公司的置地,部分甚至遭受灭顶之灾,令人瞩目的有嘉年地产、益大投资、佳宁置业等等。
地产危机中,首遭冲击的是地产五虎将之一的恒隆。1981年,恒隆牵头的3个财团一举夺得香江地铁沿线9个地铁站上盖物业的发展权。可惜的是,当时的香江地产已处于巅峰。
随着9月24日的事件发生,香江地产市道借势急跌,恒隆为看错地产循环周期而付出沉重代价。现如今,恒隆所夺得的9个地铁站上盖物业中,中区美利道地段的红棉大厦已接近完工,正计划展开金钟二段的香山大厦。计划中新盖的香山大厦占地6.9万方尺,总楼面面积104.3万方尺,根据香江政府要求,需补地价18.2亿元,且限期在28日内完成。
由于地价急跌,恒隆惟有向香江政府建议将地价减至14亿元水平,但不获接纳。
在此关键时刻,原已签约向恒隆贷出15亿元最高信贷的日资银行临时撤回承诺。恒隆向想将政府申请延期补地价不遂之后,惟有退出金钟二段上盖发展,其余地铁站上盖工程,亦需押后进行。
这一役,恒隆为首财团不仅“如入宝山空手回”,还平白损失了4亿元订金,所遭受的打击不轻。
但是据张俊义所获得的消息,受到如此之大的冲击的并不止恒隆一家,地产危机中,受冲击较大的还有鹰君。
鹰君集团于地产、股市巅峰期间急促扩张,分拆富豪酒店,又收购百利保,早已潜伏下严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