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酷我小说>综合其他>铁血魏晋南北朝> 第九十章 太和新制续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章 太和新制续 上(2 / 2)

同时,作为“高利润率”的代价,“农耕业态”的管理难度又比“游牧业态”要复杂的多,需要的专业管理人员也就更多。于是,在北魏帝国官僚体系中就出现大量“职业经理人”―汉人官员。有的汉人官员出身世族大家,比如崔浩,就算没有俸禄,靠家族收入也可以糊口,所以崔浩就有闲情逸致搞什么“观星”的兴趣爱好就不难理解了;可是像高允,家境贫寒,所以在拓跋浚朝已经做到“宰相级”高官,皇帝如果一段时间忘记赏赐,加上自己道德水平比较高不愿贪污,高允就不得不让儿子上山砍柴以补贴家用。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采取“俸禄制”就变得迫切起来。这种制度的改变,其实是皇帝和大臣之间利益的再分配,还是用现代企业制度打比方,大臣通过“俸禄制”一改过去“股东”的身份,而变成了“职业经理人”,而整个帝国就变成了皇帝的“独资企业”,皇帝变成这个公司唯一的股东,而通过薪酬体系来豢养整个官僚体系。这种制度其实在法理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对于提高皇帝的权威大有益处。

可是通过以上分析,大家不难发现,这个制度的改变,必然会触及原来各个“部落酋长”的利益,在“利润丰厚”的南方地区,通过“贪污劫掠”所得肯定远远大于“薪酬所得”,于是史书中提到的淮南王拓跋佗公然上书反对改革就不难理解了。

冯太后知道拓跋佗的建议具有一定“群众基础”,所以在朝堂上公开讨论这个问题,史书记载大臣高闾慷慨陈词,赞美新政,全力支持“二圣”(冯太后和皇帝拓跋宏),在冯太后的大力支持下,拓跋佗恢复旧制的建议毫无悬念地被驳回,而这一场“共议”也显示了冯太后的执政手腕:我并不是没有给你们“保守派”发出声音的机会哦,朝堂共议结论已定,以后谁要再敢私下议论朝政,可别怪我不客气。

看“俸禄制”的内容,其实对于鲜卑贵族打击比较大,而对于汉人来讲,影响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对于“俸禄制”的反对声音来自宗室王爷在所难免。而高闾身为汉人官员,有高薪可发,自然力挺冯太后,慷慨陈词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帝国接下来的改革可要触碰到汉人官僚的利益了,这具体又是什么呢?我们下次再说。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